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语文教学中有效课堂之有效讨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9-19
/ 2

淡语文教学中有效课堂之有效讨论

张公猛

张公猛(宿迁市宿豫区实验初级中学江苏宿迁223800)

自新课改的课堂教学理念深入每位语文教师心中之后,课堂教学可谓“花样翻新”“异彩纷呈”:借助于多媒体的声光电乐,不考虑与文本或作者的关系,而或看或听或唱,喧腾热闹;不根据文本实际的是否需要,进行表面生动而实质乏味的课堂表演,气氛活跃。更有甚者,一遇问题,也不管价值高不高,启发性强不强,难度大不大,动辄就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了,教师也往往只是关注这种形式,学生是否参与了,却忽略了讨论的内容、讨论的思路点拨以及讨论的实效性,即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收获有多少,是积累了一定的知识或是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还是增长了一定的技能。教师只追求这种表面上的“虚假繁荣”,而没从根本上去认识讨论对于学生认识、理解、把握文本的作用,也没意识到讨论是锻炼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没有意识到讨论对于提高学生听话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作用。因而,更不注重讨论问题的设计、讨论方法的指导和讨论效果的检测。

讨论,是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讨论法是在老师指导下,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集体对话和互相商讨,进行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多向信息交流,借以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常用方法。

顾名思义,讨论,首先必须有值得进行交换意见或辩论价值的问题;其次,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而不是信马由缰;再次,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础上,教师也是必须参与信息的交流;最后,讨论是带有一定教学目的或任务的,而不是盲目地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才进行的。

讨论的妙处有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可以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讨论,可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民主的教学行为,这样,不仅能营造出轻松自然、亲切和谐、愉悦自由的课堂氛围,也能使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开掘。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最能真实地感受到自己是教学中的重要角色,是课堂的主人,是会思考、有见解的主动者。

其次,讨论是锻炼学生思维的良好手段。叶圣陶先生认为,“教是为了不教。”这就是说,教师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去调动学生的思维,要“有计划、有目的地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把矛盾带进课堂,促使他们积极探索。”而不是“捆住他们的想像、幻想和创造的翅膀,往往使他们由一个活泼、积极好动的人变成一部记忆的机器。”(苏霍姆林斯基语)所以,讨论往往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促使学生各抒己见,并在交流、争论中学会发现,学会思考,学会创造,使他们练就一双慧眼,形成一种能力,发现并解决“未经老师教授的种种问题。”(叶圣陶语)

再次,讨论是帮助学生认识、理解、把握教材的好帮手。宋代教育家朱熹在谈到自己如何教学生读书时也说:“书用你自己去读,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显而易见,这商量就是通过互相讨论来积累知识、解决疑难、辨别是非真假、走近作者、体悟情感。

最后,讨论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听话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在听、说、读、写这四种语言活动中,听是最基本的语言活动。在人的一生中,口头表达的需要远远超过书面表达,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是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内容。据专家考证,重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几乎成了发达国家语文教学的共同趋势,而我们国家现阶段的考试还无法考查口头表达能力,因此学生这种踏入社会最需要的能力往往被忽视。讨论的引入课堂,就要求学生用恰当的言辞准确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表达出来,表述不当也能及时得到指出和纠正,就能不断提高说话能力。

讨论,依据目的的不同,主要有质疑问难型、发挥型、评论型等几种。

质疑问难型讨论,目的在抛出疑点,让学生顺着疑窦探究根源,得出结果,于水到渠成中把握课文重点。如,在教学《离别的礼物》时,提出两个关于小说情节当中的疑难问题:一、爷爷明明是进屋子里拿口琴的,然而却拿出了毛毯,为什么?二、为什么爷爷说“你听听,这一段虽然有点悲伤,但今晚听起来还是蛮好听的”?学生通过对全文的阅读和体会,再进行讨论,得出:爷爷在离家前的那个晚上的心情是复杂的,是不想离开这个家,对这个家是充满爱的,然而离别在即,他满脑子想的都是不想离去,因此,拿毛毯是他的下意识的动作,就这个下意识的动作中充满了对这个家的留恋;他吹了支悲伤的曲子,还自己解释说“还是蛮好听的”,这就是对爷爷性格刻画的浓墨重彩的一笔,这语言中分明透露出老人慈祥的性格,他是在掩饰内心的痛苦,把快乐留给孙子。通过讨论,这些疑难便迎刃而解了。

发挥型讨论是避免孤学寡闻、见识短浅的最佳手段。《礼记》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学生们在讨论中尽情发挥,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可以集思广益,加深理解,相互启发,取长补短,提高认识。同一个问题,有时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互相交流,往往能使人视听广开,对问题理解得更为全面深透,收益甚多。又如,在教学《离别的礼物》时,针对彼得巧妙地说要将毛毯“剪成两半,一半给爷爷,另一半保存起来”,“一层毯子足够送走一个老头,省下一半,留着以后会用得着的”的这一做法,而设计一讨论题:假如你的身边也有类似于文章中不孝敬老人的事发生了,你将会用什么样的巧妙方法来改变结局呢?在学生深入地品评了彼得的委婉的巧妙的语言后,结合生活中发生的类似现象而思考,然后交流,那才是各有各的妙计,各有各的做法,不一而足。这样既品评了语言,把握了主题,同时又进行了良好的人文熏陶,增强了观察社会留心生活的意识。

评论型讨论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教材中的思想内容、写作方法进行评论。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评判能力。再如,在学完《孔已己》和《范进中举》两课之后,设计一讨论题:将这两个同是饱受封建科举制度摧残的“读书人”进行比较,分析出各自的性格缺陷和作者在这两个人物身上寄寓的感情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回头再处理两个人的性格特征,然后逐一进行对比,并加以归纳总结,就能够得出两人各自性格缺陷;通过比较,可以得出结论:鲁迅对孔已己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同情与批判参半,而吴敬梓是通过对范进的夸张丑化乃至变形来鞭挞科举制度。这样,学生对两部作品和两位文学大家都有了更深一层次的探究,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比较、归纳和甄别的能力。

运用讨论法进行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适时而用。并不是每一节课上的每一个问题都要来个大讨论的,过程中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是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就轻易解决的,是不用进行讨论的。讨论一般耗时过多,要抓住契机,适时而用。如果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那么时间一长,就容易流于形式,学生也会因厌倦而丧失讨论的激情。

(2)要用心设计。讨论问题的设计很有讲究,要根据一定的教学要求和目的,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正所谓把精力用在刀刃上。善于组织教学的老师,能抓住最关键的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以此为突破口带动整篇课文的学习。设计问题时还要注意把握难易程度,太简单了学生失去兴趣,太难的,学生无话可说或说出来的漫无边际,易冷场,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3)要注意引导。讨论不是瞎子放驴,既然有目的性和指向性,讨论过程中就少不了教师的适时点拨、规范和引导,让讨论沿着预设的轨道运行,才不至于因跑题而偏离重点,游离主题。那种无组织无计划,放任自流乱箭四射的讨论往往是热闹有余而收效甚微的。

(4)要总结评判。讨论结束后,教师还应对整个过程和结果作出评价和总结,肯定较为独到的见解,指出不足之处,让所有参与讨论的人都有所收获,这样才有助于讨论活动的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文集》

[2]《苏霍姆林斯基论教育》

[3]《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