数学教学断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6-16
/ 2

数学教学断想

张华

张华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一名好的数学教师应该能激活课堂气氛,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充分运用对比原则和数形结合等原则,指导学生认真复习。

关键词:气氛;思考;对比;数形结合

作者简介:张华,任教于陕西省西安市宇航中学。

现在的学生学习任务很重,数学学习也不例外,因为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基础,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语言和工具,它的许多思想和方法为物理学术所应用,它大大的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学好数学,就成为我们每一个数学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数学教学。

一、激活课堂气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也是一样需要兴趣,许多学生数学成绩不好、学不懂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兴趣。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把枯燥的数字设法变成有趣的游戏。

例如,七年级的“从不同的方向看”教学,学生学这节课时往往感到枯燥乏味,难于理解。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把棱柱、棱锥、圆柱、圆锥摆放成型,然后从不同部位去观察,再画出看到的平面图,这样做既易于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再如,学习“三角形三边关系”时,教师可以用三根木棒进行演示,当学生看到三根木棒居然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时,感到很惊奇。这时再演示把最长的木棒适当截去一段后,与另两根组成了一个三角形。然后启发学生自己动手用木棒去寻找三角形三边长应满足怎样的关系才能构成一个三角形。这样的教法既能促使学生探索,又能将思维引向深入,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聚精会神听好课

听课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听讲,要求学生听懂重点,理解难点,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并在课后进行小结。

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教师在教学时不应一味的满堂灌,在交给学生知识和方法之后,就应该让学生认真思考。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自己独到的认识。

比如,在教分解因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拆项,什么情况下添项,什么情况下分组分解,什么情况下运用提公因式,通过这样的思考之后,学生就会对分解因式有了一个深刻地了解,以后做题的方法会更灵活。

四、教导识记概念不可少

数学固然不像语文,以记忆为主,数学主要以理解为主,但并不是说数学不要识记。初中学生对许多数学概念不能完全理解,这时只有让他们先把概念记下来,在做题的时候反复运用概念解题,以加深理解。

比如,在证明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中,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把“边角边”、“角边角”、“边边边”、“角角边”这些公式记下来,多做题、多应用,学生逐渐就会掌握这些方法了。

五、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对比原则

运用对比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利于区别相似的知识和概念。例如在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时,可指导学生回忆原来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让学生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数轴上的一个点,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数轴上的一个区域,这样学生对不等适合方程的解就会更明白。

六、让学生明白数形结合的重要

数学问题就是数字游戏和图形游戏,这二者不是截然分开的,在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牢牢树立数形结合的观念,有些题只用公式没法解决,但用数形结合就会迎刃而解。

例如,解不等式:(x-1)(x-2)(x-3)(x-4)(x-5)(x-6)(x-7)>0时,如果只用公式这道题根本无法解决,但用数轴该题就会迎刃而解七、数学教学“生活化”

新课程中指出什么是有价值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有趣的数学、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数学、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学好的数学。因此应把数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充满着数学。

1.联系实际,情景导入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导入,让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0”的认识时,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童话导入。先在黑板上贴一只可爱的小猴子,并对学生说:“猴子妈妈因为小猴子爱学习,所以奖励它两个大桃。”说的同时在小猴子面前贴上一个盘子和两个桃子。“小朋友看,小猴子是不是很开心呀?”随后,小猴子就开始“吃”桃子。教师先从盘子里取下一个桃子,让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发现盘子里只有一个桃子了)“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1表示)。然后教师又取下一个桃子,并问道“小猴子又吃了一个桃子,这回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呢?”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并不难。

2.结合生活,产生例题

学生对生活是最熟悉的,从生活中产生例题,会使他们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兴趣。

例如:教学“8、7、6加几”时,创设去公园游玩的情境:“老师和小朋友们来到公园门口,可是大家却进不去,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打开书。”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翻开教材,不一会儿,问题找到了“小朋友不知道要买多少张门票。”“那么到底有多少小朋友参加游玩呢?”学生观察图,左边有5个小朋友,右边有8个小朋友,合起来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呢?例题就这样产生了,学生感到熟悉,对数学的亲切感也自然产生。

3.灵活运用,反映生活

在引入新的知识点后,要让学生把新知识运用于生活,让他们养成主动探索新知识的实际运用价值的习惯。

例如:在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等几何形体的特征后,让学生在生活找一找,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些形体,并思考为什么罐装食品、饮料大多是圆柱体的?这样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数学知识,让学生真正亲近数学,让数学真正走近学生。

八、引导学生及时复习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说的就是复习的重要性,数学的运用是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解一道题不仅运用当前所学的知识还要运用以前所学的知识,甚至是幼儿园所学的知识,所以对以前所学知识的复习就特为重要。

根据复习的时间和内容可把复习分为两种,一种叫课后复习,即每次上课后的复习,一般在当天进行,主要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另一种叫系统复习,是在较长时间后,集中一段时间对整体性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包括单元复习、阶段复习、考前复习等。

总之,数学教学是一个“冰冻三尺”、“滴水石穿”的过程,用“路漫漫其修远兮”来概括数学教学再恰当不过了。因而数学教学还需要各位同仁呕心沥血的努力,需要各位同仁互通有无、扬长避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市宇航中学

邮政编码:710100

ReflectiononMathematicsTeaching

ZHANGHua

Abstract:Mathematicsisabasiccurriculumandanexcellentmathematicsteachercanactivateclassroomatmosphere,enlightenstudents’activelythinking,fullyapplycontrastprinciplesandtheprinciplesofcombiningnumberswithshapesandguidestudentstocarefullyreviewlessons.

Keywords:atmosphere;thinking;contrast;combiningnumberswithshap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