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专业模型制作的课程改革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2

建筑专业模型制作的课程改革与实践

韩娟1,云意茹2,高明2,黄珂2

韩娟1,云意茹2,高明2,黄珂2(1绵阳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四川绵阳621000)(2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摘要:“建筑景观环境模型制作”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方案设计构思与创意能准确、直接和有效的进行表达;并成为沟通和交流的一种手段;充分提高学生的景观设计的空间认知能力、艺术审美能力;是培养和开拓学生设计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为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环境模型;艺术设计;课程;教学

一.引言

建筑景观模型制作是建筑学专业设置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按照建筑培养方案制定的“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立了依托建筑学专业优势,以“建筑设计”课程为主干、以理论、艺术和技术三大类课程为基础的专业课程体系。根据学校建筑设计专业教学体系,是在美术基础类(如:结构素描、色彩、三大构成)课程完成后安排与设计课程相对应的《建筑景观环境模型制作》课程。建筑景观模型与图纸表达(效果图与施工图)是艺术设计的表达方式,属于创意表达,在设计阶段,它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在设计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模型来表现方案。

建筑设计起初阶段——概念模型

建筑设计的进展阶段——拓展模型

建筑设计定稿阶段——最终模型绘(用作会审、品评)

方案实施、及完成阶段——最终模型(用作交流、广告宣传、观摩品鉴)模型比图纸表达更直观,让人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是图纸表达所不能达到的,在会审阶段品评、审度、交流或是广告宣传更具说服力,因此,建筑景观模型制作专业课程是适应社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而开设的。

二.建筑景观环境模型制作课程出现的历史背景

在古代建筑环境模型并非源于为建筑设计服务,作为军事用具或用作标志物或象征物存在,在文艺复兴时期甚至作为吸引富有阶层赞助的一种方法。到了20世纪20~30年代,以包豪斯和勒•柯布西耶为代表的建筑师们将建筑模型作为建筑学教育及实践中不可缺的组成部分。

到了现代,随着建筑行业和房地产行业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建筑环境模型设计制作的发展,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行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多,分布于模型制作公司、展览服务公司、建筑设计公司以及房地产开发公司等,然而目前的模型制作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该行业的人才需求很大,虽然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建筑环境模型制作专业出现,但大部分大专院校已经开设该课程,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选修课,以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三.建筑景观环境模型制作课程的目的与意义

由于模型能弥补图纸设计中的不足,能增加空间立体想象能力,现在已经成为建筑学专业表达设计效果的重要方法。

《辞海》中将模型定义为:是依据实物、设计图纸、设计想象等某一形式或内在联系,按照一定的比例、形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同实物(或虚物)相似的物体.针对景观进行设的模型制作,运用多种现代技术、材料与加工工艺,以缩微形象,创造出逼真的景观空间立体效果。

模型的设计与制作成为学生设计创作构思的一门必修课程,同时景观设计企业公司和建设市场的需求都要求从业设计师要有建筑环境模型制作基本功,这些都促成了建筑景观环境模型制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课程内容

结合学校建筑学培养方案安排,本课程实验环节共安排56学时,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模型设计及制作,指导老师可根据需要安排适当的讲授,并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验情况提供个别指导。并最后提供模型作品和实验报告。1.泥模型制作7.5学时2.石膏模型制作15学时3.塑料模型制作19学时4.木模型制作11.5学时5.计算机辅助产品模型快速成型3学时

五、课程组织形式与教师指导方法

为配合实践环节学校建筑学专业编写了实验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书在内容编写上,遵循以介绍方法为主的原则,既有详细的操作实验过程,又并非让学生按图索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既有章可循,又通过随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指导学生进行相关实践。实验课每班学生数在30人左右,保证每次实验课至少有1名教师、1名实验技术人员。教师答疑辅导时不是包办代替,而是采取指出问题、提出不同解决途径来启发、引导学生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建筑景观环境模型制作教学内容

在该课程的讲授思路是:在设计方案定下来后,让学生按照所画图纸制作相应比例的模型:一是方案设计阶段,以建筑的外观立面图、绿化平面图和室内的平面布置图、天花图和各个空间的立面图表达;二是模型制作阶段,按照前一阶段的图纸按比例制作模型。图纸绘制:一般比例采用1:50或1:100的比例绘制。

材料选择:在这部分的讲授主要给学生罗列了建筑模型制作常用的材料,在讲授时不断提醒学生模型材料选择的原则——用最低的价钱做最好的效果,鼓励在身边寻找材料自己动手把效果做出来,锻炼学生的塑性能力。建筑模型所用材料有纸材类、塑料类、木材类、金属类、可塑性材料类、艺术处理材料类、胶粘剂类等。

放样:指的是在将图纸复印所选择材料的表面上。墙身制作时,在长度上两段应增加墙体的厚度,拼装起来的时候才能跟平面图的墙体位置相吻合。

边界处理:边界应切割成45內角,拼装起来就会是完美的90內角,这个光用美工刀切割比较困难,可以将砂纸粘在硬纸板上制作专门的工具来将边界磨成45內角。

表面装饰:采用各种墙纸、色纸、或水粉颜料、石膏粉等加工建筑各部件的表面,模拟真实的机理效果。采用石膏粉、水粉颜料模拟砖墙效果好、速度快、成本低,但需加入一定的白乳胶和水,表面才不会开裂。

拼装:如果制作的是纸质模型,采用白乳胶比较好,如果是木质或塑料模型,采用热熔胶或502会比较好。可以先用大头针固定部件,等胶水干了后再把大头针去掉,可以节省制作的时间和提高制作的精度。采用白乳胶时,如果粘的是纸质材料时,因为白乳胶含有水分,纸质材料容易变形,所以固定时要注意夹紧。

修边:拼接起来后,可以用石膏浆修边,可以提高模型的整体性和精度。

粉刷:粉刷包括对屋顶和外墙的粉刷,具体模拟哪种效果,制作方法不同。

模型的拍摄:对于单体模型可选择标准镜头,而对于组合模型群组可选择广角镜;拍摄角度若采用低角度拍摄较接近我们在室外观察建筑,而采用高角度拍摄则能较好表达模型的整体;调焦时应将焦点放在模型上,并尽量开大光圈虚化背景。

七、考核内容与方法

每个实验做完后,教师都要对每个学生完成的内容进行评估并验收,判断其是否达到实验要求,达到要求的学生必须按时完成相应的实验报告并提交,教师将根据其模型效果优劣和实验报告的具体内容进行综合评定。

参考文献

[1]克里斯.B.米尔斯.设计结合模型——制作与使用建筑模型指导[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

[2]周崇文.怎样拍建筑模型[J].经验与体会:

[3]郑建启.模型制作[M].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4]郎世奇.建筑模型设计与制作[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5]孟春芳,王子夺,丁岚.环境模型制作[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