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若干问题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1-21
/ 2

关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若干问题探究

郎丽华

郎丽华(吉林省红石林业局吉林桦甸市132400)

中图分类号:H310.9文献标识码:A

摘要:进入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同时进行必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保障,这也是新历史时期提出的课题,本文集中从享受、发展观、人生观、道德观几方面加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

党中央明确指出:我国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跟上时代的发展,紧紧围绕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从新世纪变化了的历史环境和小康社会的现实特点出发,密切关注制约人们全面发展的各种现实问题,从而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这是时代向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提出的一个全新的历史性课题,需要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认真加以研究和探讨。

首先,要教育和引导人们树立进步的人生观。

信仰是人生的需要,更是小康社会所必不可少的。信仰是有重要的人生价值的,在人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简单地说,信仰的人生价值就是赋予人生以意义。一个有坚定的真诚的人生信仰的人,会感到人生是有意义有价值的;而没有人生信仰或失去了人生信仰的人,会感到人生空虚,从而对人生有无意义发生疑问。长期在没有理想和信仰、没有目标和追求的状态下生活,生活本身就会变成苦役。所以,一些曾经为失去信仰而欢呼的人也会逐渐感到对信仰的渴望。总之,信仰为人们提供一种世界观,使人的思想具有最大的确定性和稳定性;信仰还能为人们提供一个最高的价值观念,并作为规范人们全部人生活动和行为的基本框架,把人们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统一起来。

当前,各种打着信仰旗号的形形色色的东西还在一定范围内广泛存在,它们各自抢夺自己的信仰地盘,拉起自己的小圈子,甚至暗地里建立自己的信仰团体;一些低级的信仰现象也盛行起来,各种封建迷信、现代迷信广泛流行;尤其是青少年中对歌星影星以及体育明星的崇拜,现代人对神灵和金钱的崇拜等等。在这种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要注意把信仰教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防止脱离生活、空洞说教而造成人们的逆反心理。要注意把信仰教育与法纪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把信仰建设纳入法制的轨道。要注意扩大信仰教育的群众性和广泛性,特别是要注意把信仰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结合起来,引导人们认清确立正确的信仰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从而为小康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其次,要教育和引导人们确立起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道德观。

道德不仅是小康社会的重要建设内容,而且也是小康社会的重要衡量标准。小康社会不只是经济生活达到了富足的程度,而且也是道德生活达到了相应的水平。随着小康社会的建立,整个社会的利益关系以及人们的价值观将发生新的变化,社会道德生活也将呈现出更为复杂的情形:一方面,人们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空前增强;另一方面,在对待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上,更明显地向个人利益倾斜。同时,日益滋长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严重腐蚀着人们的心灵,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正经受着严重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给如何把握和坚持当代中国的道德价值导向,带来了严峻的排战。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当前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中,许多道德问题依然在困惑着我们,如:人们比以往更加重视个人,而对他人和社会有所忽略;利益成为人们行动的最直接的动力,而道德在人们行动中的作用有所下降;社会传统中的许多美德日益淡化,个人欲望的满足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目标;无私奉献在一定范围内已经被无偿服务所替代,忘我精神正在被个人中心主义所侵蚀;人们对幸福的理解与过去大不相同,经济利益的实现正成为幸福的绝对尺度;人们对成功也有了新的理解,获得最大的利益被看作是最大的成功。还有诚信、公正这些本不该成为问题的问题却严重制约了社会的发展,假冒伪劣商品、坑蒙拐骗的欺诈行为,正肆无忌惮、铺天盖地出现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金钱成为人们疯狂追求的对象,社会物欲横流、拜金主义泛滥,资本主义早期的丑恶行为已经达到了使人见怪不怪的程度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腐败现象已经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级权力机构之中,正成为小康社会道德建设昀最大障碍。这些问题如不能有效地解决,建设小康社会也只能成为空想。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建设小康社会最艰难的就是道德问题。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视这一现实,把道德教育作为小康社会建设的一个永恒主题突出起来,使人们充分认识道德建设的紧迫性、艰巨性和长期性,在全社会大力推行全方位的道德教育,积极倡导正义与良心,弘扬诚信与友爱,教育和引导人们都来积极关注和建设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全面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各项要求。

再次,要教育和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随着小康社会的到来,思想政治教育要特别关注人的全面发展问题,这不只是一个简单提法问题,更准确地说,这是一个转变指导思想问题,变革思想观念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着眼于人的发展,这在指导思想上突出的是人,特别突出人的发展,这与原来以“完成任务”、“解决问题”为主旨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同的。其实,思想政治教育着眼于人的发展,这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党性原则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党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不同的。在革命战争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只能落实到动员广大人民群众推翻剥削阶级的反动统治,实现人民的翻身解放上。在和平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只能落实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上。而在小康社会,社会历史条件变了,人民群众富裕了,生活好了,生存的需要得到了稳定的满足,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享受与发展的需求提到了突出位置,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适时把注意力转移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来。要通过教育和引导,使人们懂得:只有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才能正确认识发展的本质,把握人的发展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可持续性,从而确保实现马克思所期望的发展,即人的一切属性充分、自由、和谐、统一的发展。

最后,要教育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享受观。

在小康社会中,人们不再停留在温饱水平上,享受生活和寻求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现实社会生活的主流。思想政治教育要着眼于小康社会的这一客观历史现实,从关注人们的现实生活出发,教育和引导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享受观。一是教育和引导人们把享受同享乐主义区别开来,坚持享受与劳动相结合,反对享乐主义。使人们懂得:在人类的历史上,劳动不仅创造了人类本身,而且还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在劳动中享受劳动成果,并且不断创造新的劳动成果。人类不仅享受着劳动创造出的物质资料,也在自己的劳动中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二是教育和引导人们把享受与物质享受区别开来,坚持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相结合,反对低级趣味的享受观。使人们懂得: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是享受的两个基本方面。物质享受是精神享受的基础,精神享受是物质享受的升华。物质享受决定精神享受,精神享受又反过来规定了物质享受的性质和内容,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统一。三是教育和引导人们把享受同一己享受区别开来,坚持个人享受与他人幸福、国家富足相结合,反对极端个人主义。使人们懂得:社会是人的集合,人是社会的人,超越社会的抽象的人是不存在的。每个人、每一代人来到这个社会,就遇到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人们在历史提供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基础上进行生活和享受,个人享受发展只有通过社会发展才能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