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宋殿华

宋殿华

(松原市乾安县中医医院吉林松原131400)

【摘要】结合近几年来有关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的现代医学研究,显示对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和靶器官损害、动态血压监测和相关实验室指标等方面原因研究已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但在中医辨证分型和科研设计思路、方式等方面有一些问题。

【关键词】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1-0014-02

现今高血压的中西医联合治疗受到高度重视。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和现代实验指标联合的研究可以给中医辨证分型供应依据,不仅有利于发现证候本质,对临床治疗进行指导,还是高血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必选之路。近年来,国内临床工作者用心研究高血压中医辨证客观指标[1]。现在将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和现代指标联合的研究进展总结如下。

1.高血压性脑卒中

高血压最关键的靶器官损害是由脑血管病变造成的,大约有1/3~1/2左右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现颅内动脉血流不正常的状况。相关学者探讨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与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之间的关系,了解肝阴虚阳亢证与肝火亢盛症等证状的高血压患者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动脉以及颈内动脉终末端等有关指标显著比阴阳两虚证组高。他们认为颅内动脉血流快慢与脉动指数指标表现不正常在中医证型高血压病中是常见的,高血压患者在不同中医证型情况下动脉血流不正常表现是不同的,并且出现阴阳两虚证的患者血流不正常改变非常明显,能够给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表明依据[2]。

有关学者依照标准对90例高血压合并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前的症状采取中医证候分型,将脑卒中发生时患者的神经功能手损程度的评分分数记录下来,对不同证型组之间每种指标的差异进行分析;并且让非高血压性脑卒中90例患者做对照组,对比高血压和非高血压脑卒中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的不同。结果表明高血压比非高血压脑卒中的神经功能受损程度要高,差异显著(P<0.05);在高血压脑卒中组患者中阴阳两虚证型神经功能受损程度与其他型比较相对严重,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阴阳两虚证型血压都偏高,造成的脑卒中预后比较差,在临床上应该加以重视。

2.24小时血压变化

高血压患者由于血压昼夜节律的不正常、减弱或消失,让患者心、脑和肾血管等事件增多。学者选择动态血压24h监测技能,对98例高血压患者实施监测与中医辨证分型,密切观察动态血压,对夜间血压下降进行计算,从而对血压昼夜规律变化进行判断。结果表明各种类中医分型组患者血压昼夜减弱与消失程度分别为气阴两虚证、瘀血阻络证、痰浊壅盛证和肝火亢盛证,伸缩压提升幅度分别为肝火亢盛证、痰浊壅盛证、瘀血阻络证和气阴两虚证。患者血压分布曲线显示出非杓型患者的发生机率,也表明昼夜节律减弱与消失的发生机率,气阴两虚证的发生机率最高,接下来是瘀血阻络证与痰浊壅盛证。最后得到结论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同种类中医证型与血压昼夜节律、24h血压水平间存在关系,使用中医辨证分型能够准确判断靶器官损伤和预后。相关学者对确诊的110例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研究结果表明肝火亢盛型患者是反杓型为主要,阴虚阳亢型是极度杓型,阴阳两虚型和痰湿壅盛型是非杓型为主要[3]。

3.心率变异性

高血压造成的心脏病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有关学者对7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中医辨证,将39例身体健康人当作对照组,对检验5分钟短时间过程频域做分析并且将心率变异性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和正常对照组对比,对高血压4型患者而言心率变异性各标准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同时肝火亢盛型、肝肾阴虚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向,不同证型间心率变异性指标差异显著。心率变异性的少数指标能够当作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的范本参考。相关学者研究也表明了在中医中不同证型和心率变异间有一定关系,当疾病的病因从实转化未虚时,心率变异会逐渐降低,让靶器官的伤害逐渐提高[4]。

3.颈动脉粥样硬化

进几年的研究表明,高血压引起的脑血管病变是由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的。相关学者对高血压患者给予中医辨证分型和颈动脉B超检验,比较不同证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出现率的状况。结果表明不同证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对比,顺序为痰湿壅盛型、阴虚阳亢型、阴阳两虚型、肝火亢盛型,当中痰湿壅盛型和其他3型对比都有显著差异。痰湿壅盛的斑块出现率显著超过其他证型。学者认为患者的不同中医证型也会对颈动脉硬化标准不同,颈动脉粥样出现硬化的严重证型是痰湿壅盛型。在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中表明痰湿壅盛型内、中膜厚度显著超过其他证型。

动脉壁原有的硬化标准通过心脏脚踝血管指数(CAVI)表现出来。相关学者对160例高血压患者与30例身体健康人实施问卷调查与心脏脚踝血管指数监测,并且对高血压患者采取辨证分型,比较高血压患者CAVI指数和健康者的不同,还有不同中医证型对比高血压患者CAVI指数的差异。结果表明高血压组CAVI值明显高于健康者组,差异显著(P<0.05);有合并症高血压组CAVI值与高血压组CAVI值、健康者组对比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明确年龄影响后,差异还是存在[5]。

综上所述,由于现代技术和方法的使用,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的研究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大多数研究指标只能表明中医辨证实质的一些方面,还是缺乏特异性。对高血压实质研究需要增加客观化指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努力发现可以对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进行指导的更特异的指标,让其标准化与定量化。

【参考文献】

[1]李艳芬,孙兰军.中医药对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3,34(06):65-67.

[2]彭雪梅,毛丽旦·阿扎提,李鹏.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类型客观化研究进展[J].新疆中医药.2013,31(05):105-109.

[3]赵彩霞.高血压病的中医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3,28(10):2214-2216.

[4]梁运贵.中医辨证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7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2(15):132.

[5]许智亮,艾青.中医辨证论治中原发性高血压证型及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