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电力系统规划研究的几点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新时期电力系统规划研究的几点探究

余志健1黄超1徐超2

余志健1黄超1徐超2

(1.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南靖县供电公司;2.天地电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电能逐渐成为社会生活及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智能电网”时代的到来,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及优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本质上来看,电力系统集中了输电、发电、变电及用电等功能于一体,推动电网运行管理体系的更新及发展性建设十分具有必要性。因此,明确新时期的发展要求,提升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以电力系统规划发展的现状为切入点,在分析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电力规划阶段应当重点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新时期;电力系统规划;思考方向

无论从系统论角度把电力工业视为由发、输、配、供、用电环节构成的一个大系统,还是从技术经济角度将电力工业看作产、供、销同时完成的连续型流程产业,电力系统规划作为电力工业发展的理论前瞻,既关系到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又关系到电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纵览电力工业发展历史和趋势,横观各国电力企业改革态势,面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顺迎时代进展的新形势,电力系统规划将受到新观念、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的启迪和激励,从而应对其研究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和认识。

1.电力系统规划现状分析

“十四五”时期是电力工业重要的发展阶段,截至2017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177703万千瓦,比上年末增长7.6%。以往的电力系统规划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我国社会的发展要求,为满足全社会电力、电量的不断增长,必须要求电力规划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因此需要电力规划人员不断修编、完善电力系统规划,基本实现电力供求平衡,电力工业开始由卖方市场转入买方市场。回顾电力工业改革发展历程,电力规划作为电力系统的前瞻,对电力工业发展起到导向或蓝图作用,功不可没,不可忽视。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电力系统规划将供电企业和政府调控

电力规划坚持市场结构和政府调控有机结合,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抓住我国大力发展经济促进能源发展的机遇,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大力推进电网规划建设。在政府的强有力支持下,各区域的供电企业要互联,要进行具体规划布局。立足“发、输、用”三个环节,作好三级电网规划。要把立足“发”-电源,“输”—电网,“用”—市场这三个环节,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实行区域统筹规划,协调统一安排电力项目,促进资源在区域内或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避免重复投资建设。

1.2电力系统规划要求能源发展以电力为根本

当前,电力规划要求以能源发展作为电力规划的根本,要通过社会工业对电力电量需求及要求,进行电力系统的配置,要让市场经济在资源优化配置中起推动作用,从而优化电源结构,使电源、电网规划布局日趋科学合理。不能满足现状,止步不前;或者进行胡乱规划、乱接乱拉导致整个系统存在安全隐患。这样更谈不上电力在能源发展中的基本作用了。

1.3电力规划将市场机制和政府调控高效衔接在一起

在新形势下,电力系统规划中涵盖的关键要素多且复杂,实际规划阶段不仅应当具有敏锐的市场嗅觉,对市场发展趋势进行精准把控,更应当将政府调控作用纳入重点考量范畴中,因此,最为稳妥的做法就是将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高效衔接在一起,这是新形势下我国电力系统规划应当高度重视的核心要素。例如: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存在明显差异,我国为了加快推动落后地区的发展,就会相继推出发展战略,一旦电力系统规划缺少对这一关键要素的考量,就会导致电能供应指标下降,因此,在电力系统规划阶段,应当以市场机制及政府调控为核心,优化电力资源的调控结构,确保能源供应到位,这样不仅能够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更能迎合我国经济发展大趋势。

1.4立足资源优化配置,作好三级电网规划

在电力资源配置过程中,严把市场关、效益关和项目审批关,为解决省级缺电,既充分发挥省内资源优势,又打破省间壁垒,实行区域统筹规划,统一安排电力项目,促进资源在区域内或全国范围内优化配置。我们既要看到电力规划的成绩,更要看到电力规划的不足。尤其面对新世纪和新形势,更要处理和解决好电力规划深层次的问题。

2.电力系统规划的具体方案分析

2.1基础资料的收集

收集供电基础资料是电力系统规划的第一步,只有全面地收集了基础资料,才能对供电现状有深刻的了解,为正确预测负荷和规划改造电网打下基础。供电基础资料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当地的用电分类统计表、供电量统计表,电网电气主结线系统图、电网地理结线图以及相应的发展规划构思和负荷预测等资料。

2.2负荷的预测

在负荷预测中,需要从当前的用电需求出发,综合分析政治、经济以及气候等问题,预测未来的用电需求。预测负荷的主要目的在于分析出负荷的发展状况,确定出各地区的供电量、最大负荷以及各地区的负荷发展水平。进行负荷预测时,最为关键的是对历史数据的收集和预测模型的建立,通过相关算法进行试验研究,对模型进行不断修正,最终实现负荷变化的最逼真反映。通常情况下,可以采用以下五种负荷预测方法:

