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化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1

活动化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张艳芬

活动化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

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区西热学校张艳芬

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活动化”的教学策略,正被广大教师所关注。“活动化教学策略”是在教师的指导与组织下以学生主体参与、自主活动、积极探究、自我感悟为特点,以促进学生认知、情感、行为、个性等全面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教学形式。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关键在于:让思想品德课“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

一、确定活动化目标

首先,目标要有针对性。有成效的活动应有意识、有目的,设计目标必须正确了解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的真实内心以及行为表现,从而使教学目标更现实,更有针对性。

其次,目标要有发展性。即活动目标的提出应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为了使教学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至少应该确定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可能完成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学生还不能独立地解决任务,但在适当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摹仿,能够解决这些任务。”教师要使活动目标落在这两个水平之间的“最近发展区”,就如让学生跳起来能摘到果实。这样的目标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活化教学素材

活动化思想品德教学要求教师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灵活处理,适度调整,使教学素材更具生活化、时代性的特征。

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有教育作用。学生自己生活中的事例是思想品德活动化的极好素材,充实教材内容,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网络教室内组织交流读书体会,比一比读好书与读不良书籍的不同后果;学生推荐好书,说说理由;制作读书卡片等,知道读书应该讲究一定的方法;让学生上网阅读,这样,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由“纸上谈兵”走向“实弹演练”,学生就有了更多自主活动的机会,拓宽了学生选择好书的途径,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要善于抓住这些来自学生生活,反映学生道德需要、道德困惑,以及学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原本“纯而又纯”的书本教学“鲜活”起来。

活动化思想品德教学要注重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要求学生广泛搜集相关资料,认识有关知识;让每一位学生都动起手来。这些教法应该说都比在课堂上的空洞说教要有效得多,“后劲”更足,更利于学生认知、明理,并内化为行为。

活动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程度,还取决于主体对活动的自主程度。在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展多种活动,组织讨论、辩论、演讲、竞赛等,适当运用以小组为单位的研究性、探索性、实践性的学习模式,解决一些“德育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程度。

简历及通讯地址:

工作单位: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区西热学校

通讯地址:吉林省通化市二道江区教师新村5单元602室邮政编码:134002

收件人:张艳芬

联系电话:1360445560213894548715

邮箱:edjql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