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水千山总关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1-11
/ 1

万水千山总关情

朱秀兰

朱秀兰四川省广元市实验中学628000

一、对创新的基本认识

1.写作的基本功是创新的基础

韩愈的“文从字顺各识职”正说明写作基本功在于文字的运用。写作时学生天马行空,而真正起作用的恰是语感,紧追思路,任意为文,缀文成章。我们不难想象,一篇创意新颖但文理不通的文章怎么能够得到读者的推崇,一篇想象奇特但语无伦次的作文如何能拿到高分。万丈高楼平地起,离开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大谈特谈作文创新,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我们在训练中必须从写作的基本功抓起,循序渐进,切忌邯郸学步。

2.创新思维须符合事理逻辑

创新要靠思维的想象,但想象创新并非瞎编滥造,必须要符合事理逻辑。自话题作文实施以来,“大胆想象”“大胆创新”成了使用频率较高的词了。“想象、创新”本无可非议,然而我们必须要教会学生想什么,怎么想,“度”在哪里等,想象创新必须基于现实的存在和超越,不能违反自然规律或有悖生活常识。一定要让学生明白,文章是以生活的真实为生命的,追求真、善、美的,任何偏离社会轨道、违反生活逻辑的文章,不管它多么富有“想象”,都会被弃如废纸。如:一个美国儿童拾到了一个巨蛋,其结尾让人来续。一个美国孩子续说他们把蛋搬回家,后来孵化出来了里根总统。这种结尾可以说是想象得很出奇,但这只能说是胡思乱想的离奇,不合事理、情理。

二、创新文体的基本方法

作文的创新,立意新颖、材料鲜活是根本,然而新的思想内容也要靠新的艺术形式去承载。文体的创新尽管只是外在的形式,却也是最直观、最能展示考生个性的体现。近年来高考作文的亮点是“文体自选”,这为广大考生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用武之地,使他们能够充分打开自己的思维,张扬自己的个性,彰显自己的语文才能。近年来广大考生挣脱了束缚,如鱼得水,创作出很多新的文体,异彩纷呈,美不胜收!下面略举部分创新的文体。

1.标题式作文

在一个总题目的统领下,由题记或一个小段引出下文,中间部分围绕话题划分为3个或以上相对独立的片段,分别冠以一个简洁、恰当的小标题,结尾再用一小段进行总结呼应的形式。如:《谁能给生活下定义》,文章依次写了这样四个小标题:生活是爱,生活是微笑,生活是酸甜的,生活是锻炼加聊天。从四个不同的生活画面,根据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描述了不同的人对生活不同的理解,从而表现了“生活定义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的主题。需要注意的是在命制标题时,力争做到围绕中心、注重联系、整齐优美。

2.书信体作文

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书信体作文,就是按照书信的形式作文。此类文章最大的特点便于抒情,用作考场作文时容易表达自我,便于拉近作者和读者之间的距离,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在写作时需确定一个适合写信倾诉的对象,确定你和对象之间,有“某一件事”、“某个问题”,需要你用书信的形式去沟通,其实信的内容就是叙事、说理、表达感情的过程。另外还要注意其语言要得体,有礼貌,讲分寸。如:《谏屈原书》仿古人“奏疏”文体,情恳意切,真诚感人,借古讽今手法,褒贬鲜明。

3.故事新编

在近年的高考作文中,时有故事新编作文出现。这种作文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所谓故事新编,是指充分利用名著、名篇佳作,或课文,并对它进行改编,用现代的眼光去审视原作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用原作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来反观现实生活,从而揭示主旨的一种创新作文方式。可以在故事的后续上去发挥;也可以在故事的空白处做文章,如昭君出塞,流传的只是一个较粗放的故事,因而给我们留下了故事新编的艺术空白;还可以在故事的关节处去嫁接,如《庄周买水》;还可以穿越时空隧道,将不同时期的人物嫁接在一起同台“演戏”。有的别出心裁,在故事的定论和人物的评价上反弹琵琶等等。譬如一湖北考生的《宝钗鸣冤》,他从高考作文的话题(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出发,在充分把握《红楼梦》的前提下,运用相关材料,在宝黛钗之间,大胆地选择了“为宝钗鸣冤”的角度,充分体现了故事新编的继承性、创造性原则。

4.其它形式

《纯天然诚信口服液》深得广告策划创作三味。作者从广告的创作中受到启发,对于子虚乌有的“纯天然诚信口服液”,运用广告创意,渲染包装,将其捧上天,而结尾则道明3个月后,厂家倒闭,两相对比,意味深长。

《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采用报告的形式,借助不同的“诊断手法”,由表及里地刻画出丧失诚信者的特点,幽默讽刺,入木三分,针针见血。

写作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智力活动。创新是不同于自然科学的发明创造的,也得遵从写作的一般规律,既要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又要符合科学规律,还要符合审美观念。总之,作文的创新应该是“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学生在作文中表达了自己的真知灼见,抒发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发挥了自身的想象能力,那么便是有创新。在我们的教学工作中,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我们的学生定会面对生活,面对各种作文题型,写出个性,写出精彩,写出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