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弥留之际》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3

《我弥留之际》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程楠

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研究生在读企业管理专业200072

摘要:互信互爱的传统家庭伦理观在《我弥留之际》的本德伦一家中已不复存在,伦理德困境在人与人之间不断蔓延。福克纳关注人物之间的关系,揭露美国南方的社会现实,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文学伦理学批评不谋而合。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从文学伦理学角度解析这部小说,主要从伦理环境和伦理关系入手对其伦理思想进行研究,探讨该作品的现实伦理意义。

关键词:《我弥留之际》;文学伦理学;伦理环境;伦理关系

威廉•福克纳是一位蜚声世界文坛的美国作家,他于1949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出于作家敏感的天性觉察到历史变更下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和社会生活各领域纷繁复杂的争斗。他借由其作品中虚构的约克纳帕塔法县展现了一幅真实的南方社会画面,表现了社会各阶层的伦理道德面貌。《我弥留之际》是其代表作之一,国内外对该作品的研究多集中于人物形象、叙事视角以及主题等方面,鲜有评论家从文学伦理学的视角对其进行系统分析。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一种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研究文学作品和作家的批评方法。聂珍钊教授于2004年召开的“英美文学研究: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上首次系统提出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概念和理论框架。本文从文学伦理学角度评析《我弥留之际》,把文本与伦理主题统一起来,解读其伦理道德思想。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重新阐释这部小说,丰富了对其价值的理解和理论阐发,能够唤起人们对伦理道德的思考。

一、伦理环境的变迁

文学伦理学强调客观的伦理环境或历史环境是理解、阐释和评价文学作品的基础。【1】我们必须把对《我弥留之际》的评析放到现实生活基础之上,结合历史语境和当时的伦理环境,依据人物的实际行动作为评判标准。对该作品伦理环境的解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本,还人物以真实面貌。

《我弥留之际》是福克纳在1930年创作的一部关于美国南方白人农民生活的小说。在文中作者借由多人的内心独白这一特殊视角叙述了本德伦一家按照艾迪的遗嘱踏上磨难重重的送葬之旅,历经洪水、火灾、伤病及孤独等严峻的考验,并最终完成了使命。送葬的这一历程也突显了当时城乡之间尖锐的矛盾与冲突。福克纳曾戏称自己为农民,而在那时当农民可比做磨坊工或矿工更加不切实际。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美国城市的繁荣,导致大量人口从乡村涌进城市,造成乡村经济的萧条和农耕社会的传统价值的瓦解。在这种大背景下,人们要么适应新的社会环境,离开农村;要么留在乡村死守传统观念,成为社会的边缘人。本德仑一家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个社会背景下乡村生活的真实写照。

本德仑一家来自社会底层,他们穷困潦倒的生活反映了现代工业经济对南方传统农耕经济的侵蚀。小说开篇便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破败的乡村景象:达尔和带着破草帽的朱厄尔在棉花地里干完了农活儿朝家走去;路上经过的棉花房的屋顶已经倾斜,颓败不堪;此时,卡什正为奄奄一息的艾迪做棺材;几乎一丝不挂的杜威站在母亲的床边不停地摇着扇子;穿着褪色工装的安斯则颓丧地坐在门廊上不停搓着膝盖,他的一条裤腿的膝盖上还打了补丁;无人看管的小儿子瓦达曼正在偏远无人的桥下逮鱼。朱厄尔和达尔还不得不为了挣三块钱为城里人去拉木材,不能守在他们即将撒手归天的母亲身旁。塔尔一家与本德仑家的境遇一样,他们也不得不为经济所困。女主人科拉念念不忘她用省下的鸡蛋做的蛋糕,那些蛋糕原本是一个城里太太为了聚会预订的,她“本来真指望这笔钱派上用场的”【2】,但城里太太却突然变卦了。科拉关心蛋糕带来的收入和日常中的精打细算说明塔尔一家的生活与本德仑一家同样艰辛。城里人有钱举行聚会,塔尔一家却不得不省吃俭用,这表明城里的富人与乡下的穷人之间显著的经济差距。

对于城乡的差别,科拉的女儿凯特以及安斯也都深有体会。凯特就感叹到“这些城里的阔太太主意变得真快,穷人可没法跟他们学”。【3】小说中对城乡矛盾体会最深的是安斯。他觉得“人要在乡村活下去真不容易;这是个苦地方。因为在这充满罪恶的世界里,那些在城里开铺子的人一滴汗不流,却靠流汗的人生活。下力气干活的庄稼人哪里有什么好处。”【4】他意图表达的是穷苦的白人农民对城市里的富足和安逸的怨恨。事实上,凯特和安斯的话都把城乡差别与城乡之间的经济差别联系起来,揭示了城乡矛盾的本质。本德仑一家的送葬之旅进一步揭示了城里人与乡下人之间的矛盾。虽然乡邻们不理解他们为何要不辞辛劳地送葬,但他们仍然热心地提供帮助。送葬途中有乡邻主动提出把自家的骡子借给他们;有慷慨的乡亲们为他们提供了住宿;邻居塔尔数次潜到汹涌的洪水里为卡什捞起工具。与这些纯朴的乡下人相比,城里人则把他们当作贫穷的异类,对他们表现出鄙夷和敌对。在城镇上,药剂师莫斯利显然瞧不起来自乡村的杜威,他把她看作是整个乡下人的代表:“她在纱门那儿绊了一下,他们总是这样。”【5】城里人视乡下人是生活在低端世界的异己,并自觉地肯定自己优于他们一等的价值。

