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 2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蔡敏付慧平(河南省荥阳市人民医院儿科河南荥阳4

【中图分类号】R68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4-0109-02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又称小儿类风湿病,我科自1999年~2007年底住院治疗44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44例,男28侧,女l6侧,男女比为l.75,年龄9个月~12岁,7岁~l2岁最多,为24例,有家族史2例。所有病例均有不114程度发热,低热l8例,持续高热l3例,间歇热13例。有淡红色丘疹,位于躯干、四肢、面部及手掌部。关节受累33例,其中单关节受累2例,累及2个~4个关节者ll例,累及4个关节以上20例,主要表现为关节痛(24例)、肿胀(17例)和变形(10例),常受累关节为膝(23例)、踝(19例)、腕(14例)、指(13例)、肘(10例)、趾(5例)等。心前区有杂音7例,心电图异常12例,心肌损害2例。实验室检查:红蛋白降低38例,白细胞总数高于10×109/L者31例,中性粒细胞高于50%者42例,血沉增快44例,类风湿因子阳性8/38例,抗核抗体阳性2/15例,粘蛋白增高19/24例,血浆总蛋白下降4/18例,Y球蛋白增高10/18例,血浆免疫球蛋白查27例,IgA增高4例,IgG增高8例,IgM增高5例,补体C3增高l0例,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者22/23例。外周血T细胞亚群查14例,经与35例同年龄正常对照组比较见0KT8正常6例,增高2例,降低6例;0KT4正常l3例,降低l例;0KT8正常2例,增高9例,降低3例;OKT4/OKT8。正常3例,增高2例,降低9例。X线摄片24例见骨质普遍疏松l0例,关节肿胀4例,关节面不规则2例,无改变者8例。入院时诊断本病24例,其他有发热待诊7例、风湿热5例、肝脾大待诊8例、败血症2例、胶原系统病2例、贫血l例。

2治疗及结果

随机分为3组:l组强的松1mg/(kg·d)21例,7天内退热者11例,关节肿痛好转时间7天内2/10例,l组强的松lmg/(kg·d)+消炎痛2mg/(kg·d)8例,7天内退热6例,关节肿痛7天内好转者4/8例;Ⅲ组阿斯匹林(60~100)mg/(kg·d)+消炎痛2mg/(kg·d)15例,7天内退热者11例,关节肿痛7天内好转者ll/15例。以上结果分别经秩和检验,以Ⅲ组疗效最好,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l)。

3讨论

本病原因不明,有学者认为可能与遗传有关,并经组织相容抗原(HLA)检查证实许多类似疾患与HLA—A,HLA—B的特定类型有关[1]。本组有家族史者2例,因多数患者血清中可出现一种自身免疫抗体,故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有人发现本病患者多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如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增高,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本组病例亦有IgA、IgG、IgM和补体C3增高现象与沈公印[2]报告相似。有报告活动期OKT3、0KT4、OKT8、OKT4/OKT8明显降低[3,4],本组病例中虽OKT4基本正常,但0KT8增高,故0KT4/OKT8仍降低9例占64.2%,与沈氏报告之61.4%相似,说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本组类风湿因予阳性者8/38例,占21%,较沈氏报告13.2%为高[2],但较潘氏的29.4%为低[3],本文抗核抗体阳性2/15例,占13.3%,与Boone的报告15%相似[8],较潘氏报告的53.6%为低[3]。本组44例,占同期住院病人的0.28%,较国外为低[5](1959年~l962年美国为3.2%;l961年英国男性2.1%,女性5.1%),原因不明,可能与民族、地理环境有关。本组病例男多予女,与以往文献报告不符,但与山东[5]、河南[6]、甘肃[7]及北京儿童医院报告相同,可能与民族特点有关。由于病因复杂、症状多变,临床诊断常有困难,本文44例中入院时诊断本病的只有24例,误诊率为45%,故应提高警惕,并与易混淆的疾病如风湿热、结核性关节炎、13血病、败血症等加以鉴别。从本组病例看,单用强的松治疗效果不理想,用强的松+消炎痛或消炎痛+阿斯匹林效果较好,退热及关节红肿消退时间均较短。阿斯匹林的抗炎机制是在细胞内过氧化阶段,阻断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阻止酶的水解作用和阻止类风湿因子的合成。消炎痛能稳定溶酶体,抑制溶酶体酶的活性及阻断前列腺素的合成。强的松主要通过免疫抑制作用,抑制组织增生,稳定溶酶体酶及抑制过氧化物的释放,而发挥治疗作用,但由于副作用大,长期应用受到限制,当强的松与阿斯匹林或消炎痛联合应用时,有协同作用,可增强疗效,减少复发。

参考文献

[1]张风山,于松主编.结缔组织病.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82:282~285.

[2]沈公印.临床儿科杂志,l989'7(2):94.

[3]潘春莹.临床儿科杂志,1990,8(1):33.

[4]曲政海,程佩萱,史珂.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4,9(2):72.

[5]马沛然,山东医药,l985;8;16.

[6]王蕴誊.中原医刊,991,2;24.

[7]张芝欣,商履勋,逯志超.临床儿科科杂志,l987,5(1):30.

[8]BoorJE.PediatricclinicsofnorthAmerica,1974;2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