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1

降钙素原在小儿肺炎诊断中的应用

别慧玲赵洪波王建英

别慧玲赵洪波王建英(山东平度市人民医院山东平度266700)

【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病毒性肺炎与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细菌性肺炎患儿中的诊断意义,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提供依据。方法54例肺炎患儿,男29例,女25例,平均年龄4.9岁,其中病毒性肺炎26例,细菌性肺炎28例。采用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患儿血清中的PCT。PCT水平分为<O.5ng/mL、≥O.5ng/mL、≥2ng/mL和≥10ng/mL4个等级,进行X2检验。结果细菌性肺炎组患儿血清PCT水平高于病毒性肺炎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O.01)。结论血清PCT是小儿细菌性肺炎的敏感标志物之一,血清PCT检测有助于小儿肺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可作为临床抗生素的使用依据。

【关键词】肺炎病毒性细菌性降钙素

【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3-0204-01

肺炎是儿科常见疾病,病原菌主要为细菌、病毒、支原体等,若病原菌明确之前盲目使用抗生素,会造成抗生素的滥用和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并加重患儿的经济负担。因此选择一种快捷有效的实验方法对感染原因进行判断,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的测定在小儿细菌性肺炎中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筛选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儿科住院治疗的54例肺炎患儿,平均年龄4.9岁,其中病毒性肺炎患儿26例,细菌性肺炎患儿28例。以血清中5种特异性IgM抗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IgM、流感病毒(IFV)IgM、腺病毒(ADV)IgM、巨细胞病毒(CMV)IgM、副流感病毒(PIV)IgM]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作为细菌或病毒性肺炎的判别指标。病毒性肺炎:血清中五种特异性抗体之一IgM抗体阳性且CRP<8mg/L。细菌性肺炎:血清中五种特异性抗体IgM抗体阴性、CRP>8mg/L。

1.2PCT检测方法患儿入院24小时内分别取外周静脉血2ml,由同一操作人员测定所有样本,采用法国梅里埃的PCT分析仪(仪器型号:miniVIDAS),用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PCT。结果以<0.5、≥0.5、≥2和≥10ng/mL报告,<0.5ng/mL者为阴性。

1.3分析方法将患儿分为病毒性肺炎与细菌性肺炎两组,比较两组患儿血清PCT值的阳性率。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

2结果

细菌性肺炎与病毒性肺炎的PCT检测,结果见表1。

表1细菌性肺炎与病毒性肺炎的PCT检测结果

注:与病毒性肺炎组比较,P<0.01。

3讨论

目前已明确能诊断炎症的生物标志物有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等。PCT是1993年被发现的一种降钙素(calcitonin,CT)无激素活性的糖蛋白,在体内稳定性良好[1]。在生理状态下,PCT可能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其mRNA在甲状腺C细胞粗面内质网内翻译成前PCT。前PCT进入内质网,经糖基化和特异性酶切除N末端的信号肽,生成含116个氨基酸残基的PCT。在病理状态下,PCT可来源于肝、肺等多种器官组织,外周血单核细胞在脂多糖和某些细胞因子的作用下也可以表达生成PCT。目前认为PCT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物质,并在调控细胞因子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细菌感染等异常情况下,血浆CT前肽物质的所有间接产物异常升高,其中PCT是主要产物。健康人血浆中PCT的含量极低(低于0.1ng/mL),因而当血清PCT≥0.5ng/mL时可视为异常[2]。

有研究表明PCT或CRP均可作为鉴别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重要急性相反应蛋白,而且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PCT明显增高者以细菌可能性大。本实验结果显示,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PCT明显高于病毒性肺炎血清PCT值,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1例败血症并重症肺炎患儿PCT的值甚至高达40.47ng/ml。表明血清PCT检测对鉴别细菌性肺炎和病毒性肺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并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MarunaP,NedelnikovaK,GurlichR.Physiologyandgeneticsofprocalcitonin[J].PhysiolRes,2000,49(Suppl1):S57-S61.

[2]Casado-FloresJ,Blanco—QuirosA.Procalcitonina:unnuevomarcadordeinfeccionbacteriana[Procalcitonin.Anewmarkerforbacterialinfection][J].AnEspPediatr,2001,54(1):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