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曲康唑联合特比奈芬乳膏治疗手癣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4-14
/ 2

伊曲康唑联合特比奈芬乳膏治疗手癣临床疗效观察

张爱梅张红艳

张爱梅张红艳(江苏省阜宁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阜宁224400)

【摘要】目的:评价口服伊曲康唑联合外用特比奈芬乳膏治疗手癣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法:将80例入选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伊曲康唑每日200㎎,连用2周;联合外用特比奈芬乳膏,每日2-3次,连用2周。对照组外用特比奈芬乳膏每日2-3次,连用4周,分别与治疗2、4、8、24周进行随访。结果:治疗组治疗结束后有效率为84.62%对照组治疗结束后有效率为54.05%两组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伊曲康唑联合特比奈芬乳膏外用治疗手癣疗效佳,不良反应小,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手癣;特比奈芬乳膏;伊曲康唑

【中图分类号】R69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0-0209-02

手癣是一常见的浅部真菌病,也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俗称“鹅掌风”。由于以往多采用外用药,疗程长,患者依从性差,治愈率低,复发率高,而使大多数患者认为是不易治愈的病。近年来我们采用联合治疗的方案,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1病例选择:入选标准: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真菌镜检及培养阳性,确诊为手癣者;年龄18~60岁;男女不限;能配合治疗者。

1.1.2排除标准:对所用药物过敏者;肝肾功能不全者或有系统性疾病和糖尿病及精神病患者;长期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一个月内系统或局部应用过抗真菌药;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伴有甲癣者。

1.1.3剔除标准:放弃参加观察者;因不良反应被迫停药者或依从性差不能按时复诊者。

1.1.4一般资料:在2007年2月-2008年2月,共入选80例均来自我门诊部,男47例,女33例,其中体力劳动者58例,脑力劳动者22例;单纯合并足癣22例、股癣8例、体癣4例,同时合并足股癣28例、体足癣6例、体股癣7例、体足股癣5例。8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34.6岁(21~58),平均病程92.8个月(2月~34年)。对照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36.6岁(18~60),平均病程76.8个月(1月~37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上无显著差异,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在疗前、疗后进行肝肾功能检查。

1.2治疗方法:治疗组:口服伊曲康唑胶囊(美扶,由天津力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200㎎,1次/d,中餐后立即口服,共服用2周;同时外用特比奈芬乳膏(山东齐鲁制药厂生产),2-3次/d,连用2周。对照组:外用特比奈芬乳膏,2-3次/d,连用4周。

1.3观察指标:治疗开始后2、4、8、24周分别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价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症状和体征评价包括红斑、丘疱疹、鳞屑、皲裂和瘙痒等症状,按4级评分法进行评分,即0为无,1为轻度,2为中度,3为重度,其结果由专人观察、记录。两组在疗程结束后的第2、4、8周分别进行临床症状、体征、不良反应、复发率观察。

1.4疗效评价:临床疗效评价:按痊愈、显效、进步、无效四级标准判定。疗效评价(临床症状和体征全部消退);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退≥60%);进步(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退20~59%);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退<20%)

真菌学疗效评价:按清除、未清除二级标准评价:清除(真菌镜检和培养阴性)未清除(真菌镜检和/或培养阳性)。

综合疗效评价:对临床和真菌学疗效进行综合判断,按痊愈、显效、进步、无效四级标准判定。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退,真菌镜检和培养均阴性);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退≥60%,真菌镜检和培养均阴性);进步(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退20~59%,真菌镜检和/或培养阳性);无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消退<20%,或继续加重,真菌镜检和/或培养阳性)。痊愈率与显效率合为有效率。

1.5安全性评价:对治疗组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肝肾功能检查。每次随访时均询问病人有无不适。因不良反应退出者,不计入疗效观察统计,但计入不良反应发生率。

2结果

入选的80例手癣患者,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剔除治疗组1例、对照组3例,可进行评价的分别为39例与37例。

2.1疗效评价,见表1。

临床疗效:第2周、第4周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第8周、第24周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疗效上有显著差异P<0.05。

真菌学疗效:第2周、第4周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真菌清除率无显著差异,第8周、第24周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真菌清除率上有显著差异P<0.05。

综合疗效:第2周、第4周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真菌清除率无显著差异,第8周、第24周治疗组与对照组在真菌清除率上有显著差异P<0.05。

表1两组临床和真菌学疗效比较(例,%)

.

2.2依从性评价:口服药患者在疗程、费用、不良反应方面都能接受,治疗组有1例因不按时复诊而被剔除。在外用药的过程中,治疗组有12例(30.77%)认为2周给自己带来不便,对照组有26例(70.27%)认为4周给自己带来不便,对照组有1例中途放弃治疗。

2.3安全性评价:治疗组有2例(5%)在疗程结束后检查肝酶轻度的增高,但未出现临床症状,停药1周后正常。对照组有2例因用药局部出现瘙痒、烧灼刺痛感而放弃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与对照组都为5%。

2.4复发率评价:疗程观察结束后治疗组有1例(2.56%),对照组有8例(21.62%),两组复发率有显著差异。

3讨论

目前治疗手癣的方法主要有局部治疗、系统治疗和二者联合治疗。局部治疗虽然安全性高、费用低,但用药时间较长,大部分患者不容易坚持,且因做事往往保留时间短吸收少疗效不显著而放弃治疗。同时手足癣还常是体股癣的传染源,又因局部的特殊解剖学特点,很容易再次感染,从跟本上治疗意义重大,而患者的依从性对治疗成功与否关系很大。[1]口服药药物随血液分布到体表各个病灶部位,不会遗漏病灶,疗程短,用药方便、患者依从性较高、复发率低等优点,尤其我们采用二者联合治疗更体现了症状控制快、易于治愈,不受职业及外用药次数的影响,该疗法对于那些工作繁忙、生活节奏快及手工劳动者是治愈的有效方法。从我们观察的病例可以看出:用药2、4周时,治疗组疗效高与对照组,但二者统计学无显著差异,用药第8、24周时,治疗组疗效在不断上升两组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这表明口服伊曲康唑后,药物在体内有较长的持续效应,从表中可以看出,在8周综合疗效的有效率达到最高,为87.18%。

伊曲康唑与特比奈芬都是常用的抗真菌药,二者均作用在真菌细胞膜的组成成分麦角固醇的合成通路上,但作用位点不同,特比奈芬能抑制角鲨烯环氧化酶,导致麦角固醇的合成减少,角鲨烯堆积又可导致细胞膜的破坏,致细胞死亡;伊曲康唑与细胞色素P450合成酶结合,抑制该酶的催化活性,从而抑制麦角固醇的生成。[2]两种药都导致麦角固醇的合成减少,所以二者联合应用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总之,局部和系统联合治疗方案,在缩短疗程、减少费用、提高依从性和疗效、降低复发率等方面有优势,尤其适用于反复发作、依从性差者,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维达,李岷.皮肤癣菌病的诊疗.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35:416

[2]赵辨主编.临床皮肤病学.南京:江苏科学出版社.2002,12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