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菌种对小儿听力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菌种对小儿听力影响研究

张素华王洪通黄会金梅文芳吴琳琳

张素华王洪通黄会金梅文芳吴琳琳

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江西九江332000)

【摘要】目的研究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菌种对小儿听力影响。方法230例(280耳)患者取耳内分泌物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待耳内炎症消退后做听力筛查,记录0.5、1、2、4KHz频率的平均听阈值,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组87例,绿脓杆菌组84例,变形杆菌组61例,克雷伯杆菌组48例,将180例单耳者的健耳作为对照组进行相关比较。结果慢性化脓性中耳炎280耳和正常耳听力损失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菌种感染的中耳炎听力损失程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不同菌种感染者所致的听力下降无差异。

【关键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感染菌种听阈

[中图分类号]R76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1)12-18-02

临床上早已发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致患者听力下降。对于不同菌群感染所致的听力下降之间的差异性未做过研究。现将我院2010年—2011年收治的230例(280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细菌培养结果和听力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收集2010年2月—2011年9月,在我院确诊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资料完整的患者230例(280耳)。男136例,女94例,年龄6个月—14岁,平均3岁8个月。单耳病变180例,双耳病变50例;病程6—8周,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组87例,绿脓杆菌组84例,变形杆菌组61例,克雷伯杆菌组48例,分别简称为患病A、B、C、D组,180例单耳患者的键耳为对照组。

1.2入选标准:进入本临床观察的所有对象均符合以下条件:

1.2.14年龄6个月—14岁;

1.2.2无耳毒性药物的用药史;

1.2.3近2周未用抗生素;

1.2.4无家族耳聋史;

1.2.5排除鼻部及咽部疾患;

1.2.6既往听力正常.

1.3研究方法:采集患耳深部粘脓及时送检,进行细菌培养,有细菌生长者,使用法国梅里埃VITEK-32全自动细菌鉴定和药敏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然后对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加局部清洗,药敏结果出来后改用敏感药物,待干耳及鼓室粘膜炎症消退后测试听力,采用丹麦生产的PediatricFreeFieldAudiometerModelPA2听力仪,不配合或测试结果难判断的使用美国Nizolli公司生产的Sprit诱发电位仪,4岁以上采用丹麦MADSENDItera纯音听力计,记录0.5、1、2、4KHz的听力阈值,计算dBHL数。将180例单耳患者的健耳作为对照组,同样记录听力阈值。

1.4统计方法:

1.4.1使用SPSS11.5软件。

1.4.2t检验:分别比较不同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在0.5、1、2、4kHz4个不同频率的听力损失的程度是否存在差异。

1.4.3t检验:分别比较不同菌种感染的患者在0.5、1、2、4KHz4个频率之间是否存在差异。2结果

对照组和患病各组频率听阈值,经统计学方法t检验结果见表。结果对照组与患病各组间相比较均P<0.01,差异有显著性,说明患病各组的听阈值要比正常人偏高。患病A组和患病B组相比较P>0.05,患病B组和患病C组相比较P>0.05,患病C组和患病D组相比较P>0.05,患病B组和患病D组相比较P>0.05,患病A组和患病C组相比较P>0.05,患病A组和患病D组相比较P>0.05,患病各组之间的听阈值不因感染的菌种不同而有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引起的听力下降与感染的细菌释放的细菌毒素有关。当急性炎症期间,圆窗膜有充血、肿胀及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圆窗膜的正常结构被破坏,对细菌毒素的通透性增加,从而细菌毒素进入内耳损伤毛细胞[1],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听阈提高。慢性期,圆窗膜增厚,大量的纤维组织形成,其通透性下降[2],影响氧由中耳腔向耳蜗扩散使毛细胞缺氧而进一步功能减退。本组病例观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听阈和正常人听阈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不同菌种感染之间的听阈相比较差别不大(P>0.05),且听力随频率的增高而下降明显。其中以4KHz的听阈最高,其次2KHz、0.5KHz、1KHz。

4结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听力下降不因感染的菌种不同而有明显的影响,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外毒素,绿脓、变形和克雷伯杆菌产生内毒素,表明细菌的内外毒素对内耳的毛细胞损伤程度无差异性。而听力减退的程度受病程长短,鼓膜穿孔大小及位置等因素有关[3],因此对反复发生的中耳炎应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对患儿实行个体化治疗,尽早控制炎症,促进鼓膜愈合,减少聋哑儿童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任田英,白秦生.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圆窗膜对内毒素通透性的研究.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86;21:116

[2]江敏.中耳炎与感音神经性聋—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综述)。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1992;16:343

[3]阎承先.小儿耳鼻咽喉科学。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