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导管室护士的职业防护

/ 1

介入导管室护士的职业防护

仵淑娟

仵淑娟(天津疗养院医疗部介入导管室300381)

职业安全是近几年来医护人员特别是介入导管室护理人员越来越关注的重要话题。由于介入导管室工作的特殊性,使得介入导管室护士这个特殊群体的职业防护就显得特别重要。我院介入导管室是面向全医院临床科,工作量相对较大,现就我院介入导管室护士在职业安全防护方面重点采取的措施介绍如下:

1做好辐射的防护

1.1强化专业知识学习

制定介入导管室放射防护常规,每名护士都要认真学习,不定期考核,与个人绩效挂钩,严格落实于日常工作。

1.2注重科学管理细节

充分利用导管室的专门防护措施,及时正确的穿好防护用品。[1]手术前护士按手术类别常规准备齐全术中所需物品,放于远离管球直射而便于护士取放的区域,手术期间尽量避免射线的直接照射,不能避免时,要遵循时间原则、距离原则和屏蔽原则,减少护士所受的射线剂量。另外手术操作间内只允许放置必须的器材、物品,以减少X线的散射[2]。

1.3加强监测系统运用

定期对护士佩戴的计量卡进行监测,了解每名护士受到的辐射剂量在单位时间内是否超标;定期给护士行常规体检,及时了解每名护士的身体状况,同时做好定期脱离导管室环境的轮转工作,以充分保护护士的身体健康。

2感染的防护

2.1锐器的正确处理

导管室护士应熟练掌握导管室各项护理操作规程;洗手护士在传递器械时,锐利器械应妥善摆放,做到稳、准传递;手持针头或锐器时禁止锐利面面向他人,以免刺伤他人,用过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应及时、正确的放入锐器盒中盛装。操作后要遵循“谁操作谁清理”的原则,避免他人在清理用物时被刺伤。另外在科室推广使用安全型静脉留置针和无针注射器,对于没有保护套的注射器,禁止直接用手接触锐器或针头,可使用止血钳取下针头或锐器,以降低其对人体潜在的危险性。

2.2发生意外的应急处理

组织人员学习科室常见意外情况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考核,提高护理人员处理意外事件的能力,一旦发生意外情况,能正确、科学、系统的进行处理,将伤害降至最小限度。

2.3手的防护

在介入导管室遵循“设想”原则即假定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都有潜在传染性进行相关处理而采取的一系列防护措施。首先为提高刷手的质量和效果,在刷手处张贴科学洗手6步详细图解;工作期间要养成带手套的习惯,尤其是预料到手要接触到血液、体液或污染物时,均需带手套进行;地面、墙壁、储物柜上有血渍、污渍处理时戴上手套用抹布擦拭,擦完后立即彻底洗手。

3做好心理的防护

3.1加强护士精神卫生保健

面对严重职业压力的情况下,组织学习和运用积极应对,减少消极心理防御,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加强护理心理学和人际关系交流沟通的学习,提高自身整体素质,整个科室形成人际关系与工作氛围的协调一致[3]。

3.2减少护士心理疲劳

在保证护士有相应的休息及闲暇时间外,丰富护士的业余生活,组织人员进行健康向上的学习、娱乐、文化及体育活动,消除其工作压力和身心疲惫,提高护士的身体素质和对工作的承受力[4]。

参考文献

[1]陈杰,杨轶美.浅谈导管室护士所面临的职业危害及其防护[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3,26(6):98.

[2]马继红,王亚丽,付燕.导管室的管理[J].实用重症监护手册,240.

[3]张明霞,徐华.心导管室护士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J].西南国防医药,2003,13(6):659.

[4]曾月莲.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其防护[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28(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