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语言在心理护理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3

护士语言在心理护理中的作用

张曙平

(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公共关系科四川自贡643000)

【摘要】目的:语言即可治病,也可致病。本文结合临床,从语言与心理护理的关系,心理护理的目的,病人的心理反应,病人的心理需要,语言在心理护理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护士的语言对患者心理的影响。结论:护士良好的语言修养与语言表达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的遵医行为,优化治疗效果,对疾病的转归和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语言;心理护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6-0273-03

祖国医学认为,喜、怒、优、思、悲、恐、惊七情与疾病有很密切的关系。《皇帝内经》中说:“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精辟论述了:“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主张:“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便,开之以其所善”,而后“五脏安定,血脉和利,精神乃居”。由此可见,有意识地利用语言对疾病进行心理治疗和护理,在我国古代就开始了。现代医学也表明,良好的心理护理对治疗有特殊的功效;心理护理需要借助良好的语言来予以实施。本文结合自己的护理体会,谈谈护士语言在心理护理中的的作用。

1.心理护理概述

什么是心理护理,迄今尚无公认的定义,一般认为,凡是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行为的或人际关系的影响,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使病人康复的方法,都属于心理护理。

2.心理护理的目的

2.1解除病人对疾病的的紧张、焦虑、悲观、抑郁的情绪,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与疾病做斗争。

2.2帮助病人适应新的医院的的环境。

2.3帮助病人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医患关系,以适应新的社会环境。

3.病人的心理反应

病人住院后要离开他熟悉的家庭环境、中断他的工作、放弃他的生活习惯,进入陌生的病房环境,遇见的是陌生人,还要受疾病的折磨,甚至会面临死亡的威胁。因此会产生各种不同的心理反应。概括的说有以下几种:依赖性增强,对医护人员充满希望依赖心理;自尊心增强,希望别人尊重他,注意了解他的病情,受到照顾;猜疑心加重,对周围的事物敏感,容易怀疑医生不可靠,怕吃药太多或太少;情绪容易激动不稳定,遇小事容易发怒,治疗效果不明显就非常着急;恐惧心理,担心病情恶化;病人住院后由于活动范围减少,没有事情做,没有责任负,感到空虚无聊,度日如年,常有孤独感;习惯性心理改变,住院使病人生活上的个人规律被改变,有些人一开始很难适应。

由于个体差异,病人的心理反应还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3.1对疾病认识的态度

一个人对疾病的认识态度会影响他的行为和生活状态。例如有的人由于对身体感觉缺乏正确认识,做出错误判断,造成恶性循环,使原有的疾病久治不愈;相反也有一种人,由于否认自己的病态,不及时找医生诊治,致使病情恶化。

3.2周围人们与病人的情感交流

周围病人特别是和自己疾病相同者的病情好转,可使病人获得心理上的安慰。相反周围病人的病情恶化或死亡,则将增加病人的恐惧和焦虑。亲友对病人的态度也可改变病人的情绪体验。

3.3与医务人员的关系

良好的医患关系将增强病人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反之,可能使病人失去安全感,并丧失治疗的信心。

3.4躯体疾病

病人由于躯体疾病,会产生紧张、焦虑的心理反应。这种情绪障碍又会加重躯体症状。

3.5人格特征

性格坚强开朗者,情绪饱满乐观,对疾病痛苦的耐受性较强,对医院生活适应较快,与医务人员配合较好;性格懦弱者的表现则相反。

3.6社会文化因素

经济状况、职业差别、思想情感、民族传统、生活习惯、道德观念、教育方式、信仰方式等社会化因素,直接影响病人的心理反应。

4.病人的心理需要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病人由于疾病的痛苦和特定的医院环境,其需要比正常人更为复杂。

4.1需要得到早期诊断;

4.2需要有效治疗以解除病痛。

4.3需要安全,生命不再受到威胁,检查和治疗既安全又无痛苦。

4.4需要认识和掌握自己的病情,知道自己患的什么病,病程会持续多久,可能有多大痛苦,有什么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要不要手术,会不会致残,有无生命危险等切身的问题。

4.5需要得到他人的关怀、帮助和爱护。

4.6需要得到可口的饮食,以尽快恢复健康。

4.7需要安静以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睡眠。

4.8需要被认识、被尊重、以及得到好的治疗环境或好的治疗待遇。

4.9需要熟悉周围环境,了解各种规章制度。

4.10需要较好的人际关系,与医、护及病友和睦相处,以及得到他人帮助。

5.语言在心理护理中的作用

语言是护士与病人思想交流的主要手段。护理人员的语言直接影响病人的情绪,护士应正确掌握并运用好语言这门艺术,善于针对不同病人的实际情况,用不同类型语言调动患者积极性,增加相互信任感。对患者心理产.生良性刺激,进而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之目的。

5.1礼貌性语言,使病人感到亲切

护士与患者之间应建立在平等、尊重、信任与合作的基础上。首先讲究文明礼貌是护士与患者交流的原则。如当新病人到来时,护士笑脸相迎,礼貌的对患者说:“您请坐”。并主动接过患者手中物品放在适当位置,随时安排好床位,向病人介绍病区环境、制度、医护配备情况,医院技术设备等。并介绍自己的姓名,说:“您有需要可与我联系”。病人定会产生安稳亲切、宾至如归的感觉,有利于克服陌生环境带来的心理压抑。给患者做治疗时,不直唤其床号,应说:“X床X同志”,或按其年龄、身份称呼。这样就显得亲切。对积极配合完成治疗任务的患者应说声:“谢谢!”。这样使患者感到自己的人格和尊严受到尊重,不是被动的任人摆布,而是主动的参与了治疗。由于操作不熟练或因某种客观原因影响治疗护理任务的完成或增加患者的痛苦时,不可抱怨患者,以免增加紧张情绪,或被视为毫无同情心。应说:“对不起”。从而赢得患者的谅解,使之合作。总之,对患者真诚的感情,是文明语言的基础。

