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分析在规划与建筑方面的应用史艳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生态分析在规划与建筑方面的应用史艳妍

史艳妍

北京恒合悦兴置业有限公司北京100094

摘要:为了实现建筑、城市和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将生态分析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融入到城市规划以及建筑建设过程中。人类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大自然。为了提高环境质量和实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性,必须将生态分析应用到城市规划和建筑领域中去。

关键词:生态分析;规划;建筑设计

1导言

进入到新世纪,人类的生存环境处于不断恶化的态势下,水土流失、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持续发展,为了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类开始采取行动协调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在这种大环境下,生态建筑应运而生。

2建筑与生态技术之间的关系

传统的建筑模式不能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而且具有高耗能、高污染的缺点,将生态技术应用到建筑中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建筑中使用生态材料是推动建筑生态化的动力和物质基础。生态建材是多种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其产生和存在具有以下意义:①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②对居住者的身心健康大有裨益;③与环境相协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保护和改善环境的作用。生态建材性能优良,是建设生态建筑的必需品。

生态建材与生态技术是不可分离的统一体,生态建材的出现和发展离不开生态技术的进步,同时也对生态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生态建筑与生态建筑体系

当前环境形势和资源形势的不容乐观造成了生态建材和生态技术的大联合和大发展,生态建筑的建设和应用是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必经之路,是人类面临严峻危机时不得不使用的对策。

3.1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的出现是对其所依赖的建筑材料和技术领域的革新,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生态建筑的目的。不同于传统建筑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为人们提供居住空间,生态建筑更加注重将人与环境摆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融合了生态因素的生态建筑不仅要考虑到材料和结构的物质因素还要考虑历史、文脉等人文因素,除了涉及到生态建材和使用生态技术等物质需求,还包括结合地域特色、创造人文环境等精神需求。

3.2生态建筑体系

作为一种新型建筑体系,生态建筑体系主要以生态经济为基础、以生态技术为支撑、以生态环境为标志。生态建筑在观念上主张“设计必须追随环境”,在技术上减少污染,在目标上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综上所述,生态建筑必须充分考虑到材料、结构以及造型对环境产生的综合影响。

4做好生态设计的基本策略

4.1遵循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基本原则

生态设计不但要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提高建筑的使用效益作为重要目标,还应该认识到将人与自然进行和谐的统一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进行建筑设计以及施工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将环境中的某些要素引入到建筑设计中,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便应该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融入其中并且加以正确运用,始终遵循可持续发展以生态文明的原则。人类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并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的,而应该与自然和谐共处。

4.2遵循生态设计的基本程序,达到资源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建筑的整个过程要消耗很多资源,不但包括人力资源的消耗,还包括建筑材料等资源的消耗,因此在生态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全面考虑,以减少资源浪费。这就给建筑设计中生态设计流程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进行设计之初就应该对建筑建造到报废的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进行评估。

另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生态建筑与普通建筑的相同之处,即人类提供最佳品质的空间和环境。因此,生态建筑的设计不应该仅仅考虑节能和环保的要求,而忽视了满足人类基本需要这一更加重要的方面。如果过分的考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过分的强调生态文明建造出不适合人类使用的建筑无疑是对资源更大的浪费。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融入生态设计的过程中,要对全局进行考虑,做到弄清问题,获取全面信息,对信息进行科学的整合与加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方案,最后还应该经过多方评价和论证。这些过程缺一不可,是保证设计可以正常实施并且保证建筑物使用效益的重要步骤。

4.3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对于生态设计而言,其对于土地的利用也不可避免的成为一个关键问题,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土地资源呈现出越来越紧张的趋势,因此,生态建筑应该着眼于如何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构建更加科学与合理的空间体系。这就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实现因地制宜的问题。生态设计中我们应该经建筑物本身与环境达到高度的协调与统一,不但实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还要尽量的维持自然原貌。做到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因地制宜,使得建筑物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有机统一。

5生态分析与城市规划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经济、交通以及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但是由于大量人口迅速涌入城市,人们对资源的消耗大大增加,对环境的破坏力度也不断加大,城市的发展严重威胁着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5.1工业用地的布置

城市中的工业布置需要考虑诸多因素,风向、风速、季节以及地形都需要被考虑在内,排放有害气体的工业应该分散在不同的地段,为了减少污染范围,降低有害气体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应该设置必要的防护带。城市水源事关一个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必须做好切实的保护,绝对不能在城市水源的上游排放污物及工业废水,同时为了节约用水,实现水的重复利用,还可以根据水质的不同,将工厂串联起来。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废渣,在进行工业用地的布置时,应该分析废渣的成分,实现综合利用,尽量避免工业废渣对城市用地和水源造成污染,工业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噪音,在规划过程中应该将噪声过大的工业项目布置到远离居民居住区的地方,为了进一步降低噪音污染,还可以设置隔离绿化带,将噪声污染降到最低限度。

5.2生活居住用地的布置

在布置生活居住用地时,除了要防止工业污染外,还要做好居住用地的环境保护工作,道路交通以及工业生产都可能给居住用地带来噪声和烟尘问题。为了保护好居住地的环境,应该合理组织内部环境,按照居民生活的要求进行布置,使人们不但能够住得舒服还可以获取精神上的享受。

5.3城市园林绿地的布置

城市园林绿地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占据越来重要的位置,布置城市园林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其目的是做到城市的绿化与城市基本建设相结合。必须做好科学的规划工作,使园林绿地与自然环境相契合。在进行苗木选择时,应该结合本地的资源优势,使用能够适应本地环境和气候的树种,在保证适用性的同时确保景观的观赏性。在进行景观布局时,应该按照不同功能区和地形、地貌实现树种、花草树木和环境的完美搭配。城市园林绿地的建设目的视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绿地的布置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天人合一。增加绿化面积,建设城市森林,实现城市森林的综合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加绿化面积能够将新鲜空气导入到城市中,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具备高质量的森林环境是城市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础和要求。

6结论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在从自然界获取生活生产资料的同时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人们对于建筑设计的生态属性和人文内涵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追求设计品质的同时越来越重视提高生态环境品质。因此,我们应该积极致力于生态建筑的设计和应用,实现资源的节约、循环和再利用。

参考文献:

[1]谢静.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理论的应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12).

[2]聂丹.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江西建材,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