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赫章县民族教育发展的一些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对赫章县民族教育发展的一些思考

李旋

◎李旋

(贵州省赫章县野马川中学,贵州赫章553200)

中图分类号:G7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6-273-01

摘要:本文以贵州省赫章县民族教育的基本现状为例,分析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加快赫章县民族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其民族教育发展建言献策,同时也期望能为其他地区做好民族教育工作提供些许参考,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民族教育;现状;发展;对策思考

一、赫章县民族教育基本现状

(一)学生基本情况。赫章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乌蒙山区,总人口约728222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约155000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1.3%;全县在校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约186082人,少数民族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20.66%;全县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1%。

(二)教师基本情况。目前,赫章县有中小学专任教师约7955人,其中小学4901人,初中2632人,高中422人;有小学“双语”教师约243人,其中彝语教师166人,苗语教师75人,土家语教师1人,布依语教师1人,双语教师占小学专任教师的比例为4.96%。

(三)基础设施建设及经费投入情况。赫章县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得到相应的重视,少数民族乡在基础设施建设及教育经费投入方面有一定的倾斜,每年县财政预算安排约40万元给12个少数民族乡用于资助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及开展其他工作。12个少数民族乡均建起独立的寄宿制初级中学,办学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

(四)民族聚居区“双语”教学的执行情况。一是实施“双语”教学的学校普遍都存在没有“双语”教学专门教材的现状。二是现任“双语”教师学历、素质普遍较低,普通话水平不高,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三是学校基本没有专职的“双语”教师,加之部分教师属近几年的特岗,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民族,虽大力倡导普通话,但或多或少都带有一定的方言,致使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思维、阅读、口头表达、写作、翻译等能力提高较慢,教学效果不理想。四是“双语”教学主要集中在村以下小学或教学点,参与教学的师生缺乏必要的语言环境,教师很少甚至基本没有参加过业务培训。

二、赫章县民族教育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赫章县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义务教育巩固率、在校高中阶段学生人数逐年提高,基本解决了少数民族学生“有学上”的问题,但由于受地域、基础条件、办学水平等因素的影响,民族教育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民族教育内涵认识有待提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意识逐渐提高,加上“两基”攻坚的实施及影响,全县干部职工、群众对教育的基本认识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从教育的一些深层次的层面来看,人们对其内涵认识较为肤浅。

(二)办学条件有待改善。近年来,中央到地方都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等项目进行了大量的投入,使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图书、实验仪器基本配齐添足,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一定改善,但是一些少数民族村小(办学点)的办学条件仍难以满足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

(三)师资力量薄弱。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教师。在边远的民族村寨教学点,教师素质(尤其是双语教学能力)低下及教师数量不足(原因是村小或教学点学校教师被其他学校或部门借用现象普遍)是制约教育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四)教育经费匮乏。在边远、偏僻的少数民族村寨,由于长期以来办学条件就相对较差,在改建校舍、创建校园、配备课桌凳、实验设备、多媒体设备等教学设施建设方面仍然无能为力,致使边远山区的民族教育发展相对缓慢。

(五)教育活动形式陈旧、单一。在许多少数民族村寨,教师“一本书、一支笔”上讲台及“满堂灌”的现状依然严峻,教育活动形式缺乏创新与活力。

三、赫章县加快民族教育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民族教育。

一个国家的民族文化从某种程度来看,将代表着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文明程度,将影响这个民族的盛衰;一个地区的民族教育从某种程度来讲,将代表着这个地区的文明程度和区域特色,将影响这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民族教育,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切实解决民族教育发展中的问题,逐步改变少数民族及少数民族地区一些陈旧、过时的传统观念和思想意识,不断推动民族教育事业的健康、科学发展。

(二)加大教育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要发展好民族教育事业,需进一步加大对民族乡镇教育的投入力度,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校舍建设、硬件设施、“两免一补”及学生资助等方面向民族乡及民族村寨学校予以倾斜,努力改善民族学校的办学条件;同时加大对贫困家庭少数民族学生的救助力度,提高少数民族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有效地控制辍学率,提高义务教育完成率,让他们不光“有学上”,还要“上好学”。

(三)狠抓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要优先在各个学校配足教师(尤其是“双语”教师),优化教师队伍;财政预算要保证农村学校引进新的优秀教师的需求;要选派城镇优秀教师到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支教或送教。在提高教师素质和能力方面,要进一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全区和全县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认真组织开展好民族地区学校的教研工作,充分发挥校本教研的重要作用,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要积极组织民族地区的教师到先进、发达地区参加培训和学习,使其能更多的感受、体验和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培训和学习,有效提高其综合素质。

(四)结合地方实际,积极开发本土教材。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民间文化教学在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还处在起步探索阶段,缺乏民族民间文化的学科教材是目前民族民间文化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因此,作为在民族民间文化环境下的民族教育,要遵循课程标准,结合本地教学资源和自身教学实际,积极开发乡土、校本教材。同时,要在《乌撒彝族舞蹈》(婚嫁舞、丧葬舞、乌蒙欢歌)、《乌撒彝族民歌》、《乡土文艺》、《乌蒙彝族酒歌》、《乌蒙彝族美术》、《乌蒙彝族体育》、《乌蒙彝族文史》等不同时期开发的校本、乡土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丰富和完善,以民族民间文化为载体,将之与乡土人文、地理等联系起来,寓教于乐,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创新教育形式,促进民族教育发展。民族文化艺术教育要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探索;要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要定期举办各类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活动,并力求创新,具有特色。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祖国美?家乡好”等系列活动,充分展示学生特长,使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熏陶下逐步领略较深层次的民族文化艺术教育。另一方面,要以地方特色民族文化资源(如:《阿西里西》、《矮桩舞》、《铃铛舞》、《乌蒙彝族酒歌》等)为载体,极力打造学校民族文化品牌,推动民族文化教育深入发展,力争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民族文化艺术天地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获得民族文化艺术的熏陶,全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推进民族教育健康、协调、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赫章教育综合信息平台:http://61.189.240.76/eduman6/。

[2]吴志琳:《浅谈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硅谷》2008年第20期。

[3]马文华:《西部大开发中民族教育应如何优先发展》,《中国民族教育》200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