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力与创新型城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3-04
/ 3

自主创新力与创新型城市

黄升旗

黄升旗湖南行政学院管理学教研部长沙410006

摘要:本文从自主创新角度研究创新型城市建设问题,通过对自主创新力与创新型城市的内涵界定,分析了自主创新力与创新型城市的作用机理,得出“提高自主创新力,构建创新型城市”是推进城市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并就实施“提高自主创新力,构建创新型城市”提出了基本思路。

关键词: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力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城市Independentinnovationstrengthandinnovationcity

HuangShengqi

Abstract:Thisarticlefromtheindependentinnovationangleresearchinnovationurbanconstructionquestion,throughtotheindependentinnovationstrengthandtheinnovationcitysconnotationlimits,hasanalyzedtheindependentinnovationstrengthandtheinnovationcityactionmechanism,obtains“enhancestheindependentinnovationstrength,theconstructioninnovationcity”isadvancesthecityleapfrogdevelopmentthestrategicchoice,and“enhancedtheindependentinnovationstrengthontheimplementation,theconstructioninnovationcity”proposedthebasicmentality.

Keywords:IndependentinnovationIndependentinnovationstrengthInnovationcityInnovationcity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9)04-0040-03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载体是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城市是实现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重要的基本保证。城市如何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框架下来解读自主创新能力与创新型城市,本文欲对此问题作些探讨。

1.自主创新力与创新型城市的基本内涵

自主创新,从内容上讲包括三方面的含义:一是原始创新,即通过科研和开发,努力获得更多科学发现与技术发明;二是集成创新,即通过各种相关技术成果融合汇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三是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地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从过程上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创新,二是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是指对自然界的研究并获得新发现,具有基础性特点,主要以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主体;技术创新则是着重将基础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技术服务人类,强调成果的应用性,它往往以企业为主体。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有效衔接就在于两个创新主体的有机结合。就是说,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的企业主动向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投入或者提出所需要的带有产业化的科研方向,以获取原创性成果,实现原始创新。作为知识创新主体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主动参与技术创新过程,用知识创新成果解决其技术创新的难题,主动将知识创新成果在企业转化。

自主创新力,指创新主体有效整合运用各种创新资源,搭建新的技术平台或改变核心技术,取得自主知识产权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能力的有机综合。自主创新力是由多种能力有机组成的能力界面,涉及自主创新活动的多个方面及自主创新活动过程的多个环节。从自主创新内容角度理解,自主创新力包括三个方面:①原始创新力,强调从原始性创新角度获得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能力。②集成创新力,强调从集成角度有机融合各种相关技术,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和产品的能力。③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强调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创新型城市,本质上是创新型国家的地方化和具体化。创新型城市的关键词在于“创新”和“城市”。创新,意味着城市的竞争力专注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城市,则意味着参与创新的主体不仅指企业、行业和产业,而是整个城市都参与到创新之中。一般说来,创新型城市具有四个基本要素:①创新资源——创新活动的基础。包括人才、信息、知识、经费。②创新机构——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政府等。③创新机制——保证创新体系有效运转。包括激励、竞争、评价和监督机制。④创新环境——维系和促进创新的保障。包括创新政策、法律法规、文化等软环境;信息网络、科研设施等硬环境;以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外部环境。

2.自主创新力与创新型城市的相互关系

从自主创新力的视角研究建设创新型城市问题,就是充分发挥城市后发优势,以跨越发展为目的,以自主创新为核心赶超战略。强调要把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基点,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其作用机理如下:

2.1跨越式发展实质是创新型发展。在区域竞相发展格局已经形成的态势下,城市如果要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必须打破常规,实现跨越式发展,在重视发展速度的同时,更加重视发展的质量,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只有这样,城市发展才能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佳境。事实上,跨越式发展从来都是与创新型发展联系在一起的。跨越式发展尽管内涵极其丰富,但支撑跨越式发展的无疑是创新,它包括思想观念、科学技术、体制机制、发展环境、文化氛围等在内的全方位创新。只有在观念创新上先人一步,在体制机制创新上优人一着,在科技创新上快人一拍,在文化氛围创新上高人一筹,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创新型发展是跨越式发展的精髓。

