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标本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陈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1-11
/ 2

三种标本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陈建

陈建

陈建

(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五人民医院检验科401329)

【摘要】目的通过用不同标本(静脉血、末梢全血、预稀释末梢血)进行血细胞检测所得结果的分析,探讨其检测结果的差异性及相关性。方法随机对100例我院门诊健康体检人员自愿者,同时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用希森美康SYSmex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常规,将三组数据进行重复性实验和比对试验,经统计学分析,比对静脉血、末梢全血、预稀释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静脉血和末梢全血比较只有红细胞压积HCT,P<0.05有差异,而静脉血与预稀释末梢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比较,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红细胞压积HCT五项指标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血细胞分析应以静脉血为主,标本采集确有困难时应尽量用末梢全血,应对引起末梢血结果的诸多因素引起重视。

【关键词】静脉血末梢全血预稀释末梢血血常规

【中图分类号】R446.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1-0155-01

血液常规检验不仅是诊断各种血液病的主要依据,而且对其他系统的诊断和鉴别也可提供许多重要的信息,是临床检验最重要的检验项目之一,因此做好血液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近来随着检验设备的更新,自动血球仪在临床已经普及,那么这两种血源之间的检测结果有何差异一直为人们所关注[1]。现在就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标本采集,即标本选择这项进行分析,对我院100例门诊健康体检自愿者抽取静脉血、末梢全血、预稀释末梢血三种标本进行血细胞分析,将8项指标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试剂SYSmex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仪器配套试剂,稀释液EPK批号为G2583,溶血剂FB批号为R2028,溶血剂FFD-4DL批号为R2053,染色液FFS批号为A2085,血红蛋白检测试剂SLS批号为A1038.质控液为天津美德太平洋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进行测试。

1.2样本来源随机抽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5月来我院健康体检的自愿者100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50例,年龄20-50岁,平均年龄40岁。

1.3采血方法严格按照静脉采血操作规程,采用国产的定量真空采血管抽取静脉血1.5ml,颠倒混匀3次;按照末梢采血方法进行手指采血20μl注入180ml加有稀释液EPK的硅化朔料管中充分混匀,另取100μl末梢血注入盛有EDTA-K2粉末的子弹头中充分混匀。

1.4检测方法对仪器进行日常维护,做室内质控,然后按日常操作对静脉血、末梢全血、预稀释末梢血三种标本进行检测,注意做预稀释测定时一定要点击稀释倍数10倍后确认结果,标本检测均在采血后0.5-1小时内完成。

1.5统计学方法本组检测的数据经SPSS软件13.0版本处理,计量单位用-X±S表示,期间采用t检验,以p<0.05为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用静脉血(A组)和末梢全血(B组)进行血常规检测的项目中,HCT存在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用静脉血(A组)与预稀释末梢血(C组)进行血常规检测的项目中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红细胞压积HCT五项指标均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静脉血和末梢全血标本血常规八项检测结果比较(x±s)n=100

3讨论

本次统计发现静脉血与末梢全血血常规检测相比HCT结果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血与预稀释末梢血标本做血常规检测相比,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红细胞压积HCT五项指标均有极其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血常规检验主要用于辅助病情诊断,是临床最常见最基本的血液检验工作,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其检验指标对于病症判断和诊治越来越重要[2]。其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患者的诊断意义重大。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成熟,血细胞分析仪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得到较大提高,经科学实验与临床实践证明应用血液分析仪可显著提高临床检验的质量及效率,静脉采集抗凝血受到越来越多医生的认可[3-4].但由于患者的习惯更容易接受采末梢血(即扎手指尖),并且基层医院由于观念和设备的原因常常采集末梢血[5]。另外还有一部分特殊病人,如肿瘤病人、烧伤病人、婴幼儿等静脉采集标本比较困难,故末梢血采集法也一直使用。但是末梢血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采集末梢血用微量吸管吸血时,增加了人为因素,误差几率加大,反之,静脉血采用的是真空管,抗凝剂和血液的量是一定的,人为因素较小[6]。二是末梢血的采集过程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较大,诸如在采血时的不当穿刺,挤压严重,组织液的挤入,混合不均匀等,都会影响检测的结果。尤其是对血小板的影响更大,混匀不及时等,均会影响血常规的结果[7]。实验证明[8],使用末梢血在血细胞分析仪上进行检验,有较多的影响因素。三是抗凝剂的种类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国际化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推荐临床采用EDTA-K进行抗凝的处理。四是静脉真空管采集避免了血液和抗凝剂之间的比例不易掌握。

4结论

综上所述,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项目,选择静脉血检测更为理想,静脉血与末梢全血对血常规检测结果影响不大,但用末梢血做血常规较难控制质量,部分指标不及静脉血准确,不利于标本保存和复检。在静脉标本采集确有困难时,应尽量选用末梢全血,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科学的数据。

参考文献

[1]李顺义.血细胞形态学漏诊分析与对策[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0,28(9):140-141.

[2]张春兰;血液常规检查的影响因素分析[J];吉林医学;2011年09.

[3]李晶,静脉血与末梢血在血常规检测中的结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6):1008-1009.

[4]黎长证,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分析[J],医药前沿,2011.1(13):25.

[5]刘键.抗凝剂对血小板及其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9,10(8):64-65.

[6]陈俊,朱红青,陈如昌,等.末梢血和静脉血Coulter-JT血细胞计数仪检测结果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09,17(1):24.

[7]徐惠泉,张秀峰.婴幼儿采集动脉血做血常规检查的可行性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杂志,2008,20(8):667.

[8]俞胜琴.血液标本采集后放置时间对血常规测定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2(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