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7年—2018年静脉用药不合理医嘱统计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6
/ 2

我院2017年—2018年静脉用药不合理医嘱统计分析

李彰

(西部战区总医院四川成都610083)

【摘要】目的:针对我院静脉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探究不合理医嘱的具体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2018年静脉用药医嘱内容,对其类型、合理与否进行分析,并归纳不合理医嘱的类型。结果:通过不断提高药师能力,强化医嘱审核力度等方法,我院2018年静脉用药不合理医嘱发生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我院静脉用药不合理医嘱的类型主要包括:药物溶媒选择不当、剂量不当、配伍禁忌、给药途径不当等,其中尤以配伍禁忌概率最高。结论:药师从业者需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加大监管静脉用药医嘱的力度,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静脉用药;不合理医嘱;对比

【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3-0237-02

住院患者往往存在症状复杂、病情危重等情况,往往口服用药很难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多选择静脉用药[1]。其具有疗效确切、见效快等优点,备受患者的认可,同时,药物联用情况比比皆是。如果药师从业者自身缺乏用药安全的观念,忽略配伍作用等,极容易出现用药危险,因而,强化用药遵医嘱审核质量至关重要[2]。本文探究2017—2018我院静脉用药医嘱情况,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2018年静脉用药医嘱情况,2017年共计医嘱55472条,2018年共计医嘱56821条。

1.2方法

结合药品说明书内容、处方管理标准、处方点评管理要求等内容,逐条分析医嘱的合理与否,同时归纳总结静脉用药医嘱不合理的类型。

1.3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χ2、t分别检验计数、计量资料,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017年—2018年静脉用药不合理医嘱情况

经调查发现,2018年静脉用药不合理医嘱发生概率显著低于2017年(P<0.05),见表1。

表12017年—2018年静脉用药不合理医嘱情况(条)

3.讨论

静脉用药是医学治疗过程中重要的给药方式,也是临床用药占比最大的种类之一,各科室内均需使用[2]。根据医疗管理办法中的要求,在静脉用药时的医嘱必须经过临床药师的审核才能进行调配,否则一律不得用于临床治疗。这项规定的目的在于促进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同时也能够促进医生和药师之间的交流学习,有效降低静脉用药不合理医嘱的概率。但在实际静脉用药过程中仍存在不合理医嘱事件,引发这类不良事件的原因复杂,如下所示:

3.1药物溶媒选择不当

药物的溶媒指的是承载药物的基本溶液,如生理盐水、葡萄糖等,而不同的药物成分与不同溶媒之间会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直接影响了药物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和稳定。如药物溶媒选择时存在错误情况,则不仅会产生溶解不完全、析出等问题,严重时还会改变药物的有效成分,使静脉用药的不良反应几率提升[3]。

3.2用药剂量选择不当

在临床静脉用药时必须参照我国《新编药物学》和药物本身附带的说明书,对于药物的单次剂量、每日总剂量、每日服用次数、药物使用最大总剂量、药物使用周期等均需严格遵照标准。而一旦静脉用药剂量出现差错,就会造成不良反应提升,甚至出现药物性中毒问题。通常用药剂量不当主要表现在单次药剂量过大的问题,而这种问题会出现在辅助药物当中,如维生素钙片、营养药物、免疫调节类药物等。

3.3药物配伍不当

随着用药经验和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加,针对住院患者静脉用药时选择两种或多种药物联合治疗方案的情况也越来越多。而需要住院的患者通常表现为病情较重、较急,且高龄者占比较大,对于每天静脉用药的限制非常严格。尤其是选择静脉滴注用药时,对于补液量需严格控制,这就导致了多种药物需在同一输液袋内混合使用的情况。而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在混合使用时就会发生一定的反应,轻则导致药剂酸碱度被中和、部分物质水解等,严重时可能导致有效成分被破坏,出现药物内沉淀、浑浊等现象[4]。例如临床使用的多种含有微量元素的注射液,其说明书上明确标出可加入到葡萄糖溶剂当中使用,但在实际配置静脉药剂时,会产生变色的问题。这是由于微量元素影响溶剂本身的酸碱度,同时葡萄糖溶剂本身在遇到酸性物质时就会产生化学反应,在脱水和二次分解后会产生部分有色的物质,导致药剂整体颜色改变。

3.4药物用药途径不当

在不合理医嘱中药物用药途径不当的发生概率较低,通常表现为静脉滴注和静脉直接注射相互混淆,而这一问题多发生在利用电脑开具的医嘱当中,引发问题的原因与打字错误有关。另外静脉注射和雾化吸入给药途径间混淆也时有存在,需要审核时注意。

本文结果显示,2018年静脉用药不合理医嘱发生概率7.02‰显著低于2017年18.89‰(P<0.05),该结论与孙瑜婷,张冠英[5]等文献研究结论一致。

综上,药师从业者需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加大监管静脉用药医嘱的力度,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张善存,宋沛然.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843例不合理用药医嘱分析[J].海峡药学,2018,30(12):257-258.

[2]李新燕,秦明银,秦宗玲.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556例不合理医嘱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8,13(11):61-64.

[3]陈凯霞,钱王芳,黄继勋.我院2016年—2017年静脉用药不合理医嘱对比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8,(24):29.

[4]李丹.168条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审核的抗肿瘤药静脉用药不合理医嘱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8,18(10):1407-1408,1411.

[5]孙瑜婷,张冠英,钱晓萍.193条中心药房审核的静脉用药不合理医嘱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8,18(10):1412-1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