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心电图异常128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2

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心电图异常128例临床分析

曾丽萍

曾丽萍

(新疆尼勒克县人民医院功能科8357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心电图异常的临床特点,以及其相关性,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思路。方法:将我院128例因急性脑血管病入院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给予不同的临床干预后,分别描记其心电图变化,分析其结果并做出统计学判断。结果:结合其各自心电图改变分析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心电图结果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入院查心电图时其异常率高,提示脑源性心肌损伤,并随着脑血管的恢复而恢复。且临床上给予营养心肌、抗心率失常治疗后能有效的改善心脏状况。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异常相关性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3-0121-02

急性脑血管疾病(acutecerebrovasculardisease,ACVD)是指由于各种脑血管破裂、栓塞等所引起的脑部病变。脑卒中(stroke)则是指血管畸形起病、在各种内外因素的促使下迅速出现局限性或者弥漫性脑部功能缺失征象的脑血管性临床事件。脑血管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疾病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大约可使460万人死亡,其中1/3发生在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其余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患病和死亡者主要在65岁以上的人群。而且,国内外有关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心电图异常的案例报道屡见不鲜,其具体情况与患者的预后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明确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心电图异常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其相关性,特将我院神经内科因急性脑血管入院的128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收集其一般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史、月经史、婚育史以及辅助检查资料和病理记录,记录治疗效果并观察各自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8例均为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心电图异常的患者,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年龄在38~86岁年龄段内,平均61岁,男76例,女52例。其中脑梗死52例(男30例,女22例),脑出血36例,脑梗死并脑出血9例,脑栓塞6例,脑叶病变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基础疾病:糖尿病14例,高血压病76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20例,糖尿病14例,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13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1例,风心病并二尖瓣狭窄3例,风心病并高血压1例。入院心电图检查提示心电图异常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速13例、窦性心动过缓14例、房性早搏9例、室性早搏15例、心房纤颤12例、室性心动过速24例、束支传导阻滞18例;②ST段下移16例,Q-T间期延长3例,T波低平25例,双相倒置9例,U波明显2例;③酷似心肌梗死的心电图25例;不少患者心电图提示常合并两种及两种以上情况。根据来诊的先后顺序,将128名就诊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AXVD诊断标准符合各类血管疾病诊断标准。

1.2检查方法

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合格的同一心电图医师运用同一台心电图仪器操作,分别记录每位患者治疗后3天、7天、20天以后的心电图情况,心电图诊断标准参照临床心电图学。

1.3治疗方法

实验组:所有ACVD患者无论是出血性疾病还是缺血性脑部疾病,均给与甘露醇降颅压、控制血压、小牛血清蛋白等营养脑细胞及对症治疗,另结合其心电图情况,针对其心血管系统症状酌情给予营养心肌、抗心律失常等药物治疗;对照组仅针对其脑部症状给予甘露醇降颅压、控制血压、小牛血清蛋白等营养脑细胞及对症治疗。

2.结果

实验组的64例患者心电图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且运用SPSS8.0统计软件对两组实验结果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发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情况见表1

表1实验组与对照组心电图异常治疗后恢复时间比较

组别N心电图恢复时间(d)心电图恢复(%)

实验组641-3天50%

4-7天45%

8-20天4%

未恢复1%

对照组641-3天20%

4-7天25%

8-20天25%

未恢复30%

实验组与对照组心电图恢复时间进行统计学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急性脑血管疾病作为神经内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其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并且患者入院时查心电图易合并心电图异常,提示脑源性心肌损伤,并随着脑血管的恢复而恢复。且临床上给予针对性强心、扩管以及抗心率失常治疗后能有效的改善心脏状况。

4.讨论

急性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常发的老年病之一,其与心血管方面的疾病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比如,动脉粥样硬化症、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等不仅可导致急性脑血管疾病,也可导致心血管疾病,从而出现心电图的异常。那么,究竟是心脑血管疾病同时存在的还是由急性脑血管疾病引起机体各项指标发生暂时的变化,并且随着脑血管疾病病情的好转而好转,这一直是各界学者探寻的问题。那么,从以上统计学分析来看,后者结论显然更合理一些。急性脑血管患者体内确实存在着与之相关的心源性损害,究其原因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中枢神经受损后通过神经体液机制影响心脏正常复极顺序复极时间延长,致心电图出现ST-T改变和Q-T间期延长。神经体液调节作用紊乱,使体内儿茶酚胺、肾上腺素水平升高,进一步引起冠状动脉痉挛,血压升高、心率增快,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损害,引起心功能改变及心律失常。2)脑对心脏活动调节作用紊乱:心脏活动受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而支配心脏的自主神经中枢位于丘脑、脑干及边缘系统。急性脑血管病时,脑循环障碍、缺氧、脑水肿以及血性脑脊液直接刺激下丘脑或使丘脑下部继发性水肿、移位、缺血性软化等,使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紊乱。3)体液因素:急性脑血管病时,早期由于脱水剂应用和进食困难等,可产生血容量不足,血液流变学改变致电解质紊乱而出现T波及(或)u波改变,Q-T间期延长,ST段压低,甚至严重心律失常。

5.结语

总之,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生后,可引起神经-体液因素的改变,心血管亦可受到影响,轻则心悸、心动过速,重则心律失常或心肌梗死,危及生命,这些情况大部分可通过心电图表现出来。因此,这就提醒我们:临床上若收治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一定要动态监测其心电图变化情况,一旦发现相对严重的心电图改变,需行必要的心脏检查,并做出针对性的治疗。这样才能积极预防和处理一些并发症,降低脑血管患者死亡率,提高脑血管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其康复。

参考文献

[1]曲方,宋福林,张广生,等.82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合并心血管病变的尸检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2002,4(3)B176-178.

[2]沈玉玲.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心血管疾病85例心电图及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9(16):170.

[3]刘杰斌,刘晓华.急性脑血管病合并心血管病心电图异常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1(14):2741-2742.

[4]腾受带.急性脑血管病心电图变化临床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7):1090-1091.

[5]刘宁,于华,代嘉虹,等.急性脑血管病类型与心电图变化的相关性研究.实用心电学杂志,2006,1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