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写字写字快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2

快乐写字写字快乐

刘娟

(安徽省马鞍山市师苑小学,安徽马鞍山243000)

摘要: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人类文字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俗话说:“见字如见人”、“字如其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对学生强化写字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要让生性活泼好动的孩子喜欢写字,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重视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教师要激发孩子的内心情感,培养写字的热情。在教学中,要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写字能力的发展。建立以“发展功能”为核心的符合教育方针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新的多元评价体系,科学的评价学生的写字状况,通过发展性评价来提高学生的写字兴趣和自信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关键词:激发兴趣;注重差异;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7-0000-02

正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文化素质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对学生强化写字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必须要求,是历史赋予的重要使命。特别是对于低段学生,通过写字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等。但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写字教学的枯燥无味,低段儿童的好动天性,要让孩子快乐写字,这就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一、激发兴趣,培养热情

莎士比亚曾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只要有兴趣,学生才能持续较长的时间,才能有所收获。

1.故事诱导。

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刚入学的儿童,爱听故事,通过有趣的故事明白道理,学习知识。“怀素芭蕉练字”、“王羲之临池写字”,教师可以在课上练字时讲一进这些故事,既有知识性,也有趣味性,是练字的生动教材,一方面是提高学生兴趣,一方面也是在潜移默化中督促他养成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

为了培养学生认字、爱字的兴趣,在分析字形结构的时候,为了帮助孩子记忆,特别是一些象形、会意的汉字,可以编一些字谜和有趣的小故事来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探究之情。比如:冬天藏在方框里(图),人人埋头干(左)等等。学生在猜谜的过程中,不仅对生字的结构特点有深刻的认识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既不会写错又能写得漂亮,学生自然会喜欢写。

2.模仿熏陶。

写一手漂亮规范的字,可以给自己带来一份愉悦感和一份自信。在《新课程标准》中就要求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一年级的孩子有着极强的“向师性”和模仿力,教师的表率作用有着特殊的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老师在平时的板书、批改作业都要书写规范,给孩子以美感的享受。

比如一个“人”字的撇捺教学,写的时候撇捺要舒展,就像人站在那儿要脚踏实地。将抽象的知识,在实践中通过学生动手、分析、比较,得出自己的感知,体会到写字的愉悦感。写字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需要的是那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所以要让学生不丧失学习兴趣,就要求作为老师的我们要每时每刻去充分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我们的训练要求。

二、注重差异,因材施教

“书法教育必须尊重每个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价值,并在教学过程中用个别原则来保证这种尊重的存在。”①因为每个孩子的各方面发展都存在差异,可以采用因材施教。

1.精心布置作业。

机械重复地抄写或者大量布置作业,导致学生感到压力大,只顾完成任务,“书写”练习成了“抄写”练习,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兴趣,为了完成任务会养成许多恶习,练字的要求从何而谈?这就要选择一些典型性的字例;引导孩子举一反三,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感到轻松,受到启发,促进思维的发展,并保持喜欢写字这份热情。

其次,小朋友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个性的差异,家庭教育的环境不同,以及他们的接受能力、学习方法态度的不同,书写质量的程度也不同,因此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可以根据孩子不同的发展水平来决定,对于个别学生应放低要求,写字速度快的可以多写点,书写能力较弱的就少写点,力求不要数量,而要质量。

只有让孩子喜欢作业,才能取得布置作业最好效果。要想让学生真正消化的方法不是让学生重复抄写多少遍,而是可以布置学生乐于完成的学习任务,在完成的过程中将知识内化。

2.加强个别指导。

由于学生存在个体的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学生的时候也要有所区别。对于学习能力较好的,字写得漂亮的孩子在给予表扬的同时,给他们一些更高的要求,避免他们的骄傲自满,向着更好迈进;而对待较弱的学生,更多的是鼓励的语言,一句鼓励,一句称赞,都会给他们带来自信。在课上,我对那些弱势群体放低要求,手把手地教孩子去写,注意教会孩子书写过程和书写方法,首先要教会孩子观察字,对于较复杂的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哪一笔在横中线上,哪一笔在竖中线上,每一笔从哪儿起笔,到哪儿收笔,为后面的临写做好铺路搭桥的作用,努力引导学生养成“提笔即是练字时”的良好习惯。

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够使班级里的同学对学习充满兴趣。多给孩子创造表现的舞台,每个孩子都会给你展现全新的他,在班级中开展“结对子”活动,学生们在活动中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孩子们能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还满足了部分孩子的自豪感。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规则,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慢雕细琢。真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低段的学生正是打基础的时候,因此我们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让他们打好基础。

三、多元评价,鼓励进取

《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②第五点意见“改进写字教学评价”提到:“写字教学的评价要有利于引导绝大多数学生对写字、书法的兴趣。”

1.变教师为中心评价为主体多元评价。

传统的评价中,教师是评价的执法者,学生是评价的被动接受者,在很大的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新课程要求教师更多地成为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评价的主体成多元性。

在写字课上,我走下讲台,创造更多的和学生沟通机会,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句话,都是对学生的评价,给予他们启发和引导。通过对话的方式纠正学生的缺点,指出学生的不足,给学生指出努力的方向,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鼓励使他们产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情绪,满怀信心的去改正不足,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同时,我也让学生来评价老师,比如在教学“果”时,我范写完,请学生来说说我写的怎么样,好在哪儿,不好在哪儿,这个过程不仅更大限度地调动了他们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在评价的过程也就是他们内化的过程,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通过互评不仅能训练口语交际能力、观察分析能力,也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使他们不骄不躁,能正确全面地看待人和事物。

2.变单一的评价方式为多样化评价。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运用多种评价方法,突出评价的激励功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的进步。星级打分是一种最常用的评价方式,在作业的批改中,我会根据孩子的书写情况给孩子打上相应的红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又是我还会在孩子的作业本上画上“大拇指”,给女孩子的作业本上画上一个美丽的皇冠,有时我会给孩子的作业本上写上简短的评语“你真像一个小书法家呀!”对于有进步的同学,我会采用鼓励式的话语“你的字进步真大,老师都对你刮目相看了!”对于不认真的同学,我会用婉转的语言劝告“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认真写字的,不要让我失望哦!”等等。评价语言的多元化。激发了孩子的内在发展动力,促使其进步。

3.学习成果展览。

爱表现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我们教师应该为孩子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孩子体会成功的快乐。课堂上,我们用实物投影仪等手段展示学生写字作品。在作业完成后,请学生上台把自己的作业展示给大家看,可以是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字,也可以是学生写得有进步的字,这样能考虑到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既能保护各自的自尊心,更能增加后进生的自信心。教室中,开设了“精彩舞台”作业展示栏。每个月举行班级写字比赛,好的写字作品可以在那儿展示,书写认真清楚的作业也可以在这里展示,有进步的学生同样可以在栏内悬挂。这样的竞赛调动了学生对写字兴趣。同时,我还经常请家长来班级参观,也请部分家长把孩子的作品放到班级的QQ空间里,让家长参与评价,架起了学校和家长的桥梁,大大提高了家庭教育的力度,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作为老师的我们要利用各种时机给学生创造让他们展示自我的机会,要让他们感觉到他们的每一个人都是这个舞台上的主演,让他们尽力的去表现自己。

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宇说:“成果的真正秘密就是兴趣。”兴趣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重要的推动力。所以,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实行新课程的今天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孩子对写字的兴趣,从而使写字教学更具有人文性,生活性,趣味性。让学生能快乐写字,能感受到写字的快乐。

参考文献:

[1]《书法教育学》陈振濂。

[2]《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

[3]《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