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四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4-14
/ 1

中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培养“四法”

刘红

刘红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第八中学733000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数学素养,拓宽学生思维,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求知,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兴趣是最活跃的因素。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构建师生互动平台,精心设疑,引导有法,包涵意趣,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融洽师生情感

师生情感是师生交往的基础和使学生对教学产生兴趣的关键。“亲其师,信其道。”心理学认为,热情会产生至少42.6%的持续效应,呈阶梯状递增。当学生喜欢一位教师,就会喜欢他的课,会“感到”他讲授的内容鲜活有趣,学习活动会更自觉积极。爱因斯坦说:“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注意激发调控学生的情绪,使其愉快地进入学习情境。教师在平时要多接触学生,了解学生的个性、思想、心态、爱好,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民主、动态、和谐的课堂气氛。课堂妙趣横生,学生的学才可能生动高效,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主导作用。这样学生才能喜欢这位教师,进而喜欢数学这门课程。如讲授完统计图后,笔者提出让学生回家自己测量身高,然后同学之间调查统计,并画出条形统计图,再结合条形统计图提出一个问题并作出解答。这个作业既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又巩固了所学新知,还锻炼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美国基本上所有的课堂都首先建立在师生平等、互信、相对自由的基础上,才可谈到数学课的内涵延伸,这一点很值得借鉴。

二、创设问题情境

利用一些数学问题的趣味性、探究未知性,创设一种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情境,能使学生的大脑处在最活跃的思维状态,且张弛有度,促使学生愉快地学习、敏锐地探索,从而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及基础知识,形成数学基础技能。如讲授相似三角形的应用时,设计问题:现有一幢很高的建筑物,怎样才能测出它的高呢?测出高,可以作为参数,写出调查报告,深入认识建筑物高低的数学依据以及蕴含的美学特性。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从人们的衣、食、住、行到现代高科技尖端技术,都与数学密切相关。而学生对于鲜活新颖的事物现象最感兴趣。课改后的教材,显著特点之一是注重数学的实用性,更贴近生活,更突出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提高应用能力。美是生活,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尽量联系实际,利用身边的案例,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数学走向生活、走向鲜活,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字运算和机理,让学生感到数学并不神秘、并不抽象,数学就在身边,体现数学的实用性、趣味性、直观性。如在教学“丰富的图形世界”时,让学生去观察周围的建筑、树木、楼塔、山峰等,找出所包含的几何图案及其组成规律,找出其中隐含的数学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离生活并不遥远。这样通过设疑引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使知识的接受由被动转化为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媒体辅助教学

信息密集时代的日益推进、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运用、多媒体及多功能课件的出现,给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以多媒体为核心的辅助教学的研究正在迅速走入课堂,数学教学需要计算机辅助,增添新的活力。实践证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计算机极强的交互性、直观性、高效性,使学生有了参与的机会,想像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兴趣。同时,现代媒体的运用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得到了一个最佳的扩展整合。如教学“四边形图形”,教师设计好课件,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展示各种图形极其变化,一系列图形内的形变与量变很直观形象,让学生对过去接触过的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有一种特殊的认识,可节省大量时间、材料、演示过程。教学“一次函数”,随着函数变化,图形也随之变化,比传统的演示法直观高效。因为多媒体图形的严密性,学生的空间数字感觉能力大大提高了。

四、培养能力为主

长期以来,不少数学课堂教学存在一个严重问题,只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注重传授、训练、突破解题技巧,忙于解决难题,而忽视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导致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萎缩,主观能动性受到抑制,违背了“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原则,使学生在“解题”上依赖性增强,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减低,导致畏“数”情绪,学习效率普遍降低,数学考试成绩也不理想,很多学生都感到数学学习吃力而不讨好,这也是长期以来学生对数学失去兴趣的重要原因。教师在教学中要避免“注入式”、“满堂灌”的教法,采取主动探索、合作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点拨、启发、诱发、调控,举一反三,揣摩拓展,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潜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数学思想,重视扩散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数学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综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又培养了独立研究、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经常有成功感,增加了愉悦感,在快乐中研究数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兴趣虽属于非智力因素,却是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因。一个教师充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鲜明的个性,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将会创造一个新的数学语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