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新课标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吴小华

江西省鹰潭六中吴小华

兴趣是学习的直接动力,决定着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向和效率。赫尔巴特说过:“教育应以兴趣为基础,并应把引起和培养人的多方面的兴趣作为自己的一项任务。”新课标中也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浓厚的兴趣对学习的推动力是任何强制力量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重视课堂导入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首先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而初中的学生年龄又比较小,自我控制能力也比较弱,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要想能吸引学生,必须重视课堂导入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能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

1、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

如在学习《正数和负数》时,问:1、“你们看过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吗?”2、“北京某天的最高气温是零上5℃,最低气温是零下5℃如何用式子表示?”3、“为什么要在第一个5℃,前面写上—呢?”从而引入本节课的课题,自然有趣,学生兴趣浓厚。学生就能在接下去的学习中保持注意力,且积极投入课堂学习中去,这样就能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课堂导人的其他方式。

为了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教师还必须用自己的声音、语调等等,让学生一下子集中注意力。同时,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使自己的语言更丰富、更富有吸引力,并能在教学中能得心应手的应用,让学生喜欢你这个老师、喜欢你上的课。初中的学生年龄比较小,他们的学习更容易受到老师的影响,他们常常喜欢某个老师,就喜欢上他的课,同时也喜欢学习这门课,因而作为初中的数学老师应特别注意加强学习,以自己的个人魅力吸引你的学生。在课堂导人时,教师也可以用小故事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以平实的语言进行课堂导人,让学生马上进入上课的情境中,明白上课的内容是什么,从而集中注意力,等等。

二、注重实践操作,调动学习兴趣

法国的教育思想家拉伯雷十分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教师将教学组织成为轻松、愉快及富有吸引力的活动。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一味地讲授,学生被动地听讲,往往容易使学生疲劳,丧失信心,学习兴趣都被压抑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动脑、动手、动眼,调动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

例如教学“平均数”,首先要让学生建立“平均数”概念,但“平均数”是一个抽象的数值,学生不易理解。我先要求每个学生准备12根小棒,分成三堆放在桌子上,每堆根数分别为3、7、2,再要求学生把根数不相等的三堆小棒,设法移动一下,使每堆小棒的根数相等。这时学生都个个跃跃欲试,或是从第二堆7根小棒中拿出2根放到第三堆里,再拿出1根放到第一堆,得出每堆4根;或是先把三堆小棒合起来,在平均分成三堆等等。通过操作,使学生领悟到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把几个不相等的数通过“移多补少”等办法,使他们变成相等的数,为建立“平均数”概念积累感性材料。

再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长方体的认识”时,设计两次操作活动。第一次,给每一组学生提供6个长方形硬纸板,让每一组学生糊一个长方体纸盒。学生在挑选纸板糊纸盒的时候,就会体验到只有相对的两个长方形硬纸板大小相等、形状相同,才能糊成长方体纸盒,从而对长方体面的特征产生感性认识。第二次,让学生利用细木条和橡皮泥,做一个长方体框架,让学生在插框架的过程中,体验到只有把12根木条分成3组,在相同方向上有4根长短相等的木条才能插成长方体框架。对长方体棱的特征产生感性认识。在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教师的提炼的过程中,学生不但对长方体的特征就有了深刻的认识,而且尽情地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提倡小组学习,运用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提倡小组学习方式,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引入竞争机制,运用小组的力量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可以相互帮助,及时反馈信息,有利于差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方法的改进;有助于差生稳步前进,并在前进中提高自信心;有助于差生提高学习兴趣和保持学习的长久热情。教师需要在自己的教学中创造一系列小组学习的活动,使学生互助学习,这样对优生的学习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首先,有助于优生理清自己的思路,对所学知识“查漏补缺”;其次,有助于增强优生的自我意识和学习的调节能力;最后,有助于减少学生的孤独感,增强自我价值和自尊心;有助于提高自信心,增强集体荣誉感。

四、发挥师生的情感作用,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进一步提高

“爱”是学习的动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心和热情,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对他们寄予热切的希望,就会出现“皮克马利翁效应”达到理想的效果。当然应该防止“马太效应”,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在给优生“锦上添花”时,一定要注意为中间生和暂时差生“雪中送炭”,使其向优生转化。教师的期望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但应该以学生的自我认识为中介,有自卑感的学生,不接受老师的高期望,有自强精神的学生,会鄙视老师的歧视。所以,教师对全体学生的高期望必须要被学生认同或接受,成为大家的共识,才能真正起到促进学习的作用。教师充分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个性,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充分发挥,学生才能信心百倍地学习,在学习中也才能富于探索和创新,教学的效率才能明显提高。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因。教师只有采取一系列配套的激励措施,充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