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文潜入心育人细无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1

随文潜入心育人细无声

董建富

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273300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语文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学科,许多课文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如何充分挖掘这方面的素材,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思想教育,这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并付诸实施的课题。

那么,如何让孩子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巧妙地渗透品德教育,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修身正行的目的呢?

一、创设情境,入境生情,渗透德育教育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情境教学愈加显现出它情感教育的优势,成为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催化剂。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对有效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显得尤为重要。

在阅读教学中,由于有些课文的德育因素并不明显易见,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由于学生入不了“境”,所以不容易理解和接受。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细心研读、精心挖掘,用各种方法创设一种符合文本的情境,使学生似亲眼所见,如亲身所历,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做到入境悟情,进而提高认识,陶冶心灵。

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地方描述的情景很难再现,教学时教师要精心准备,创设情境。例如在教学《青山处处埋忠骨》时,可创设如下情境:课前,将两盆郁郁葱葱的万年青置放在讲台一角,片片白花点缀其间,大屏幕上播放着电视剧《毛岸英》中的感人画面。教师身着灰色西装,神情悲哀庄重,用深沉的语调讲述毛岸英生平事迹,这一切把对毛岸英那种沉痛哀悼的感情、庄严肃穆的气氛渲染得淋漓尽致,在这种氛围中,同学们会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毛泽东在失去爱子后所表现出的博大胸襟,对毛主席的崇敬、爱戴之情油然而生。使学生在情感的体验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由动情到晓理,情感不知不觉地得到了升华,做到了教学与德育的统一。

二、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学科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的辩证统一。阅读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熏陶,是通过优秀作品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学生产生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新语文教材中文本的选择更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更充分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的有个性的体验和感悟,同时也更清楚地把时代和社会所倡导、尊崇的价值观贯穿其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领悟课文的思想内容,在领会思想内容的基础上渗透情感熏陶,强化它的德育功能,达到以德育情的目的。

朱熹指出:“读书好比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其味了。”学习课文时,应使学生学好语言文字,了解字、词、句的含义,以教材内容助教。在阅读教学中,抓住富有表现力的词,品位遣词造句的精当,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体验其真情实感,达到智育与德育的自然融合。

三、利用典型形象感染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品德基础的建立不是靠长篇大论的说教,而是用榜样的砖块一天一天铺砌起来的。古今中外,不少爱国爱民的英雄人物、革命先烈前赴后继、视死如归,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诗篇,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我国古代、近代在政治、军事、文化上做出贡献的人物更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道德榜样,他们身上凝聚着的深厚的爱国之情、至死不渝的报国之志。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教材。

如:不计个人恩怨,一心维护国家利益的蔺相如;一心为民,鞠躬尽瘁的周总理;临死不忘“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的陆游……这些人物身上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不朽的。这些课文,可在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领悟人物的高尚情操,从中汲取力量,受到感染。

教师要借助这些典型形象,做学生的指路明灯,细化生活中的日常行为,明辨是非美丑,使德育渗透卓有成效。

四、在指导朗读中,渗透德育教育

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将课文中的形象读得有声有色、有血有肉,这不仅有利于他们体验祖国文学的音韵美,加深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的品味,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美好的心灵和高尚的情操。

如学习《有的人》一文,就需要教师在讲课之前先向学生介绍一下当时的写作背景,让学生认识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精神,对鲁迅先生产生崇敬之情。在文中,作者有意识地在陈述的语句中,较多地运用了祈使、感叹的语气,表达了赞美、崇敬等感情内容,字里行间洋溢着对鲁迅先生的歌颂以及对与他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批判。

通过指导朗读,感悟和理解文中人物形象,将其中起着榜样作用的人生观、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渗透给学生。

总之,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只要教师选好切入点,合理运用教材,独辟蹊径,随时都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润物细无声地渗入学生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