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 1

合理用药的重要性

郑雪梅

郑雪梅(哈药集团医药公司新药特药分公司150010)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1-0355-02

【关键词】合理用药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使人们的认识逐步深化。药物治疗的研究深度目前也在科学的进程中不断发展。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药物的代谢动力学,已逐步地为人们掌握。让我们要更加清楚地看到,为了保证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更加合理地使用药物,是当前临床治疗上的重要问题。

药物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在疾病的治疗中约有3/4的疗效是通过药物的治疗而获得的,可见药物在防治疾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如果药物使用的合理,可以提高疗效和治疗水平,如果不合理地使用药物,就不但不能解除病人的痛苦,达不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反而会给病人带来危害。对于药物本身的治疗作用,也要一分为二地看,药物有治疗疾病的有利一面,也有产生不良反应的危害一面。因此,我们在救治病人时不仅要掌握药物的作用、用法、适应症,还要熟练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禁忌症,以防止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

现代医学实践证明,药物可以诱致疾病,这个问题,已为医药界所关注。临床上常用的药物能诱致疾病的也大有存在。例如用链霉素造成的耳聋;用氯霉素后的急性粒细胞减少及再生障碍性贫血。因此,药物诱发疾病的后果是比较严重的,有的造成机体损害或终身残疾,有的可以危及生命。特别是药物用在有病的人身上而诱致的疾病,不仅增加了患者机体的负担和损害,同时也往往给临床诊断和治疗造成困难。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出现了许多价值大疗效好的药物,但并不能说明它什么病都能治,所以在临床上应用这些药物时,一定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决不能滥用。如抗生素在抗病原体方面的疗效很好,但如果应用不当甚至无原则滥用,就会产生各种不良作用,重者可危及生命。在选用某些较新的抗菌素时,为了防止对新抗菌素的不甚了解和迷信,必须首先注意新抗菌素的毒、副作用,再研究它有益于治疗疾病的作用。抗菌素在联合应用时要有明确的指征和病情,在大多数情况下选用一种抗菌素就能治愈的疾病,原则上就不必将几种抗菌素联和应用。如抑菌性抗生素四环素和氯霉素和杀菌性抗菌素青、链霉素合用.必然将妨碍杀菌性抗菌素(青、链霉素)作用的发挥,这不但达不到治疗的目的,相反,造成浪费,加重病人或国家的经济负担,有时还会招致耐药菌株的继发感染。

正确的给药途径,也是合理用药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直接影响到药物的吸收快慢和药物在血中浓度的高低,从而决定药物作用出现的强弱、快慢和长短等。有时甚至由于给药途径的不同而使药物作用性质发生改变。例如硫酸镁口服可致泻而注射给药则有镇静和抗惊厥作用。因此,口服给药能达到疗效的,就尽量口服给药,不要采用注射剂,而且注射给药不当也有一定的危险性,且中毒后不宜解救。在用药中要防止“三素”(抗菌素、维生素、皮质激素)乱上,和“三多”(针剂、大输液、麻醉药应用多)的倾向。甚至有的医务工作者还让患者口服链霉素(难吸收)以治疗肺结核,这样既无疗效,也延误了病情和浪费了药品。

对症下药是每个医生在用药中的一条重要原则,有的医务人员往往忽视了这一点,而造成了一些不合理的用药现象。如有人对胃痛和胃溃疡患者,服用胃刺激强的APC(复方阿司匹林),结果越吃越痛,长期使用,还有引起溃疡加重及胃出血的危险。维生素类药物多是用于补充体内这些物质的缺乏和辅助治疗其他药物所致的并发症等,而不应当把维生素当作无害的营养药,盲目无限制的滥用。过多的不合理的应用维生素不但浪费还往往造成不良后果,常引起体内维生素的不平衡,影响机体的正常功能。尤其是维生素AD(如鱼肝油丸或鱼肝油精)是脂溶性物质,由于在体内可被储存和排泄较慢,久服后可引起蓄积中毒,这已是近年来医药界所重视的实质。对正常进食的患者应用葡萄糖作补药,也是一种滥用和浪费,因为一般人每日从食物中摄人的葡萄糖均可满足生理需要,不必另作补充。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利用分子药理学对药物的作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发现了临床用药中的多种不合理的用药情况,如长期服用巴比妥类药物可引起肝脏内药物代谢酶的增加而使双香豆素等口服抗凝药、强力霉素、强的松、苯妥英纳、抗组织胺药、灰黄霉素等的代谢加快而作用减弱。利尿酸钠、速尿与氨基甙类抗生素(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合用而引起耳鸣、耳聋(都对第八对脑神经有损害)的例子也时有发生。

此外,不要盲目迷信和滥用新药。因为新药未经长时间的临床验证,常常在推广使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才能逐步的认识它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因此,在使用药物时,必须通过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已确定疗效并认真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这样既可保证用药的安全有效,又可为新药在治疗作用和毒性方面补充新的有价值的临床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