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女性更年期焦虑相关因子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4-14
/ 1

对女性更年期焦虑相关因子的分析

宋艺赵丙翠李兰芝甄玉青

宋艺赵丙翠李兰芝甄玉青(山东省烟台市烟台山医院产一科山东烟台264000)

【中图分类号】R749.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4-0051-02

【摘要】目的了解女性更年期综合征伴发焦虑的情况,为更年期女性合理用药及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结果女性更年期精神焦虑和躯体性焦虑因子得分无差异,但焦虑心境、紧张、抑郁心境、躯体化焦虑、心血管症状得分明显升高。结论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引起的焦虑,躯体性焦虑与精神性焦虑无差异,但病人多表现为焦虑心境、紧张、抑郁心境、心血管症状。

【关键词】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焦虑

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多表现为躯体和心理障碍两方面,两方面症状的叠加,更易使患者出现焦虑等心理疾患,而心理疾患又加重躯体症状,了解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更年期焦虑的特点,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更年期女性的生活质量。

1对象与方法

1.1入组标准

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心理科门诊就诊的更年期综合征女性患者60例纳入标准:年龄45-60岁。具有典型的更年期症状,临床相关检查均为阴性。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能较好地配合心理检测。排除标准:(1)有其他器质性疾患。(2)有精神心理疾患的病史。

1.2方法

采用自编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病人的一般情况和采用汉密顿焦虑14项版本量表,了解更年期女性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为2个因子分。分别为精神性焦虑与躯体性焦虑,躯体性焦虑与精神性焦虑分别包括7项。要求病人回答近2周的实际情况。

1.3统计分析

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5: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女性更年期焦虑程度情况,通过问卷调查病人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结果14项总分大于20分(重度)12例占20%,15-20分(中度)31例占51.7%,7-14分(轻度)17例占28.3%。

2.2女性更年期焦虑,躯体性焦虑与精神性焦虑无明显差异。

表1女性更年期躯体性焦虑与精神性焦虑的比较

P>0.05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统计学意义。

2.3女性更年期躯体性焦虑因子各项得分躯体化焦虑、心血管症状得分明显升高。

表2女性更年期躯体性焦虑的各项指标

﹡表示因子分明显高于其他因子。

2.4女性更年期精神性焦虑因子中各项得分焦虑心境、紧张、抑郁心境

表3女性更年期精神性焦虑的各项指标

﹡表示因子分明显高于其他因子。

3讨论

3.1女性更年期焦虑症的患者有其特殊的临床特征和发病基础。更年期女性内分泌减退或失调,导致以性腺轴为核心的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平衡紊乱。以致于发生情绪波动大,情感极其脆弱,由此诱发多种躯体障碍。大部分患者先有月经改变,然后出现精神改变,如躁动不安,易激惹和激动,潮热等神经精神症状。故使病人即表现躯体性焦虑又表现为精神性焦虑症状。

3.2焦虑、抑郁的发生与大脑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缺乏有关,盐酸舍曲林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从而提高递质5-羟色胺浓度,增强效果,不良反应轻,服用方便,有较高治疗依从性。故对患者精神性焦虑的病人应用会明显改善病人症状,而对躯体性焦虑的病人应用度洛西丁会效果更好,而对单纯睡眠障碍的病人,应用左匹克隆能很好改善病人失眠症状。因此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根据患者的量表评定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3.3医学家研究结果表明,容易度过更年期的妇女往往是那些身体健康、性格平和而娴静、家庭幸福、工作满意的妇女,而那些性格消极、精神上比较孤独的妇女,在更年期比较脆弱,更容易受到刺激而发生心理障碍,是一个特别需要进行心理自我护理和保健的时期。因此,对这些病人心理治疗尤其显的重要。主要方法为放松训练,心理暗示治疗对其引起的精神焦虑症状很有效。

3.4重视更年期妇女焦虑症状发生的现实意义。更年期妇女出现焦虑症状不等于患有焦虑症。焦虑症状是一种情绪障碍,多由于身体不适或负性生活事件(如离婚、丧偶、亲人病故、退休等)诱发,症状持续时间短,经心理咨询与治疗后多可恢复。而更年期焦虑症是以焦虑为主要表现的神经官能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表现为持续性紧张或发作性惊恐状态,但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事件很不相称。一般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无效,必须服用抗焦虑药。而且当焦虑程度严重时,则变为惊恐。所以心理门诊及神经内科门诊、妇产科临床医生和妇女保健工作者对更年期妇女的焦虑症状要及早发现和治疗,对症状特别严重且经一般咨询与治疗无效者,应及时请精神科医生诊治,以免延误病情。焦虑抑郁一般相伴发生,抑郁严重易出现轻生念头,建议综合医院的医务工作者都要学习心理保健知识。掌握抑郁焦虑的诊治规范。

参考文献

[1]刘亚妮,吴沈雁,冯梅.更年期女性精神障碍发病状况调查.中国临床康复,2004,8(1):2278.

[2]范青,季建林等.女性抑郁症[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4,15(3):154-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