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疗效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疗效评价

刘艺

(河北省军区石家庄第十八离职干部休养所门诊部副主任医师050001)

摘要: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接收确诊患有冠心病需要进行治疗的104名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52名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的52名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三个月后的疗效差异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治疗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冠心病;不良反应;治疗效果

前言

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之一,且好发于老年群体[1]。发病后若不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容易导致患者发生心肌血氧缺失、坏死等,会对其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针对冠心病,临床多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有研究指出[2],瑞舒伐他汀的治疗效果要好于其他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效果,因此为探析瑞舒伐他汀在冠心病中的具体治疗效果价值,本次研究抽取了我院104名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进行分组治疗研究,具体报道可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接收确诊患有冠心病需要进行治疗的104名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52名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的52名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为49名和3名;年龄60岁至81岁不等,平均(76.75±5.88)岁。观察组男女患者分别为48名和4名;年龄61岁至80岁不等,平均(76.69±5.91)岁。两组患者在最近半年均为接受过调脂治疗,其基本病例信息无明显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均进行常规的基础药物治疗,主要包括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抑制剂以及硝酸酯类等等。之后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生产企业:浙江新东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33127;药品规格:10mg*14片/盒)进行治疗,每天口服20mg,一天口服一次,需要连服三个月。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生产企业: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240;药品规格:5mg*14片/盒)进行治疗,每天口服10mg,一天口服一次,需要连服三个月。

1.3观察指标

①通过《高脂血症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对两组患者治疗三个月之后的疗效进行评估。显效:总胆固醇下降幅度在20%-40%之间;有效:总胆固醇下降幅度在10%-20%之间;无效:无上述情况发生。总有效率=显效人数和有效人数之和&pide;总人数×100%。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l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百分比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则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情况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8.08%,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6.54%,差异显著(P<0.05),如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三个月后的疗效对比[(n)%]

2.2不良反应情况

对照组发生便秘和腹痛的患者各3名,发生消化不良的患者有2名,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实验组仅有1名患者发生便秘,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6,P=0.02)。

3讨论

冠心病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在治疗上主要以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发展为主,需要对患者进行长期规范化用药治疗[2]。瑞舒伐他汀以及阿托伐他汀都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两种治疗药物,阿托伐他汀属于常用的还原酶抑制剂之一,对血脂水平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有效预防各种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3]。瑞舒伐他汀属于当下临床中一种新型的选择性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在冠心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对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显著的降低作用[3]。近几年,有学者指出[4],瑞舒伐他汀在调节血脂水平,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方面,其效果要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通过本次对我院104名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研究后,结果显示,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52名对照组患者,其治疗有效率为86.54%,而采用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的52名观察组患者,其治疗有效率为98.0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这和研究[4]基本一致。除此之外,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显著高于实验组患者(P<0.05),说明瑞舒伐他汀在冠心病的治疗中,能够在更大程度上降低各种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具有更高的治疗安全性。郭晋元[5]在对87名冠心病患者的研究中,对患者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发现瑞舒伐他汀的治疗安全性要显著高于阿托伐他汀,和本次研究结果相符,足以说明,瑞舒伐他汀在冠心病治疗中,存在显著的治疗价值。

综上所述,在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相比于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更高,更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延斌.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8(3):44-45.

[2]郑荣果,张慧阁,刘士欣.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J].医学信息,2016,29(13):348-349.

[3]徐显民.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养生保健指南,2016(19):10-10.

[4]冯伟.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今日健康,2016,15(4):21-21.

[5]郭晋元.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9):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