5.2安慰性语言,使病人感到温暖和体贴

安慰是临床上常用的心理护理方法。语言安慰的伸展性很大。如一些意外事故引发的外伤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护士可安慰病人说:“你的伤势并非太重,请不必紧张,我们已与你的家人联系,你的亲人很快就要到了。目前有什么需要,尽管对我们说,我们会尽力去办。”这种无微不至的关怀使病人感到温暖和体贴,并安心接受诊治。

5.3解释性语言,使病人信任与合作

由于患者被疾病折磨的很痛苦,性格可能变得很粗暴,固执,再加上文化、修养等因素,容易迁怒于医护人员。护士决不能冷眼对待,更不应针锋相对。对患者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从而赢得患者的信赖。如为患者采血,病人因怕痛、担心抽血会影响健康,而拒绝抽血的情况临床上常常碰到。这时护士如果对病人说,”医护人员对你的每一项治疗护理都是极其慎重的,并解释红细胞的生命周期,说明少量的抽取,不但不会有害,反而会促进红细胞的生成。通过血液检查还可以为明确诊断、对症下药提供依据”。解释性的语言既间接地促进了医术的发挥,病人又从中学到了医学知识,即提高了病人的依从性,又起到了卫生宣传的作用,从而增加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乐意配合治疗。

5.4鼓励性语言,使病人感到生活的希望

一位28岁男性青年,因工伤事故失去了左腿而住院,住院期间病人对失去了一条腿产生了悲观失望的心理,对生活失去了信心,觉得一条腿做什么都不方便,还拖累家人。为此病人终日痛苦,在生与死的十字路口徘徊。护士了解病人这一心理问题后,及时对病人进行安慰、疏导、说明不良情绪反应、不但不利于术后伤口痊愈,而且还可能导致其它的疾病。并举了很多人身残志坚的例子。并说明出院后适当时机可到假肢工厂去接个义肢,和正常人一样走路。做力所能及的工作。病人十分感动,坚定了生活的信心,

5.5暗示性语言,使病人乐意接受

暗示性语言,不论来自哪一方面,对身体有缺陷者,尤其是对脸、手病损患者的治疗有重大作用。语言不适当会导致精神崩溃、一蹶不振,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如一例女性患者,21岁,由于工伤事故导致拇指外伤,经拇指再造后,指形变粗。她那粗心的朋友来探望她时第一句话:“哎呀,这只手真难看。”这一句话刺激了这位病人的自信心,致使她情绪低落、精神沮丧。于是护士和她交谈中说:“目前你的手指稍有肿胀,等肿胀消除后,手的形态会得到改善的”。两周后,护士有意识地对她讲,你的手指不是基本恢复正常了吗?以后还会更好的。这话使这位病人心理上得到了平衡,从而减轻了思想负担,振作起来。不久,愉快地出院。

6.在与病人接触中,避免使用的语言

6.1避免使用刺激性语言。

刺激性语言不仅增加病人的心理负担,还会使病人丧失信心而导致病情变化。曾有一心肌梗塞经精心救治护理后痊愈的病人,出院当日,为巩固治疗效果,给病人开了一些药,嘱病人出院后继续服用。但病人对出院后是否还需要这么多药产生了疑问,便向护士询问,护士简单做了回答,但不能完全解除病人的顾虑,当病人再次询问时,这位护士不耐烦地抢白说:“你不愿意吃药,还想再来这里吗?”一句话顿时把病人气的脸色苍白,胸闷不适,继之心绞痛发作而不能出院。

6.2注意避免习惯性语言

如病人问:“我啥时出院?”护士毫不思考脱口而出:“再过两天”,等过两天病人又问:“我啥时出院?”还是“再过两天”,这样随便的语言,会使病人觉得自己不被人关心,重视,同时会怀疑是不是病情加重。再如病人问:“这药有副作用吗?”护士答:“你去问医生。”这样的语言会使病人大感失望,护患关系疏远,并失去对护士的信任。

7.仪表和体态语言

护士的仪表或体态语言,也可留给病人深刻印象,给病人心理带来复杂的影响。如护士服装不整,会给病人留下“这位护士不会太认真、马马虎虎”的印象;如护士浓妆艳抹,骄傲自满,会使病人感到轻浮不愿接纳;如护士服装整洁、仪表端庄、态度和蔼,会使病人感到亲切、愿意信赖。护士走路轻捷,行为端庄,站有站样,坐有坐相,精神饱满,眼神洁亮,则会给人一种稳重、文雅、大方、严肃、热情、细致、勤快、美的感受,使病人感到生活的魅力与生命的蓬勃朝气,从而唤起病人的尊重、信赖之情,对解除病人的疑虑、不安,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快康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护士工作的成功全靠病人的接纳与信任。

8.结论

综上所述,护士语言对患者的心态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这就要求护士不但要有精湛的技术,还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沟通交谈的能力,以了解病人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反应;还要具备广博的学识,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使语言和技术相辅相成。除次以外还要重视语言修饰,注意语言的规范性,使我们在交谈的时候,语音清晰,语义明确,语法符合逻辑性、系统性和层次性,注意语言的保护性、科学性、艺术性和灵活性,以使患者处于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参考文献】

[1]刘静慰.护士的思维与语言护士进修杂志1991.6(7).3.

[2]杨清海.孙兴华主编.《医学心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

[3]周菊生.护士语言在心理护理中的价值护士进修杂志.1992.7(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