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种植过程中防治病虫危害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茶叶种植过程中防治病虫危害措施分析

杨静

四川韵然景观园林工程有限公司644000

摘要:由古至今,中国人民一直都喜欢饮茶,而且饮茶文化在我国的文化建设方面也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所以,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茶叶种植工作。

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茶叶种植过程中防治病虫危害措施。

关键词:茶叶种植;病虫危害;防治

我国种茶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很多地区都种植茶叶,但每个地区的种植品种不一样,导致我国整个茶叶种植市场比较混乱。很多地区没有统一种植品种和种植时间,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在一些茶叶种植地区经常会发现这样的情况,有的树木由于年代久远,枝叶需要修剪,但修剪水平低下,甚至出现没人管的现象。这种情况是造成茶叶产量和质量没有得到根本性提高的主要原因。由于很多地区都延续传统的种植经验,没有创新种植技术,导致茶叶的病虫害问题一直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传统治理病虫害的方法是喷洒农药,会造成农药残留在茶叶上的情况,不仅降低了茶的口感,影响到茶叶的生长,还达不到绿色环保的效果。因此,只有提高茶叶种植的管理效率,创新茶叶种植的技术,才能提高茶叶的产量和质量。我国很多地区都种植茶叶,其中大部分的种植区在南方,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东南地区,这些地区降水丰富、阳光充足,不仅生态环境良好,而且有悠久的种茶历史。但我国传统的种植技术不注重管理,只注重产量,所以要改变传统的方法,推广新技术,加强种植管理。

1、病虫的危害

在种植环节中,影响茶叶质量的因素中,病虫害产生的威胁最大。这一问题的出现,如果不加以注意,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造成的茶园损失可能是巨大的。常见的虫害,比如:尺蠖、茶小绿叶蝉、叶蝉类害虫、黑刺粉虱、茶蚜以及象甲类害虫等,都将严重影响茶叶的质量,造成减产减收。常见的病害有饼病、茶碳疽病以及茶赤星病等,这些病害的出现同样会影响茶叶质量,甚至造成大面积的绝产,让茶农蒙受重大的经济损失。

2、茶叶种植防治病虫害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药、化肥使用不合理

在中国茶叶种植业的许多领域,农民主要使用杀虫剂来控制病虫害。但一些农民对农药的使用方法和残留标准并不十分熟悉,甚至还没有科学的防治害虫的措施,这就导致它们在茶树种植过程中出现农药滥用、茶叶农药残留超出一定范围的情况。人们的健康带来更大的安全风险。一些农药对所有昆虫的毒性都有一定作用,这不仅使茶树害虫得以杀灭,而且还杀死了有益昆虫,导致害虫的数量越来越多。

2.2、防治技术水平较低

如果使用虫害控制技术相对较低,会导致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农药残留。目前,我国茶叶农药残留量已引入新的标准,农民已不能再沿用以往的茶叶病虫害防治方法。国家已经明确表示,茶叶中最大的残留物和杀虫剂如芬瓦雷酸盐的使用是被禁止的。

2.3、受到茶叶产地环境的影响

虽然大关县天城的环境条件相对较好,但由于近年来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茶园周围环境的空气质量也越来越差。空气中的一些区域也含有重金属,如铅元素,主要是死于空气中的汽车尾气排放。结果,该地区的环境近年来恶化,土壤受到严重污染。环境的恶化导致空气的酸度和碱度发生变化,ph值降低,为了提高ph值,一些地区使用白云石粉添加剂,但这种做法带来了两种化学污染。因此,工业环境的恶化影响了茶园的发展。

3、茶叶种植过程中防治病虫危害措施

3.1、生物防治措施

(1)人工捕杀法

在茶叶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物理防治是最常用的人工杀灭方法。对于茶园中的一些社会害虫,通过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惯就可以杀死它们。常言道,胜利,只有了解敌人,所有敌人的行踪和思想在手边,才能弄巧成拙,永不烦恼。所以一定要充分了解害虫的各种习性,想出获胜的诀窍,征服。例如,一些害虫有假死动画,这可以通过在茶树上的一层塑料薄膜来完成,摇动茶树,使其落到薄膜上然后将其杀死。

(2)趋向性诱杀法

常用的还有趋向性诱杀法,茶树生长过程中经常使用的诱饵方法有光、诱饵、香精等。有些害虫具有接近某一种颜色的特点,有些害虫具有接近光源的特点,有些害虫具有强烈的嗅觉,有一种特殊的风味特征,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害虫的特点来诱使它们。这是不足以理解的,在采取这些措施之前,了解这些方法的实施是否会影响害虫天敌的正常生存,是否会出现捕集错误的现象。保护天敌主要指的是利用虫害的天敌捕食害虫,从而减少虫害对茶叶的为害,常见的有:释放螳螂、蜘蛛、草蛉、瓢虫、寄生蜂、捕食螨、鸟类等。

