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与化瘀止痛方干预机制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子宫腺肌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与化瘀止痛方干预机制的研究

曹海燕

曹海燕(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兴仁镇卫生院中医科226371)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与化瘀止痛方的干预机制。方法: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是通过翻阅有关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型的文献,用统计学方法对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进行归纳总结。通过回顾我院子宫腺肌病55例:包括干预组内服化瘀止痛方的30例与对照组口服丹那唑的25例,对比有效率。结果:子宫腺肌病基本证型主要是血瘀,分气滞、气虚、寒凝、肾虚四型,还包括湿热内蕴、瘀热和痰瘀互结,共7种。化瘀止痛方的有效率对照组66.8%,干预组94%,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与理论基本一致,而化瘀止痛方对子宫腺肌病也有很好疗效,不良反应少且不易复发。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型分布化瘀止痛方干预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R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3-0071-02

近年来子宫腺肌病发病率较高,已经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运用中医药治疗疗效可靠,不良反应也小,我院自2001年以来采用化瘀止痛方治疗本病,效果令人满意。但目前对子宫腺肌病的中医疗法标准不够明确,证候分型种类繁多,不便掌握。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医疗实践,我们遵循循证医学的原则,系统检索并分析长达4年的相关文献,对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与化瘀止痛方的干预疗法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1.1.1中医证型分布通过CNKI输入“子宫腺肌病”与“中医药”等检索词进行检索,统计1995年—2006年12年间与中医证型分布关有的101篇文献,包括36篇辨证分型论治,其余为中医论治(基本方与专方)。

1.1.2化瘀止痛方将我院2001年初—2006年6月间接诊的55例子宫腺肌病病人分为干预组30例(年龄22—50岁,平均28.4岁)与对照组25例(年龄22—48岁,平均27.6岁)。两组病人均经过临床确诊,且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1.2方法

1.2.1中医证型分布(1)证型规范,根据《中医诊断学》等权威文献有关的证型名称与辨证部分,进行规范;(2)规律研究,包括统计证候频次、各证型出现的病例数与(专方或基本方)证型和治疗方法的转换三个方面;(3)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l0.0软件。

1.2.2化瘀止痛方干预组内服化瘀止痛方,基本成分:赤芍、制没药、五灵脂、三棱、莪术与制香附各10g,延胡索与当归各12g,丹参30g,川芎6g,血竭与生蒲黄各为3g、12g(布包)。若经少不孕配菟丝子、续断和淫羊藿,经多,则配茜草炭与花蕊石,经少、腹痛拒按则配小茴香与高良姜,乳房胀痛则配郁金和柴胡。内服一日一剂,分早晚两次,经期不服;对照组给药醋酸甲羟孕酮每日1次50mg。期间密切注意体征、包块及结节的变化,定期做B超等有关检查。两组治疗效果用x2:检验。

2结果

中医证型分布:(1)101篇文献记载的中医证型有差异,少则两型,多则七型,有37种证型。中医证型频次大于四的主要是血瘀,分气滞、气虚、寒凝、肾虚四型,还包括湿热内蕴、瘀热和痰瘀互结,共7种(表1);21篇辨证治疗文献包括1148例,除413例记载证型病例数不确定之外,其余均有确切的辨证治疗。病例数大于20的证型包括气滞、寒凝、气虚、肾虚血瘀四型,还有湿热内蕴、瘀热和痰瘀互结以及血瘀症(表2);专方或基本方治疗病例共4204例,频次大于200例分别使用活血、补肾、益气、清热和温经化瘀以及化瘀消症,化瘀消痰和清热祛湿8种治法(表3);观察表3可以看出,腺肌症主要采用活血、补肾、温经化瘀的治法,相应证候有气滞、肾虚、寒凝与气虚血瘀四型,痰瘀或瘀热互结,湿热内蕴,血瘀症瘕,共8型。

2.2化瘀止痛方

2.2.1疗效评估标准(1)痊愈:症状与包块消失,不孕者三年内怀孕或生产。(2)显效:症状明显减轻,包块变小,不孕者怀孕。(3)有效:症状有所减轻,包块不增大,停药三个月无恶化。(4)无效:症状变化不明显甚至恶化,局部变重。

2.2.2治疗效果干预组:7例痊愈(23.3%),9例显效(30%),13有效(43.3%),1例无效(3.33%),总有效率达96.6%。对照组:2例痊愈(8%),5例显效(20%),10例有效(40%),8例无效(22%),总有效率达68%。两组差异显著,P<0.05,总结如下:

一年后随访,干预组又怀孕3例。对照组又怀孕1例,干预组2例复发(8%),对照组8例复发(32%),两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文献整理时发现,关于辨证分型没有统一标准,文献中涉及的不同证型名称共37种。而辨证又直接影响着论治以及治疗效果。对子宫腺肌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的研究,能够为其理论与临床治疗提供有力基础,本研究内容是总结了文献中证型频率、病例数和专方治疗(以方测证),分析得出该病基本证型包括气滞、寒凝、肾虚及气虚血瘀四型,湿热内蕴,瘀热与痰瘀互结共7种。子宫腺肌病症状以进行性痛经为主。基本表现为不孕或者月经不调,在中医属痛症瘕与不孕。主要与病人经期、流产或剖宫产之后又由于外感内伤及手术过程中诸多问题引起冲任二脉收到损伤同时子宫功能发生异常等情况的发生,而引起经血循行、排外异常甚至逆行。“离经之血”留滞中医称之为瘀血,而不通则痛,形成症瘕。又因为病人腹痛部位固定,盆腔有包块,又出现舌质紫暗、瘀斑等体征。种种迹象在中医看来,子宫腺肌病的根本就是血瘀,所以在临床上证型大都是血瘀。治疗子宫腺肌病要以活血化瘀止痛为主。当归与川芎可调经养血,香附又能调经理气,赤芍与没药可化瘀止痛等等,总之,该方剂可理气活血,化瘀调经,消症祛痛。疗效显示,中药方剂对子宫腺肌病行之有效,不仅能够改善病人体证,毒副作用也小。治疗期间,需配合医嘱,饮食要合理。综上所述,对中医中药治疗子宫腺肌病前景广阔,但是又任重道远,还需要我们对其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丁爱娟,钱静,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文献分析[J],浙江中医杂志,2008,43(6)

[2]吴宁,李冬梅,于婷儿,郭艳芳,李潇,程航,刘敛,李秀霞,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证型与生殖状况的相关性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1(1)

[3]黄彩练,化瘀止痛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观察(附50例报告)[J],中国医疗前沿,2007,02(23)

[4]叶青,张宗英,刘庆燕,化瘀止痛胶囊合敷脐止痛散治疗子宫腺肌病痛经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09(18)

[5]叶青,艾白媛,活血消癥胶囊与化瘀止痛胶囊分期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2)

[6]KitawakiJ.Adenomyosis:thepathophysiologyofanoestrogen-dependentdisease[J].BestPractResClinObstetGynaecol,2006,20(4):493-502

[7]SammourA,PirwanyI,UsuburunA,etal.Correlationbetweenextentandspreadofadenomyosisandclinicalsymptoms[J].GynecolObstetInvest2008,54(4):213-216

表3专方治法、频数、病例频数与病例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