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2-12
/ 2

《社区护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

靳晶许子华王慕兰姬栋岩

靳晶许子华王慕兰姬栋岩(通讯作者)

(内蒙古医科大学护理学院010059)

【摘要】本文从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及学时、社区护理实践基地建设、学生社区实践能力的培养及完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四方面论述了《社区护理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举措,并指出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了社区护士社区理论知识水平、社区护理工作能力及带教水平;提高了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社区护理学》课程的主动性及社区护理实践能力。

【关键词】社区护理实践教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2-0374-01

《社区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要求护生具有临床综合护理能力外,还要求护生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预见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等,很多高等院校开展《社区护理学》课程的时间不长,很多方面尚处于探索阶段,教学效果不尽如意,不利于今后学生走入社区卫生服务部门开展社区护理工作。我院从1998年开设《社区护理学》课程以来,不断进行实践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和效果,现将改革的情况阐述如下,以便和同行探讨,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

1明确实践教学目标,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及学时

通过该课程的实践教学,进一步巩固学生社区护理理念及理论知识,加强学生对社区人群进行“六位一体”的护理能力,培养学生对社区常见问题的判断和护理实践能力,为今后能胜任社区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改革后,开设《社区护理学》课程的学期增加了2周社区护理集中实践,共计64学时(社区中的健康教育16学时、社区健康档案建档8学时、家庭健康护理32学时、儿童计划免疫及预防接种8学时)。

2重视社区护理实践基地建设

随着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发展,社区护理服务的内容、领域不断扩展,对社区护理人才数量和质量的需求都不断提高,加强社区护理实践基地建设,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有别于临床实习的实践机会,加速社区护理人才的培养,还可使社区护士通过教学提升服务能力,有利于社区护理队伍的建设[2]。

2.1不断完善实践教学基地从2001年开始,在学院的支持和努力下,与我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实力较强的新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下设的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签订合作协议,将其作为我院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基地。为了能够更好的为学生提供社区护理实践机会,在现有实践基地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正积极努力与其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系,择优扩大实践教学基地。同时,计划在我院新建设的护理实验中心增设社区护理实验室,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2.2加强师资队伍培训为了很好的完成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及主动参与社区护理实践,我们注重带教老师的培养与选择,即我院从实践教学基地选拔医德医风良好、工作认真负责的业务骨干担任实践带教老师,并进行有计划的培训。(1)组织带教老师到我院的学生课堂听课,学习社区护理理论知识,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2)我院定期举行实践基地教学工作研讨会、带教工作经验交流会,我院教师与实践基地带教老师共同探讨提高教学与管理水平的途径与方法;(3)旁听院、校级两年一次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改善教学质量;(4)选派教师参加相关医学院校主办的培训班和学习班,学习先进的社区护理理念和经验,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3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社区护理是21世纪护理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目前高等护理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3]。我院采取如下举措,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社区实践能力。(1)成立了一支由学校、社区实践基地负责人和带教老师组成的社区护理实践管理小组,加强对实践教学全过程的管理与监控,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2)在实践课教学过程中,运用了讨论式教学法,即授课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增强现实感,让学生分组或独立进行案例分析,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集体讨论,然后选取一定的代表在课堂上汇报分析讨论的结果,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社区护理程序,解决社区护理问题的能力;(3)增加“早期接触社区”的观念,在授课前、中、后等不同阶段带领学生进入社区,参观社区人群的健康管理及护理内容,巩固社区护理理念;(4)在生产实习阶段,每2周安排2~3名学生深入各社区卫生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践学习,保证教师和学生比例合适,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培养,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要求学生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进行家庭访视,为社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协助老师进行社区人群健康水平评估,发现社区人群中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根据不同人群、不同健康的问题为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积极参与社区儿童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等护理工作。每个实践项目结束后,教师和同学共同讨论实习项目,并按要求完成一份实习报告,保证实践教学质量。

4完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

4.1改革考核方式改变了过去学生只凭一张实习鉴定表就完成了社区护理实习的考核方式,现在的实践成绩改为百分制(100%):(1)平时成绩(30%):主要根据学生生产实习中的表现,如出勤、态度等情况综合评定;(2)实践技能考核(40%):社区护理的基本操作技术和社区护理的常用工作方法。(3)实习报告(30%):每项实践项目的实习报告规范、合理性及准确性高。通过考核方式的改革,可以客观评价带教老师的带教效果及学生的社区护理实习效果。

4.2建立互动式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了互动式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包括教学目标、实践项目及态度、带教方法、实践过程及结果等几个方面,根据角色分工制定出三份评价标准,由教师、学生和社区居民三方面定期或不定期的相互评价,分析结果,以便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

5小结

通过实践教学改革,我院《社区护理学》课程于2012年5月荣获校级精品课程。我们通过不定期的教学评价、结果分析等,发现实践教学改革后,学生对社区护理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学习《社区护理学》课程的兴趣增加,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社区护理的实践能力提高,能够较熟练的完成社区护理实践操作,为今后从事社区护理工作奠定了基础;通过教学活动,带教老师进一步增强了教学、科研理念,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增加特色教学,提高社区护理教学及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卉,尚少梅.标准化病人对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启示[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3):202-204.

[2]陈萍,刘秀娜,罗羽,等.我校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2):97-98,105.

[3]苗秀欣,杨秀玲,尼宏莉.《社区护理》教学模式的探讨[J].护理研究,2006,20(8C):2242-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