(3)性激素诱杀法

还可以通过性激素诱杀法,这主要是通过释放雌性昆虫的性激素来诱导男性的个性,然后诱捕它。这可使病虫害发生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繁殖能力,在很大程度上起到防治害虫的作用。

3.2、化学防治措施

在使用化学技术防治病虫害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防治标准。控制技术应根据标准确定剂量。在选择农药时,要选择低毒、低残留、对人体影响小的农药。化学农药的使用主要是通过喷洒和低容量的防治。

(1)茶饼病的化学防治方法当茶饼病发病严重时,可以在冬季使用0.3~0.5度的石硫合剂封园,在病害高发阶段可以喷施75%百菌清1125~1500g/hm2、0.2%~0.5%的硫酸铜、10%多抗霉素1125~1875g/hm2或者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00~375g/hm2,防治效果较好。

(2)炭疽病的化学防治方法

用70%的甲基托布津1500g/h2、80%代森锌1500g/hm2、30%爱苗375mL/hm2、25%使百克1125~1500g/hm2喷施。

(3)假眼小绿叶蝉的化学防治方法

每年5—6月和9—10月为假眼小绿叶蝉虫口发生高峰期,要注意重点防治。春茶结束后第一个高峰期到来前每百叶虫口20~25头时,或第二高峰前百叶虫口超过12头时,及时喷施25%阿克泰150g/hm2、3%啶虫脒750g/hm2、10%吡虫啉300g/hm2防治。喷药后10d方能采茶。

(4)茶毛虫的化学防治方法

茶毛虫幼虫发生时期为每年的4月中旬至11月下旬。防治时间最好在幼虫3龄前开展,可以使用0.3%苦参碱150g/hm2、苏云金杆菌70g/hm2、10%联苯菊酯虫10g/hm2、0.3%印楝素120g/hm2。

(5)茶尺蠖的化学防治方法

防治时期选择每月的7—8月份,考虑到茶尺蠖喜欢在清晨和傍晚取食,在发生期可以在4—9点或者15—20点喷施1.8%阿维菌素20~25g/hm2,喷洒5d后在用20%米满25~30g/hm2,喷后3~4d,再喷洒2.5%溴氰菊酯20~25g/hm2等防治。

3.3、物理防治措施

为保证茶叶的安全稳定生产,可采取有效的物理防病措施,主要有:一、趋向诱杀法。在了解了害虫的生活习性和特征后,农民和管理者有针对性地利用光、味、色等来进行诱捕器,但重要的是要注意,在捕获过程中,尽量不要危害害虫的天敌,所以,物理诱捕和天敌的生物防治措施,将使防治结果更好地达到保护害虫的目的,生产茶叶。第二,生物信息素捕获方法。农民可以利用信息素来干扰茶叶害虫的破坏行为,并利用诱捕工具杀灭害虫。第三、人工诱捕方法。有些害虫有一定的群体,有明确的目标,农民可以根据这一特点对害虫进行人工狩猎,例如,对一些附着在茶树上的害虫进行悬挂动画,可以在地上铺上一层塑料,然后摇动茶叶,就会掉下来。n塑料薄膜上的收集和杀灭害虫。

3.4、茶园管理技术

在此过程中,农户应该采用合理的方法来提高茶园的管理效率。首先,修建茶树,以此来确保茶树的正常生长,并且提高茶叶的品质。修剪工作必须做到定期全面落实,特别是在茶树幼苗的生长阶段,修剪工作还能够确保茶树的生长和茶叶的产量,进而为无公害茶叶的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管理茶园环境和土壤,要想确保茶树的正常生长,并且促使茶叶实现无公害化,就应该要求农户定期检查茶园的环境,完全隔离污染物。另外,还应该实时监控土壤的肥度和湿度,不仅要确保茶树的正常生长,而且还应该避免由于施肥过量对土壤造成污染,从而对茶叶的质量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总之,在茶叶种植过程中,病虫害已经成为困扰广大茶农的重大问题,如果病虫害不能得到及时控制,将给茶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茶叶病虫害的防治,应该以农业防治为基础,以生物和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提高茶叶种植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彭争光,杨桦,易征璇,潘庆.出口茶叶种植基地虫害综合防治探讨[J].中国茶叶,2016,38(09):12-13.

[2]曾召银.如何在茶叶种植过程中防治病虫带来的危害[J].农业与技术,2016,36(04):135.

[3]徐晓琴,梁玻.茶叶种植主要病虫害防治研究[J].乡村科技,2016(02):74-75.

[4]饶文光.气象条件对茶叶种植的影响与防治措施研究[J].中国农业信息,2015(15):104.

[5]胡生慧.茶叶种植主要病虫害防治研究[J].农技服务,2015,3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