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研究

张允慧

(青岛大学,山东省青岛市266071)

1绪论

1.1研究背景

在中国,老龄化问题不断加重,近4000万残疾人和半残疾人生活在日益老龄化的人口中。在社会不断老龄化的情况下,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当今社会不能忽视的大问题。但是随着家庭结构的改变,家庭的养老已经不能满足目前我国养老问题的现状,近几年社区的发展为养老服务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平台,社区养老在养老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基于此,本文主要根据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重点揭示城市养老服务中存在的不足,例如养老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不完善,对此分析原因以及结合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提出解决对策。

2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现状

2.1社区养老供给不完善

2.1.1基础设施配置不完善

目前由于我国老龄人口十分众多,社区养老的基础设施并不完善,居家养老服务机构尚未形成一定的规模,设施不完善。基础设施较差,配备比较单一。比如社区由于住房有限,不能以提供专门的场地给老年人提供服务,只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利用原来的老年活动室成立一些社区养老服务站。社区虽然提供医疗点,但是条件差设施不全医疗技术不适应救助服务的需求。

2.1.2资金来源不足

在我国目前支持社区养老服务的资金来源主要有政府的财政拨款、发行福利彩票获得的资金以及社会各界的捐助等。但是现阶段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资金的来源渠道比较窄,目前我国社区养老的主要支持来源还是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但是随着社会养老事业发展越来越成熟,对养老服务种类数量以及质量要求的增加,也给政府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2.2社区养老的服务不完善

2.2.1精神慰藉功能不足

随着社会发展,大部分老年人认为他们对精神方面的需求比对物质照顾方面的需求多,只有在精神方面保持了健康愉悦的状态,才有幸福满足感,进而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中,老人精神上的慰藉主要来源于家庭,社区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主要是生活上的照料,并且由于目前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中的工作人员主要是下岗职工和进城务工人员,缺乏专业的知识,精神慰藉功能欠缺。

2.2.2社区养老的服务质量低

相比机构养老,社区养老的安全性不高,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中老年人的日常照料主要以家庭为主,社区服务是按需求提供的,不能保证24小时有人陪伴老人,难以应对突发意外的情况。目前中国很多人认为在社区照料老人是一件不体面的工作,社会地位比较低,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不愿意从事相关的职业,目前从业人员主要是一些下岗职工以及进城务工人员,他们并没有受过专业理论知识的训练,专业素养不高,因此会影响服务的质量。

2.3政府在社区养老中的功能欠缺

通过调查研究表示,政府在社区居家养老中存在职能的缺位,主要表现为政府对建设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视程度不够,没能制定完善的政策,没有出台一系列战略。还表现为政府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政策支持不够,财政投入没有稳定性和持久性,社区养老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支持,目前来看政府资金支持是社区养老发展的基础。

3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的原因分析

3.1社区自身原因

我国传统观念的约束,广大人民尤其是高龄人口对于社区养老的认识十分不足。我国传统认识中,居家养老一直是人们养老方式的唯一选择,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对于家庭养老的依赖性十分大。并且中国的许多社区都存在老年人设施陈旧和服务设施短缺等问题,有的社区仅设有老年活动中心,缺乏一些托老所及日间照料的场所,有一些社区即便自办了托老所,也难有效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导致入住率低。

3.2社会组织的原因

在社会组织内部,由于工资比较低、发展的空间不足等原因导致很多社会组织成员辞职,很多社会组织的工作人员是由下岗人员或者退休在家的人员组成,导致了社会组织人员专业能力不足,技术比较落后,主要靠经验在维持,这样的社会组织很难提供满足老人们需求的多样化的需求。

3.3政府方面的原因

目前政府对我国社区养老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社区养老还没有进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布局中,政府对养老服务的支持主要是财政的直接投资、财政补贴、购买服务和税收优惠,其中以财政补贴为主,并且我国财政的覆盖面比较窄,我国制定的各项优惠政策主要是针对那些福利性和非营利性的社区养老机构,而对于营利性和民办养老机构的优惠政策十分少,从而影响了营利性的养老机构参与到社区养老服务的积极性。

4完善城市社区养老服务的对策

4.1微观层面

4.1.1增强日常护理人员的培训

在我国现阶段的城市社区养老中,从事社区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是下岗人员或者进城务工人员,以及一些志愿者和退休职工,他们由于缺乏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技巧的培训,所以导致社区养老服务的质量无法保证,因此,政府应该建立健全社区养老人员培训制度,组织对现有社区工作人员的定期培训,提高日常护理人员的要求,提升他们的专业知识技能。

4.1.2完善专业医护人员的培训

政府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健全医护人员的培训制度,鼓励相关专业医护人员广泛就业,吸纳医疗护理的人才,并且对现有的医护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从而增强其能力和素质。社区要鼓励志愿者参与社区养老服务的建设,志愿者们可以通过提供服务来增加与老年人的沟通,丰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给老年人带来精神上的慰藉。

4.2中观层面

4.2.1加强社区养老服务的宣传

首先要多与老年人沟通交流,努力去理解老年人的想法,站在老年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另一方面要积极鼓励老年人参加社交活动,多给身体健康的老年人提供一些社会工作,再一方面要鼓励老年人接受再教育,因为学习可以提升人的情操、激发对生活的热情。让老年人接受再教育不仅可以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而且可以改变老年人的保守观念。

4.2.2拓宽社区养老资金来源渠道

社会其他的社会组织和企业必须勇于承担资助社区养老服务的责任,从而减轻政府负担。另一方面,政府也要通过建立财政补贴等政策来增加对社区养老服务建设的扶持力度。目前基层社区需要针对各个层面的社会性事务来加强管理和服务,大部分的基层社区存在收入远低于支持的情况,经费严重不足。

4.3宏观层面

4.3.1拓展社会组织对社区养老的投入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不仅可以提供养老服务的多样化还可以整合各种资源,社会组织可以积极组建志愿团队,可以分为专业的志愿者和不专业志愿者两种。专业的志愿者包括社工组织、医护专业学生组织等;而非专业志愿者主要包括了各种学生,以及老年人志愿者们。社会组织也应该十分积极的利用和整合资源,为城市社区养老服务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丰富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世界,根据社区内老年人的自身爱好可以形成例如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协会等组织。

参考文献

[1]赵金洁.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以合肥市F社区为例[D].安徽大学,2017.

[2]熊冶琛.我国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面临的困境与对策[D].湘潭大学,2017.

[3]王洪华.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4]周睿.济南市城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