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上神经痛合并中间神经痛手术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喉上神经痛合并中间神经痛手术配合

吕宝芳

吕宝芳(山东省东营市胜利油田中心医院手术室257034)

【关键词】喉上神经痛合并中间神经痛手术配合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9-0295-01

2010年5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1例喉上神经痛合并中间神经痛患者,女性,58岁,右颈前皮肤及右内耳深处发作性灼烧、针刺样疼痛2年,疼痛可因轻触颈前皮肤或吞咽引起,初期时仅右颈前皮肤疼痛,后来严重时内耳深部也发生疼痛,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严重时可持续数小时,疼痛剧烈,发作频繁,口服卡马西平可以部分缓解。发作期间不能从事任何工作,甚至产生轻生念头。为缓解疼痛,一日口服卡马西平多至10—20片。

1.临床资料

首例例患者中,女性58岁,病史长为2年,疼痛可因轻触颈前皮肤或吞咽引起,初期时仅右颈前皮肤疼痛,后来严重时内耳深部也发生疼痛,每次发作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严重时可持续数小时,疼痛剧烈,发作频繁。

2.手术方法

全身麻醉,左侧卧位,头部下垂15°并向左侧旋转10°,颈部稍前屈,使患侧乳突与手术台平面大致平行。切口取枕下始于乳突根部的横切口,长3.5cm。枕骨骨窗直径1.5m,前界需接近乙状窦。硬膜切开后操作即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轻轻牵拉小脑半球,充分释放脑脊液后,显露后组颅神经,并剪开其根部的蛛网膜,用窄头脑压板牵开小脑绒球,同时调整患者头部位置和(或)显微镜光轴角度,显露面听神经,用剥离子侧方轻轻牵开听神经,即可显露面听神经之间的中间神经,将其用显微剪刀剪断。之后再辨认后组颅神经最靠近头侧的舌咽神经,将其剪断。再辨认迷走神经根丝,见迷走神经根丝自头侧向尾侧排列共8根,剪断头侧的第1、2根迷走神经根丝。各神经未见血管压迫,也无明显蛛网膜增厚粘连。查无出血后常规关颅。

3.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为40min—90min,术中出血30—100ml,平均50ml,术后7天拆线出院

4.手术配合

4.1巡回护士配合

术前访视巡回护士术前1天到到病房访视,了解病情及有无相关系统疾病,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手术过程和术前准备注意事项,检查皮肤情况,讲授我院开展手术的情况,增强患者自信心;输导患者紧张情绪,保持术前晚良好的睡眠,配合手术。

4.2药品准备

10%盐酸肾上腺素1/3支加入生理盐水200ml内(高血压者忌用盐酸肾上腺素)用于局部浸润麻醉以减少出血。术中地塞米松加婴粟碱盐水冲洗,备骨蜡、明胶海绵、止血纱布、耳脑胶。

4.3手术器械准备

常规开颅手术器械,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器械(2mm显微吸引器、神经外科显微剪刀、枪壮显微剥离子),并准备冲水双极电凝、单极及吸引器。

4.4术中配合

手术过程中,注意观察肢体受压情况。在进入颅内后,将吸引器吸力和双极电凝功率调小,功率7-8帕,在分离面神经根部血管时,注意患者心率、血压和血养饱和度变化,并提醒术者和麻醉师。

4.5洗手护士配合

术前应了解患者病情,熟悉手术过程和术者的操作习惯,将常规器械和特殊手术器械分开,与巡回护士清点数目,整齐摆放在手术车上。

4.5.1常规消毒铺单后,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用乳突牵开器牵开软组织;递单极和骨膜剥离子,逐层切开肌肉,暴露乳突后方枕骨骨质。

4.5.2暴露枕骨后递骨钻在乳突根部钻骨孔,咬骨钳扩大到2.5-3.5cm直径骨窗,骨窗前方带乙壮窦前缘,上方到横窦下缘。遇到导静脉出血,用骨蜡封闭。

4.5.3用显微剪刀和尖刀切开硬膜,硬膜切开后操作即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轻轻牵拉小脑半球,充分释放脑脊液后,显露后组颅神经,并剪开其根部的蛛网膜,用窄头脑压板牵开小脑绒球,同时调整患者头部位置和(或)显微镜光轴角度,显露面听神经,用剥离子侧方轻轻牵开听神经,即可显露面听神经之间的中间神经将其用显微剪刀剪断。

4.5.4之后再辨认后组颅神经最靠近头侧的舌咽神经,将其剪断。再辨认迷走神经根丝,见迷走神经根丝自头侧向尾侧排列共8根,剪断头侧的第1、2根迷走神经根丝。

4.5.5血管压迫解除后,用复方氧化钠注射液和地塞米松和婴粟碱冲洗术腔,清洗液需清亮后关颅。缝合硬膜后用胶原蛋白和生物胶封闭骨窗,外面用人工骨或钛板修复骨质缺损,逐层缝合肌肉,皮下组织和皮肤,不放置引流。

5.小结

本手术属于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手术涉及多种神经血管,需要进行精细的显微解剖。手术难度大、要求高、使用物品仪器较多,因此对手术配合的要求也就相应提高。手术护士应在术前了解手术方案,熟悉手术步骤,对一些特殊器械的使用做到心中有数,准备齐全。术中特别注意防止出血、感染及误伤神经,医护密切配合,才能取得手术顺利成功。

6.讨论

喉上神经痛及其罕见,文献仅有个案报道[1]。本病酷似舌咽神经痛,但根据疼痛起自喉部,触发点位于颈前梨状隐窝,可鉴别于舌咽神经痛。本病治疗原则同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等疾病,部分病人可以通过口服苯妥英钠、卡马西平等药物可以控制发作,口服药物效果不好,可以行喉上神经封闭治疗,但效果短暂,复发率高。如果患者能耐受手术,可以行乙状窦后入路舌咽神经及迷走神经第1、2根根丝切断术,合并内耳深部疼痛者,可以再加切断中间神经,治愈率可以达到80%,有效率在90%以上[2]。

参考文献

[1]许光高吉升戈淑梅,三例喉上神经痛的诊治体会[J].临床耳鼻喉科杂志,1994,8(4):249

[2]张黎,于炎冰,冯利东,等.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多根颅神经疾患[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4;20(4):29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