因此,在审视和理解《我弥留之际》中的主要人物的性格、表现、内心斗争以及主要事件时必须把城市繁荣和农村衰败的社会背景当作出发点。这些居住在南方偏远地区的农民忍受着经济窘境和情感上的背离。与此同时,伦理环境的变迁改变了人们对于传统伦理秩序的态度和伦理关系的错位。

二、伦理关系的错位

文学要剖析人的本质,揭示人生的深度和广度,离开了人与他人关系的描述,几乎是不可能的。李定清教授认为人与他人的关系是文学精神价值的集中体现。福克纳始终关注人类的的生存状况和精神状态,在其作品中深刻揭示了美国南方穷白人的伦理关系。《我弥留之际》是一部思想深刻,伦理思想丰韵的著作。福克纳在其中对人与人的伦理关系做出了深入挖掘和思考,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反映人物的伦理选择和个人处境。运用文学伦理学解读小说中人物之间的伦理关系,从更深入的伦理角度探索其伦理思想和现实意义。

艾迪是小说的中心人物,小说的事件都发生在她弥留之际。本德伦一家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冲突大都根源于她,就连送葬的这个中心事件也是她出于对全家人的报复而提出的。安迪的信仰是孤独,她的孤独没人能破解,她执拗地要过一种孤独至死的封闭自我的生活。艾迪同丈夫安斯的结合是因为她感到无法忍受孤独,并不是出于对他的爱;因此,她的婚姻和家庭从一开始就没有爱。对艾迪来说,爱“仅仅是填补空白的一个影子”。【6】由于没有爱,她感到婚姻只是“孤独被侵扰或更孤独了”,丈夫完全在她的生活圈子之外,她打心底并认同其作为一个妻子的伦理身份。按照安迪的想法,每一个人都有牵连和陷入的义务,同时也有义务接受这种境况带来的不可逃脱的痛苦。由于夫妻之间缺乏关爱,她便把畸形的爱和对丈夫的怨恨转嫁到对待孩子们的态度上。她觉得卡什是他真正的儿子,因为她觉得在怀卡什时安斯还未糟践她的生命。另外,她把私生子朱厄尔看做是只属于她自己的孩子。而其余的三个孩子被当做是她和安斯之间缺乏爱情所致的牺牲品。当安迪忠于她那套自私无理的信条时,她对待这三个孩子时早已推卸了家庭伦理责任。安迪抛弃了自己作为妻子和母亲的伦理身份,从内心里排斥照料和关爱家庭的伦理责任,显露出的仅仅是冰冷无情的家庭伦理关系。她对于家人的排斥导致自己在孤独中生活和走向死亡,同时酿成了个人的伦理悲剧。这也告诫读者任何违背伦理道德关系和破坏伦理秩序的行为必将遭到惩罚,背负沉重的代价。

杜威在家庭中的无助和孤独导致她出于对感情的渴望和莱夫发生了关系。她的无助和悲哀使读者在谴责她有违伦理的行为的同时又对她产生同情,并把目光投向她所处的外部环境。她在意识中已经“杀死了达尔”,这体现了她对得知她怀孕却对她的遭遇漠不关心却给予她嘲讽的达尔的恐惧和仇恨。兄妹之间的矛盾在送葬途中呈现得日益突出,这也为后来她告发达尔纵火起到了铺垫效果。她头脑里这种极端的意识同时也体现出她在极度的恐惧和压抑状态下的扭曲心理。与之相对比的是,在一家落水后她担心弟弟朱厄尔的安危不断地呼喊他的名字,她还关心哥哥卡什的伤情,可见她并非是对家人毫无感情可言。在她与家庭成员的关系里,她并不是一个本性恶劣而是被冷酷的现实世界扭曲了性格的女性。我们应该返回到她当时采取行动时的伦理现场,站在她的立场上审视其动机,进而从道德伦理方面对其行为做出公正合理的评析。在杜威这个人物的塑造上,福克纳通过她与多个人物的伦理关系里展现了迫使人的伦理观念不断转变的内部和外部的复杂因素,引发读者对产生这样扭曲和错位的伦理关系的社会根源的反思。

本德伦一家做出的伦理选择揭示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及仇恨,从中表达了作者的伦理观:人与人要互助互爱,人都应该遵循自身的伦理身份做出符合传统价值观念的正确的伦理选择,否则将导致个人的伦理困境甚至伦理秩序的混乱。伦理关系的刻画彰显了福克纳对家庭及社会中人与人伦理关系的个人主张,从而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这部作品,并对现代的伦理道德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三、结束语

福克纳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本德伦一家在苦熬,在和自己的命运极力搏斗”。【7】他们虽然自私和愚昧,却也不乏朴实和勇敢,尤其是他们视作不可违背的使命感以及对于重重苦难的忍受力。“对文学的理解必须让文学回归属于它的伦理环境和伦理语境,这是理解文学的一个前提”【8】。福克纳实际上不只是控诉南方社会发展的不合理部分,深刻描写人与人之间矛盾的激化,更是对这些冲突和难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在新旧伦理观支配的矛盾情感和游移不定的道德立场之下,人们逐渐摒弃传统伦理观,做出错误的伦理选择,并最终导致伦理身份的错位及陷入伦理秩序失衡的困境。对这部作品的文学伦理学解读不仅有助于客观全面地揭示其伦理环境和伦理关系,而且对当今伦理道德体系的建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8]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基本理论与术语[J].外国文学研究.(2010):12-22.

[2][3][4][5][6]威廉•福克纳.《我弥留之际》[M].李文俊译.桂林:漓江出版社,2013.

[7]肖明翰.《威廉•福克纳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程楠女1987年6月河南商丘上海外企主管英语文学学士学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研究生在读企业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