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神经症患者的就医模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农村神经症患者的就医模式

张景玉

张景玉(开封市第五人民医院河南开封475003)

【中图分类号】R74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7-0399-01

【摘要】目的从事精神科多年,接诊很多从综合医院转来的病人,花去了大量的钱财和精力,现总结神经症患者的就医模式,希望这些病人能专病到专科治疗。方法从2009年5月—2011年5月接诊的120例神经症患者的就医模式进行统计分析结论扩大对神经症的宣传,走进基层和农村,早发现早治疗,节省开支。

【关键词】农村神经症患者就医模式

神经症是包括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病理和预后颇不一致的一大类精神疾病,主要表现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癔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无器质性病变基础。本人在市级医院从事精神科多年,主要接触大量来自农村的患者,他们多次长期辗转于综合医院,使患者和家属备受煎熬,深有感触。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从2009年5月—2011年5月,接诊神经症患者120例,年龄在15—70之间,其中男性48例,女性72例。文盲6例,小学35例,初中41例,高中28例,大、中专10例。年龄在15-25岁16例,在25-35岁22例,35-45岁34例,45-55岁33例,55-70岁15例。神经衰弱12例,抑郁性神经症23例,焦虑症21例,癔症41例,躯体形式障碍11例,强迫症5例,恐怖症7例。

1.2诊断标准和排除标准其疾病的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排除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和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1.3方法询问120例患者的一般情况,自设调查表,详细询问年龄、文化程度、症状特点、就诊经过及疗效,整合资料统计分析。

2结果

本资料显示女性比率(占60%)高于男性(40%),文化程度以小学、初中居多,发病年龄在35-55岁的中年人有67例(占55.8%)。躯体化症状为主诉就诊的占70%,以精神症状为主诉的占30%。120例患者中仅有27例(22.5%)就诊心身疾病科或精神卫生专科,其中15例(占12.5%)到我院心身疾病科或心理咨询门诊就诊,12例(占10%)患者经乡或县精神卫生专科治疗后转来。23例(占19.16%)烧香拜佛,用迷信方法求治。70例(占58.3%)的患者他们最初在村卫生所或私人诊所就诊,经服药或输液未好转,然后才到县市级或省级综合医院,辗转多家医院,分别就诊于消化科、呼吸内科、心血管科、中医科等,进行各种身体检查,甚至重复检查。有3例经120救护车送入医院经急诊处理,给予心电监护、吸氧等治疗;在综合医院住院治疗者达26例。120例患者经门诊或住院治疗,疾病得到有效的控制,总有效率达91%。

3讨论

本资料显示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发病以中年人居多,与有关报道[1]相似,但到专科医院就诊的比率(27/120)却明显高于此文献(5/64);求神拜佛的占19.16%,说明迷信思想在农村神经症患者中还占有一定的位置;58.3%的人有求治心理,但不能对自己的病情有正确的判断,走了弯路,浪费了大量钱财,甚至花费上万元之多,延误了病情,使患者和家属备受煎熬。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许多,国家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实施,患者的就医条件有一定的改善,就诊依从性有所提高,但补偿的比例有限。总结神经症多种就医模式的原因,主要有:(1)由于神经症大多属于慢性病,仍改变不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特点。(2)由于千百年来对精神疾病的歧视,把精神病人称为疯子,把精神病院称为疯人院,有病后不愿到专科医院就诊,有羞耻感;(3)本病以中年人居多,患者及家属对内心情感的忽略,扩大了躯体化不适,症状以躯体化不适为主诉,病后乱投医;(4)部分患者求助于宗教迷信,延误甚至加重了病情。

针对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加强基层农村的精神卫生宣传,在村卫生所、县乡医院设心理卫生科,对基层医务工作人员进行精神卫生知识的培训,开展或扩大联络精神医学,深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可以使神经症患者尽早对症治疗,节省开支,减轻痛苦。

参考文献

[1]刘铁榜,杨德森.从流行学特征及患者应医现状看当前农村神经症的防治策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