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地黄中毒的临床救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洋地黄中毒的临床救治分析

张莉莎

(哈尔滨市急救中心道理第二分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016)

【摘要】目的:探讨洋地黄中毒的临床救治关键及治疗方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洋地黄中毒患者20例临床救治的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基本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结论:立即停用洋地黄类药物,加速体内洋地黄类药物的排泄,补充钾、镁盐,治疗心律失常等。

【关键词】洋地黄中毒;救治关键;治疗方案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9-0038-02

患者对洋地黄的需要量和耐受量差异很大,严重心力衰竭患者,洋地黄类药物的治疗量和中毒剂量相接近,故常可引起中毒。心力衰竭加重的体征或各种心律失常,原有心房颤动的患者心室率变得缓慢而规则,或原有的窦性心律出现心律不齐,有代偿间歇。急救时应立即停用洋地黄类药物,补充电解质,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利尿剂等治疗[1]。现对2014年1月~2016年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洋地黄中毒患者10例临床救治的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洋地黄中毒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2~60岁,平均年龄34岁。风湿性心脏病患者5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2例,冠心动脉硬化性心脏病2例,肺心病冠心病患者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例,甲亢性心脏病3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性心衰竭2例。

1.2实验室检查

胃洗出液及尿液中可以证明毒物。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洋地黄浓度。尿糖阳性,丙酮阳性;血沉增快,白细胞增多,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1.3治疗方案

1.3.1清除毒物误服大量片剂者,立即催吐;继之,用活性炭混悬液洗胃,然后用硫酸钠或20%甘露醇导泻。昏迷病人禁止催吐。

1.3.2纠正心律失常首先要停用洋地黄和利尿剂,识别和处理可能增加洋地黄毒性的情况,低血钾、缺氧、心肌缺血、低血容量及肾功能损害。如无致命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发生于舒张早期的多源性室性早搏即R-on-T)或心律失常未引起心肌缺血、低血压或使心力衰竭加重,一般只需停用洋地黄和利尿剂以及密切观察患者[2]。若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引起严重的血液动力学异常或有心室颤动的危险,则除有高血钾或严重肾功能损害外,应静脉滴注钾盐10~20mmol/h(不能推注),通常结予50~100mmol/L的氯化钾溶液(溶于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中),以0.25~0.35mmol/L速度缓慢滴注。如果病情不太急,则可口服钾剂,在4~6小时内剂量不要超过80mmol,有上述静脉补钾禁忌证者也属例外。如果补钾无效或者不能使用的话,最有效的药物是苯妥英钠或心得安(或其同类药物),此外奎尼丁和利多卡因可作备用。常用剂量为:苯妥英钠3~5mg/kg静脉注射;心得安0.5~2mg,以0.5mg/min的速度静脉注射,1~2小时后可重复给药:葡萄糖酸奎尼丁0.8g加入500ml葡萄糖溶液,以1ml/min的速度静脉滴注;利多卡因,在l~5分钟由静脉注射lmg/kg,以后静脉滴注0.5~2mg/min。当静脉滴注钾盐时,应该连续监测心电情况和测定血钾。停止静脉滴注钾盐后,开始口服。在房室传导阻滞时,补钾不那么急需,静脉补钾应相当谨慎。

1.3.3临时起搏如果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伴缓慢的心室率,特别是伴加速的交界性心动过速,应当在用抑制逸搏起搏点的药物前安装临时心内膜起搏器,以避免心室暂停和阿-斯综合征发作。

1.3.4电复律对于可能由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异位心律,无论房性或者室性,电复律必须非常谨慎。洋地黄可增加心肌对电击的易感性,从而促成心室颤动。如果心律失常威胁生命,而且前述药物无效[3]。则心房起搏以便超速抑制异位兴奋灶可能是首选的方法。

1.3.5DIFAB现已能用D1FAB治疗威胁生命的地高辛或洋地黄毒甙中毒。剂量根据体内洋地黄积蓄量而定。通过一膜性过滤器在30分钟内静脉注入。每瓶含DIFAB40mg,能结合0.6mg地高辛。危急者可用20瓶(800mg),但应参照有关计算表计算。一般来说,若地高辛浓度超过10ng/ml,或健康成人服用10mg地高辛或儿童服用4mg,均应使用DIFAB。

1.3.6对症治疗及支持疗法:预防和救治循环衰竭和严重并发症:如阿-斯综合征。若发生心动过缓或完全房室传导阻滞时,可于皮下注射阿托品1~2mg,或行人工心脏起搏。加强对基础心脏病的治疗和护理,尽快纠治心力衰竭。劝慰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防止长期卧床者发生褥疮。

2.结果

2.1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心电图显示心律失常完全消失。显效:心电图显示心律失常明显减少。有效:心电图显示心律失常略减少,但时常出现。无效:治疗前后心律失常基本无变化。

2.2救治结果

经治疗基本治愈6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

3.讨论

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并存或先后出现,如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改变如过早搏动、二联律或三联律、阵发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各级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和心室静止是最严重的心律失常,可直接危及生命。一旦诊断,立即停用洋地黄,必要时停用利尿剂。轻度毒性反应,如胃肠道、神经系统、视觉症状、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和偶发室性期前收缩等,停药后可自行缓解。误服时间不久,中毒严重者立即以1:2000高锰酸钾溶液,或浓茶水洗胃,以鞣酸蛋白3~5g沉淀洋地黄,灌服导泻剂。烦躁不安时给予镇静剂。病情危重、抗心律失常无效时,可考虑施行食管心房调搏术,或安装临时起搏器,应用超速抑制或通过程序刺激法多能控制心律失常。

做好洋地黄的中毒的预防工作,在用药前了解低血钾、缺氧等影响洋地黄半减期的因素和血浓度,并予以相应处理;参照临床情况,给予最小的有效维持量;在洋地黄化期间,每天给药前仔细观察有否洋地黄中毒的早期表现:除紧急情况外,应避免快速洋地黄化和快速利尿治疗;除非静脉给药指征很明确,选用口服制剂而不用静脉制剂。

【参考文献】

[1]吕修滨.镁盐治疗洋地黄中毒性心律失常22例临床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6(3):588-588

[2]吕艳芝,张淑华,王秀平.57例洋地黄致中毒性心律失常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0(6):68-68

[3]梁玲.洋地黄中毒致心律失常30例临床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10,24(3):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