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的个体化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痛经的个体化治疗

苏彩萍

(宁夏同心县第五小学宁夏吴忠751300)

【摘要】目的:分析痛经临床治疗特点和效果。方法:将本校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接受治疗的痛经女学生248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药物治疗等相关措施干预性的效果。结果:其中痊愈者为61例,154例出现好转,无效者为33例,总体有效率高达86.69%。结论:对于痛经治疗,采用药物干预、热敷和做好保暖措施可以很好的达到症状的治愈和改善。

【关键词】女学生;痛经;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5-0102-02

痛经在临床上表现为女性在经期前后或者经期过程中产生腹部和要不疼痛、下腹坠胀或者其他身体不适感,对个人的生活带来不舒适感的干扰。一般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主要指代生殖器官没有病变情况而产生的痛经;而继发性痛经刚好相反,指代的是生殖器出现病变所引发的痛经。原发性的痛经属于痉挛性质,在阴道出血前的数小时会发生,在经期的第一天达到疼痛高峰,持续的时长因人而异,一般在3天以内。疼痛的情况也分为痉挛轻微疼痛和剧烈的严重性疼痛。一般疼痛处于下腹部,会因此将疼痛放射到大腿或背部。在痛经发生时,甚至有人会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冷汗和头晕等情况。在未婚未育的年轻女性群体中,原发性痛经发生比例较高。在学校中,女学生原发性疼痛而导致的缺课也是一种容易发生的问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校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接受治疗的痛经女学生248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范围为12~14岁,平均年龄为13.6。患者的症状符合原发性痛经标准,其痛经的情况与月经时间相符,出现了下腹阵发性的痉挛疼痛,排除了盆腔和其他生殖器病变问题。患者临床表现有低血压、面色苍白、恶心呕吐、下腹胀痛、冒冷汗等。

1.2方法

1.2.1诊断标准痛经分为三级:轻、中、重度。轻度为月经来潮期间有下腹胀痛等不适,但是对学习生活没有明显的干扰影响;中度为痛经对学习生活造成明显影响;重度则为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冷汗、低血糖和头晕等情况,严重影响生活学习。

1.2.2治疗方法

1.2.2.1一般措施对产生痛经的学生做好健康宣教工作,介绍发病原因,解除其过分紧张的心理,舒缓情绪,提示日常生活注意事项,例如做好保暖、充分休息、局部热敷等。

1.2.2.2预防性干预治疗在首次治疗后要进行跟踪维护,当月经来潮前的2天左右时间,在尚未出现痛经症状时,根据患者情况给与针对性药物治疗,药物选用逍遥丸、当归丸、益母草膏、乌鸡白凤丸等中成药。丹桂可以有助于补血、调经止痛等;逍遥丸可以运用到有乳房胀痛、两胁作痛的血虚肝郁者;益母草膏主要针对患者经期较长、血运不畅通,经血暗,有淤血块的血瘀滞腹痛的人群;乌鸡白凤丸主要针对身体瘦弱、腰膝酸软、经期时间混乱、经血多、经期长的气血虚弱者,可以达到补气养血、调经等功效。

1.2.2.3药物止痛元胡止痛片为常用止痛药,一般口服2粒可以达到疼痛缓解功效,该药物味苦,性温。如果气血阻滞的患者要达到止痛、活血、利气的功效,可以使用延胡索伊苏、甲素、丑素等生物碱。可以达到有效的止痛效果,同时提升痛阀,合并具有镇静催眠、改善恶心呕吐,让肌肉得到松弛。如果疼痛严重,可以用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对子宫内膜的前列腺素合成起到抑制作用,从而减少宫缩幅度和频次。

1.2.2.4辅助治疗在患者产生痛经的时候,嘱咐其进行及时的热敷,或者热水泡脚,保证下腹和下肢的保暖。日常饮食方面少吃生冷辛辣食物,特别是经期期间,可以喝红糖姜水,服用含有丰富维生素B6、钾、钙、镁元素的食物。

1.3评估标准

治疗干预效果标准分为治愈、好转和无效。其中治愈标准为在首次治疗后经期的疼痛症状消除,同时在之后的半年内没有复发情况;好转标准为患者的疼痛得到了缓释或者消除,但是之后的半年内出现疼痛复发的情况;无效标准为经过治疗疼痛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有更严重的倾向。所有患者经过了半年的治疗与观察,从而得出调查数据。

2.结果

表1痛经时经过不同方式治疗缓释情况

如表2所示,其中痊愈者为61例,154例出现好转,无效者为33例,总体有效率高达86.69%。具体资料情况如表1和表2所示。

3.讨论

原发性疼痛与个人的年龄、经济条件和种族等没有关联性,引发其发生的原因不确定,但是可以确定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与前列腺素的活跃性有关[1]。一般痛经者体内的前列腺素的比例高于正常情况者。在我国中医理论中,痛经会因为身体受寒而引发或加剧,有寒滞、气虚、血滞等。其中个人精神状态也是导致痛经的重要因素,精神压力导致个人情绪焦虑和紧张,特别是处于青春期的女学生,内分泌系统未发育成熟,容易受到环境干扰,从而导致内分泌失调甚至痛经加剧。

在痛经治疗时,运用心理舒缓、局部热敷为治疗首选,如果没有改善再运用药物干预治疗。药物选用要取材方便,同时不良反应少的中成药物为主,临床上治疗效果较好。对于痛经治疗要及时了解痛经性质和原因,而后才能进行正确的干预治疗。其中原发性痛经主要以预防为主要治疗干预手段。加强女性对于痛经的认识和预防,调整好生活习惯,坚持适度锻炼,睡眠保证充足,同时助于防寒保暖,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有痛经者,可以做好提前预防性的药物调理,减少宫缩加剧,减轻疼痛;饮食方面要做好忌口。一般在生活调整情况和预防治疗中可以得到有效的临床效果[2-3]。

本研究案例中,通过卧床保暖和心理安慰达到疼痛缓释者达到36人,占比14.51%,通过局部热敷达到缓释效果者为111例,占比44.76%;通过药物治疗干预者为101例,占比为40.73%。其中轻度患者为119例,占比47.98%,中度患者为94例,占比37.90%;重度患者为35例,占比14.11%。其中痊愈者为61例,154例出现好转,无效者为33例,总体有效率高达86.69%。由此可以表明,临床上对于痛经的治疗有效性高,特别是疼痛前的预防性治疗,对疼痛的发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参考文献】

[1]杨继红,陈英,胡佳贞.中学女生外周血前列腺素与原发性痛经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8):1042-1043.

[2]白石,袁丽江.芬必得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8):144-146.

[3]秦月萍.尼美舒利加痛经宝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1(8):178-180.

作者简介:苏彩萍(1968-),女,回族,本科,宁夏同心人,工作单位:宁夏同心县第五小学,妇科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