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患者强化降脂的疗效及安全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老年冠心病患者强化降脂的疗效及安全性

韦伟徐崇利严建军

韦伟徐崇利严建军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心内科211100)

【摘要】目的:使用辛伐他汀对老老年(75岁)冠心病患者行强化降脂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冠心病的老老年患者共94例,随机分为20mg组和40mg组,每晚8时服药1次,治疗前检测血脂、肝功能、及肌酸磷酸激酶(CK)。治疗后1个月、3个月复查上述指标,并随访3个月内的不良反应及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论对于老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辛伐他汀强化治疗可明显降低血脂,减少心脏事件的发生,且40mg作用明显优于20mg。

【关键词】冠心病;辛伐他汀;强化降脂;老老年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7-0201-01

脂代谢紊乱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纠正血脂紊乱能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本临床试验对老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强化降脂治疗,观察其安全性,并分析不同剂量辛伐他汀的疗效和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1年1月门诊或住院的临床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94例(诊断标准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的报告[1]),其中男性54例,女性40例,年龄75~87岁,平均年龄80.2±7.8岁。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24例,非Q波心肌梗死3例,Q波心肌梗死32例。入选标准:(1)血脂TC≧4.68mmol/L,LDL-C≧2.6mmol/L;(2)年龄≧75岁。对伴有肝肾功能不全、肿瘤、近期手术或创伤、慢性结缔组织病等及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均排除。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20mg组(46例)和40mg组(48例),两组间性别、年龄、血脂水平和病情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所有入选的患者除予常规处理(阿司匹林、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ACEI类),20mg组和40mg组分别于每晚8点服用辛伐他汀片20mg、40mg,疗程均为3个月。

1.3观察指标入组即查血脂、肝功能、肌酸磷酸激酶。用药后1月,3月分别复查上述指标。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和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肝毒性,肌肉毒性,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1.3统计方法资料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两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情况

两组用药后血脂水平与用药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且服用辛伐他汀40mg组的下降程度优于20mg组(P<0.05)。

2.2两组血脂达标率比较将LDL-C<2.6mmol/L或TC<4.68mmol/L作为调脂达标标准,基线水平和用药1月后两组的血脂达标率没有差别,3月后40mg组的血脂达标率明显优于20mg组(P<0.05)。

2.3随访期发生的主要心血管事件两组均随访3个月。40mg组出现非致死性心梗、反复发作心绞痛、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均较20mg组低(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老龄化,老老年人口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大,据统计冠心病仍是目前威胁老老年人生命的最主要杀手之一。动脉粥样硬化(AS)是冠心病的主要病理学基础。血浆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AS斑块的基本成分。国外大规模前瞻性临床研究PROSPER试验[2]及国内的临床研究[3]结果表明,降脂治疗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促进粥样斑块的消退。因此2004年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第三次成人治疗指南(ATPⅢ)提出,对于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建议强化降脂治疗。

辛伐他汀是我们目前临床上广为使用的降脂药之一,属于他汀类调脂药,是一种3羟3甲基戊二酰(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与胆固醇合成限速酶HMGCoA还原酶竞争性抑制,从而减少胆固醇的生成。4S等大型临床研究已证实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死亡率,其主要机制是增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改善内皮功能、以及对炎症反应的调节作用。本试验结果显示在老老年冠心病患者人群中予辛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可显著降低血脂水平,提高血脂达标率,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且40mg剂量组更优于20mg剂量组,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因此本实验表明,使用辛伐他汀强化降脂可明显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且年龄不应作为老老年冠心病患者使用他汀类降脂药的障碍。

参考文献

[1]熊全庚,范木林,郭跃华.早期强化辛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4,20:710712.

[2]姜一农.他汀类药物调脂外的其他有益的心血管作用.医师进修杂志,2001,24:1213.

[3]仝其广,胡大一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问题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9):6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