2.2.1单耗法

这种方法在近、中期规划中进行负荷预测时较为实用,它是通过计划产品的数量以及用电单耗来进行年用电量的推算;单耗法在对有单耗指标的工业用电进行预测时属于一种较为直接的方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可以根据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目标,利用工农业产值指标以及主要的工业产量规划指标,统计单位产品耗电量,同时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找到相应的规律,最终得出产品以及产值的综合单耗;随后预测出相应的负荷。

2.2.2弹性系数法

通常来讲,当电力弹性系数大于1时,说明电力工业是适度超前发展的,但值得注意的是,电力弹性指数的确定涉及到地区的负荷结构和性质、历史资料以及各类用电比重情况等。在进行中期以及远期宏观的负荷预测中,弹性系数法使用较多。

2.2.3综合用电水平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相应人口的平均年用电量对总的年用电量进行推算。工业或是非工业用户,在推算用电量时,可以按照单位设备的装机容量平均用电量来进行;在推算综合用电量水平时,可以通过相关资料和调查分析进行。这种方法在近中期规划的负荷预测中较为常用。

2.2.4外推法

外推法是通过已有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合理延伸,对未来的用电量进行推测。这种方法又可以细分为回归分析法和平均增长率法等。

2.2.5负荷密度法

所谓负荷密度,是指单位平方公里的平均负荷数值,这种方法无法直接预测整个城市的负荷密度,而是通过区域或是功能的划分来进行负荷预测的。

3.对电力系统规划的再认识

依据电力发展本身的技术经济特点,要先有一个全国的总体规划纲要,对各省和地区提出总体要求,然后以省为基础,以区域为平衡,以全国优化配置进行规划,从而形成统一的、相互衔接的、各级分别实施的电力规划。这是电力系统固有特点所决定的,是全国资源优化配置所需要的,是大系统与子系统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互相依存又互相矛盾的关系所决定的。电力系统规划要做到综合性、主动性、开放性、滚动性和有效性。综合性就是要从属经济体制,社会经济发展,国内外科技动向,确定生态分析、能源供求形势和交通运输能力等方面来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才能制订出符合市场规划,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科学的电力规划。主动性就是要求规划有适度超前性,从而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科技进步。开放性就是要求规划纳入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轨道,既可为政府决策服务,又可为任何投资主体服务,要求电力规划走向市场化、商品化。滚动性就是指规划编制要从上而下和由下而上密切配合,反复协调,综合平衡,滚动修订,不断完善,以使规划具有科学性和民主性,现实性和可操作性。有效性就是要求

(下转第242页)

科学规划有效实施。

4.对电力系统进行科学规划设计的方法

4.1积极结合智能化手段

首先,要求电力企业内部人员必须积极学习智能化技术与相关内容,确保所有规划人员能够充分了解我国智能化发展现状,了解我国电力发展方向及相关政策动态,在确保电力企业能够在新时期内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充分结合智能化技术与手段,完成对电力系统的科学规划与设计,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与可行性;其次,可在对电力系统及其输送路线进行规划时使用电子地图,通过利用电子地图等科技手段明确电力输送具体路线及分布范围,对城市内部电网进行合理布局与确认,并降低在电网规划方面的人力资源利用率,降低部分资金成本,提升规划设计效率。

4.2满足电力系统层次化

电力系统等级次序性有利于实现上下层次区分,实现系统目标的协同配合。规划设计应当要充分发挥系统的协同作用,优化系统整体功能。满足系统整体稳定性的要求,协调相关设备之间的要求,提升电网整体性效益。电网系统规划将会极大地影响系统功率,引发动态失步振荡,因此,要实行电网系统规划设计的整体优化,提出合理的参数选择。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知,我国电力系统正在不断完善与发展,而受到科技信息技术的推动与影响,传统电力系统已经无法全面提升电力企业水平,因此,为来进一步提高我国电力企业电力输送效率,则必须结合时代特点,通过结合先进科技技术的方式对电力系统进行合理规划与设计,在确保该规划设计满足电力企业发展要求和特点的同时,通过提升系统层次化、融入智能手段的方式,提升电力输送效率,实现科学规划设计的同时为进一步加快城市及社会文明建设提供有利条件,为促使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金伟平.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6(32):65-66.

[2]梁志强,黄承霞,朱金,等.浅论智能电网在电力技术及电力系统规划中的应用[J].低碳世界,2016(10):87.

[3]陈宏铭.浅论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在电力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引文版,2017(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