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病区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病区中的应用

叶小燕

厦门大学第一附属医院361001

【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病区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自2017年9月—2018年9月入住我院的120例新生儿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考组,每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人性化护理,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投诉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参考组患者的满意度71.7%(p<0.05);参考组患者的投诉率为25%,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的投诉率3.33%(p<0.05)。结论:在新生儿病区中采用人性化护理可明显减低投诉率,提高满意度。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新生儿;病区;应用

新生儿是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满28天,新生儿由于发育期间各系统发育不成熟,经历了宫内迅速生长、发育,宫内和宫外的环境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其死亡率及发病率显著升高[1]。新生儿具有免疫力低下、体质虚弱等特点,目前,如何有效的提高新生儿医疗护理工作成为了首要任务。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性化护理逐步取代了常规护理,为新生儿病区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舒适的、整体有效的护理方式。为探究人性护理在新生儿病区的应用,我院选取了自2017年9月—2018年9月入住我院的120例新生儿患者,进行研究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研究对象为自2017年9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0例,参考组60例,其中参考组中男24例,女36例,出生体重为(3.18±1.35)kg,日龄(23.2±1.5)d。研究组中男28例,女32例,出生体重为(3.23±1.04)kg,日龄(23.4±1.04)d。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日龄等基本信息,发现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考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包括新生儿各病室应空气新鲜、室内整洁,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通道通畅,每日检测体重,采用母乳或新生儿配方奶喂养。研究组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具体措施标准如下:1)人性化服务:医护人员对待病人需热情细心,及时了解患儿的生活习惯,详细的为患儿家属介绍住院环境及各项设施的使用方法,告知患儿家属的医院规章制度及主治医师,可通过宣传手册向患儿家属传输育儿知识,积极鼓励开导患儿家属,提倡母乳喂养,减缓患儿家属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增强患儿家属的治疗信心,最大程度的提高治疗效果,尽早恢复健康。2)人性化环境:保持病房内通风良好,新鲜的空气,并及时消毒,避免交叉感染,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避免声音嘈杂,如若新生儿发生异样表现,医护人员应加强观察并制定相应解决方案,及时缓解症状。3)人性化管理:医护人员应穿戴整齐、沟通规范、言语得体、服务温馨、动作轻柔,以患儿的需求为主要目标,让患儿感受到医护人员的细心和体贴。增强医护人员与患儿家属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家属的现存问题及潜在问题,并及时开导、疏解家属的不良情绪,医院可定期组织患儿家属交流会,积极鼓励家属之间进行交流沟通。4)健康管理及防护;新生儿由于各系统发育不完全,临床表现出各种症状,医护人员需加强夜间巡护,观察患儿有无啼哭等表现,医护人员需每2.5小时对患儿进行一次体位改变,避免患儿发生压疮,可在病房内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分散患儿注意力,安抚患儿,有利于提高患儿的睡眠质量和身心健康。

1.3观察指标

满意度及投诉率统计:可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及投诉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患儿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后的满意度提高至96.7%,明显优于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后的满意度71.7%。投诉率降低至3.33%,明显低于参考组的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投诉率比较n(%)

3讨论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进步,医疗水平的提高,服务理念发生转变,坚持以人为本,将人性化护理与常规护理理念相结合,采取一系列人性化护理措施,如更加细致的护理和治疗,医护人员在临床护理中充满责任感,同时医护人员也应增强自身技能,如服务技能、沟通技能等,提高患者满意度[2]。

人性化护理的核心为“以人为本”,其主要目标是恢复患者健康,近年来,患者及家属已不能满足于常规护理方式,人们意识到疾病的复杂性,疾病是由多种因素导致,如何快速有效的恢复健康及预防已成为主要问题,患者不仅在恢复健康方面需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注重心理、精神等方面[3],人性化服务的出现解决了这一现状,满足了患者的需求。人性化护理的出现,将医护人员的思想从“机械的遵从医嘱”转换为了“我能为病人做些什么”,它改变了以往的护理程序,融入进了人文关怀,在细节处展现了人性化护理对健康的关爱,体现了人文关怀在临床中恢复患儿健康的重要价值。人性化护理不仅仅体现在如何提高医护人员的自身素质,更重要的在于如何给予患者更舒适的治疗环境,医护人员通过全方面了解患者需求,针对不同患者的临床症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利用最短的时间恢复患者健康[4]。目前我院在新生儿病区治疗中引入了人性化护理,通过对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及投诉率的调查,可明显发现,人性化护理可显著提高患儿家属的满意度,降低了投诉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病区的应用价值较高,可缓解医患关系,促进护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皮玉菊.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病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S2):7-8.

[2]胡安慧.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病区护理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8,(7):285-286.

[3]庞玲红.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新生儿病区护理中的应用[J].特别健康,2017,(16):158-159.

[4]李峰峰,聂敏,朱晓云.新生儿病区中的人性化护理的效果[J].临床研究,2016,(3):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