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安全应急管理保障电力安全生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05
/ 2

加强安全应急管理保障电力安全生产

万玥

国网江苏省高邮市供电公司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225600

摘要:电力企业安全应急管理实际上就是电力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对各类安全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对电能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多。电力企业只有加强安全应急管理,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用电需求,提高电力企业的社会地位和竞争力。本文主要就电力安全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能进一步提高电力安全生产水平。

关键词:电力生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问题;对策

如今,人们对电力企业安全生产问题的关注程度不断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保障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发展的根本。对此,电力企业必须加强安全应急管理,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制定安全应急管理方案,提高安全应急管理水平和能力。但是,从电力企业安全应急管理现状可以看出,企业安全应急管理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电力企业必须详细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采取调整对策,实现有效管理。

1电力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的关系

安全生产向来倍受电力企业重视,是电力生产工作中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电网规模越来越大,对供电质量及过程中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确保电力生产安全是电力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之一。在电力生产过程中,规范、有效的管理可以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而且在安全事故发生的第一时间及时、有效的进行应急处理,能降低事故影响的严重程度,尽快恢复电力供应,为电力生产安全提供保障。所以,应急管理对于电力安全生产是极为重要的,它是电力生产安全的保障之一,也是降低安全事故影响严重程度的有效手段。

2应急管理在电力安全生产工作中的优势

电力企业推行应急管理,即是现代企业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也是减少事故频发、提高安全管控水平的有效举措。推行应急管理的优势在于:一是,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体现全员管安全、全员保安全的人本思想,形成企业安全、人人有责的强大合力,有利于企业的安全基础创建;二是,在紧急时刻减少企业的管理层次和中间环节,缩短管理半径,避免逐级报送、反馈的繁琐环节,利于安全管控;三是,改变平时的管理层次多而管理幅度小的垂直管理模式,上下级之间信息传递的渠道缩短,提高工作效率。

3电力安全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3.1应急资源管理粗放

应急资源是对各种事故进行应急处理的基础,然而大部分电力企业在对电力事故进行处理的时,由于应急资源管理比较粗放,应急力量较为分散,导致各种应急物质分散放置、没有准确归类、有的设施设备不能及时领取、急抢修人员管理不到位等现象普遍存在,最终增加了应急抢修难度大,影响电力事故的抢修。

3.2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差

应急预案是应急工作的主要依据,是企业根据日常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问题而制定出来的问题处理方法。随着电力企业的各种生产设备、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产生的故障问题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应急预案应要根据电力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就实际情况而言,有的电力企业在制定应急预案的时候没有及时更新,对应急预案的可靠性、可操作性考虑较少,导致很多应急预案无法起到相应作用。

3.3电力生产的相关基础数据不完善

电力安全应急管理是一个全面管理过程,在管理过程中必须要根据电力生产运营中产生的数据来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案,如当出现故障的时,技术人员必须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故障进行报告,并记录下来,但由于记录规范和标准的不统一,导致记录的数据版本较多,给电力线缆、电力设备的日常维护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加之很多的电力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已经老化,企业也没有及时进行更新,从而最终影响电力事故的应急处理。

4强化电力安全应急管理的策略

电力安全应急管理包括几个部分,第一,能够对电力生产的状态进行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警;第二,当故障和灾害发生时应立即启动应急指挥工作,并将事故信息传播出去,让群众知晓,充分做好舆情管控和引导,为电力事故抢修做好准备;第三,积极做好消防应急处理工作。

4.1完善电力应急管理体系

在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对电力生产故障的应急管理组织体系进行完善,对现有的各种应急资源进行整合,并将其纳入到统一化的应急管理职能部门中,统一对应急救援队员、应急物资进行管理,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安排人员进行电力事故抢修,对电力故障进行修复,及时恢复用电。同时,为了提高电力抢修水平,要对电力企业各个部门在应急处理过程中的职能进行明确,每个部门要相互配合,在应急指挥中心的指导下对事故进行处理。

4.2创建保障体系

有关应急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必须借助于三个标准保障,分别是考核评价体系、组织体系以及目标体系。在这当中,目标体系有利于实现应急管理的最终目的;组织体系可以明确各个部门以及人员的职责。在应急管理工作执行阶段,不但要提高相关人员管理意识,提升管理工作的质量,还要将严格的标准落实到工作当中,结合考核内容,展开定量以及定性分析,以此创建考核体系。

4.3创建应急管理工作体制

通常情况下,电力安全应急管理工作往往比较繁琐,因此有必要创建有关的工作体制。在创建应急管理体制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企业的组织形式、管理方式以及生产规模的大小等,结合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针对各个部门以及岗位制定科学的应急措施,确保它们之间可以有效的沟通。同时,电力企业还应按照上级部门的指示,落实统一负责以及分区管理,制定应急预案,以便防控某些事故与危害的发生;要进行危险源及风险分析,在对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源、事故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指出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并形成分析报告,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经过以上程序后,确定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或灾难,并编制与之相适应的应急预案,确保从整体上保证企业安全,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4提高抢修人员的综合水平

在电力安全应急管理过程中,安全抢修人员的水平至关重要,应急抢修人员要具备强烈的责任意识及专业化知识。因此,企业的相关人员要重视安全管理工作,积极树立安全意识,实现人性化的管理,不断增强员工的专业能力,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培训,同时不断的补充新鲜血液,让年轻的员工加入到应急救援队队伍中,调动起他们的工作热情,使他们可以主动的参与各项工作,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当出现故障时,相关人员要及时对故障进行初步分析,找到解决的方案。同时,也要借助各种先进的设备、技术等,对电力抢修过程进行控制,提高故障抢修水平,做好应急处理。

5结语

综上,企业的生产发展和电力的应用是息息相关的,就目前而言,我国的企业用电以及相关的应急措施都还很不完善,还需要不断的改进,做好电力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程度的确保电力生产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索玉鹏.电力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的思考[J].大科技,2012(24).

[2]陈玉坤.做好电力生产的应急管理保障电力安全生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40).

[3]余浩,王建义,余爽.适用电力企业标准化工作的通用大纲[J].小水电,2011(4):18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