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的中医命名与分类刍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肿瘤的中医命名与分类刍议

张珩叶炯周迪杨炳奎

张珩叶炯周迪杨炳奎(指导)(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201800)

【中图分类号】R2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6-0391-02

【摘要】对中医药学文献中关于肿瘤的中医命名与分类作详细论述。

【关键词】肿瘤命名

中医药学文献中关于肿瘤命名与分类的内容记载甚多,并往往以肿瘤病灶的形状、患者的症状和病因等加以命名、分类。对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的区别,亦有较为详细的论述。现整理、刍议如下,以飨同道。

1以肿瘤病灶形状命名与分类

1.1乳岩(乳石痈、石奶、番花石榴发)由古文献记述中可见,“乳岩”相当于西医中乳腺癌的范畴。

1.2茧唇《医宗金鉴·茧唇》曰:“初起如豆粒,渐长若蚕茧,坚硬疼痛,妨碍饮食……若溃后如翻花,时津血水者属逆……”以上描述了唇癌的主要症状。

1.3失荣(失营、脱营、恶核)古代文献记述的失荣症,可见于某些恶性肿瘤,如恶性淋巴瘤以及喉癌、腮腺癌等。

1.4瘕(肠蕈、石瘕)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说:“凡癥坚之起多以渐生,如有卒觉便牢大,自难治也,腹中癥有结节,便害饮食,转羸瘦。”可见本病主要是指腹部的肿瘤,而石瘕则与妇科的卵巢肿瘤、子宫肌瘤及宫颈癌等的体征和症状很相似。

1.5脏毒(痔菌、翻花痔疮、锁肛痔)通过金·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的描述可知脏毒症状与现代医学中肛门部位的癌症、直肠癌等有相似的临床表现。

1.6阴菌(阴蕈、阴茄、失合症、阴中息肉、崩中漏下、带下病)通过《千金要方》描述可知阴菌症状与子宫、宫颈、阴道及外阴部恶性肿瘤比较接近,其中也包括部分良性肿瘤。

1.7脂瘤(粉瘤)“此瘤色若粉红,多生于耳前项后,亦有生于下颌者,由痰气凝结而成”。此描述与脂肪瘤和纤维瘤相似。

1.8瘿瘤古籍所记载的瘿瘤范围较广,涉及面宽,与现代医学中的淋巴结转移癌、淋巴肉瘤等近似,有的则可能为良性疾病。

1.9舌菌(舌疳、舌岩、瘰疬风、莲花风)清·沈善谦《喉科心法》道:“莲花风,又名舌菌风,生于大舌中间。初起红肿如豆,渐大如菌,腐烂无皮,若成莲花形、鸡冠形、口流臭津,或患上出血不止者不治。”这段描述符合现在舌癌的体征,所以说舌菌是属于舌癌的范畴。

1.10牙菌(口菌、牙岩、牙蕈)清·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口菌)多生在牙龈肉上,隆起形如菌,或如木耳,紫黑色。”这些描述与牙龈癌及牙龈黑色素瘤相似。

1.11耳蕈(耳痔、耳菌、耳挺)清·赵濂《医门补要》指出:“耳痔或先干痒有日,继而痒痛异常。初生小红肉,逐渐塞满窍内,甚至脱出耳外,时流臭血水,名曰耳痔。”可见耳蕈是指外耳道的肿瘤。

1.12喉瘤(喉疳、喉岩、锁喉疮、破头症、开花疔、喉蕈、单松果症、双松果症)清·张善吾《喉舌备要》中说:“(双松果症)症发于喉镜内,左右俱有,形如松果样,先起三五白点、黄点,后凑成一个。未开花者可治,已开花者切勿就医。”这里所指的是咽部的乳头状瘤、纤维瘤、血管瘤之类。

1.13翻花疮(反花疮、石疔、石疽、黑疔)古人描述的翻花疮等与皮肤癌、癌性溃疡、黑色素细胞瘤极为相似。

1.14肾岩翻花(翻花下疳、外肾岩、翻花下疳)邹岳《外科真诠》说:“肾岩翻花,玉茎崩溃,溃岩不堪,脓血淋漓,形如翻花。”上述症状的描述类似现代医学中阴茎癌,但也可能包括少数良性疾患。

2以病因和症状命名、分类

2.1噎膈(膈噎、膈证、噎食)古代文献中所说的噎膈症状与食管癌或食管末端的贲门癌的症状相类似。

2.2反胃《金匮要略》在描述“反胃”症状时说:“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古医籍中的反胃与胃癌所致的幽门梗阻相仿。

2.3肺积《难经》说:“肺之积,名曰息贲,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寒热,喘咳,发肺痈。”以上所述与肺癌淋巴管转移而引起的腋下及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的体征颇为相似。

2.4伏梁《素问·腹中论》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病名曰伏梁……裹大脓血,居肠胃之外,不可治……”。以上的记述,指的是消化系统肿瘤中的上腹部腹块体征。

2.5积聚《难经·五十五难》曰:“气之所积名曰积,气之所聚名曰聚,故积者五脏之所生,聚者六腑之所成也。”古文所说的各种积聚实际上包括了腹内胃、肠、肝及胰等良性和恶性的肿瘤。

2.6鼻渊(鼻痔、脑漏、鼻息肉、控脑砂)时世瑞的《洞天奥旨》对其形状做了详细的描述:“鼻息者,生于鼻孔之内,其形塞满窍门而艰于取息,故名曰鼻息也。鼻痔者,亦生于鼻内,略小于鼻息,状如樱桃、枸杞。”这些描述与鼻咽部肿瘤有共同之处。

2.7胎瘤(红丝瘤)《医宗金鉴》说:“此证……发无痛处,由小渐大,婴儿落草,或一二岁之间患之。瘤皮色红,中含血丝,亦有自破者。”这里所说的胎瘤相当于现在的小儿血管瘤。

2.8痰核《医宗金鉴》说:“痰核者,心脾痰涎郁热。”这段记录包括了淋巴癌、癌肿淋巴转移灶、淋巴结核、淋巴结炎症等。

2.9骨疽中医药学文献中记载的“骨疽”包括了现代医学中的骨肉瘤、骨母细胞瘤等病症。

2.10其他在中医的古文献中还有疣、息肉、痰包等病名的记载,不再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