2.2创新型发展的核心是建设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发展的载体就是构建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发展强调激活创新意识,集聚创新资源,发挥创新作用,创造创新成果。把创新作为基本驱动力推动区域发展,并对所在区域或更大范围内的其它区域具有高端辐射与引领作用。而创新型城市是对创新要素集聚和发挥作用的城市发展模式的一种高度概括,涵盖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融资创新、营销创新等全社会创新的一个创新体系。因此,创新型城市是创新型发展的核心和载体。

2.3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力。建设创新型城市有很多着力点。提高自主创新力无疑是关键。提高自主创新力能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推动经济增长由资源依赖型转向创新驱动型。能立足于城市产业发展的特点和现有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掌握一批核心技术,打造若干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以支撑城市产业体系的发展。提高自主创新力在强化产业技术创新的同时,还能带动社会技术创新,使创新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统一。使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力量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贯穿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全过程。

3.自主创新力与创新型城市的运行思路

创新型城市战略的实施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城市战略体制和机制诸多方面,必须进行科学的统筹规划。具体包括:

3.1规划。在全面规划阶段主要应解决好如下问题:一是转变城市战略理念,充分认识创新之于城市战略的重要意义,在创新导向型战略模式上形成统一认识,形成初步的战略思想,将战略模式转变纳入城市经济社会战略的总体规划。二是对创新导向型城市战略模式的类型和城市经济自身情况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选择适当的目标战略类型。三是根据目标战略类型分解确定城市战略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并确定城市经济实现目标战略的基本步骤。四是结合目标战略类型的特点和要求剖析城市战略的有利因素和制约因素,确定城市战略的战略重点。五是根据目标战略类型的要求,制定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简明性、可调性的推动城市战略的战略措施。

3.2整合。首先,确立城市在城市创新主体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增强城市创新意识、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大力培育和战略创新型城市,特别是创新型的高科技民营城市。创新活动特别是技术创新活动以城市为基本载体,并且以城市为媒介与市场和社会联结在一起。其次,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提高各类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将科研机构的创新活动与城市战略需要紧密联系起来。各类科研机构在城市创新网络中具有重要作用,不仅承担了技术知识的生产职能和教育培训职能,而且直接扮演了衍生城市的角色,发挥了城市孵化器的作用。第三,积极培育和战略创新中介服务机构,不仅要扩大中介服务机构的数量规模,而且要提高中介服务机构的综合素质,进而为创新活动提供迅捷、充分、优质的中介服务。创新中介机构作为创新活动的主要辅助主体,在促进城市直接创新主体的创新活动和提高城市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粘合剂作用。第四,明确政府在城市创新中的角色和定位,推进政府体制改革,提高县级政府催化创新的能力。政府不是城市创新的直接主体,但是它可以提高城市和科研机构等直接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它可以从引导创新方向、催生中介服务、分担风险等方面促进创新。第五,加大创新活动各相关主体的整合力度,完善整合机制,合理利用既有主体资源,提高创新效率。创新不仅依赖于城市、科研机构等个体的行为,而且更加依赖于它们之间的合作。因此,必须积极探索不同主体之间的高效合作机制,将各主体有机地整合在城市创新网络中,为城市创新提供坚强的主体支撑。

3.3要素。首先,确立人力资源在城市创新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全面优化城市人力资源供给。人力资源是保证创新活动顺利开展的第一资源,其数量、规模和质量、结构对城市创新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必须集中精力扩大城市人力资源供给规模、提高城市人力资源的质量水平、优化城市人力资源的素质结构。具体应做好如下工作:一是加大城市人力资源开发投资力度,依据城市创新需要对开发投入进行有选择的配置,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效率,提升城市的人力资源自生产能力;二是扫除城市人力资源流入和流出的各种壁垒,完善城市人才引进机制,探索人力资源功能性使用机制;三是从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优化城市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建立高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城市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其次,重视资本在创新导向型城市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全力增加城市资本供给,引导各类资本流向城市创新领域。资本是城市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也是创新导向型城市战略的基本推动力量。因此,必须调动一切力量增加城市资本供给为城市创新提供充足的资本支持,具体应做好如下工作:一是加快城市物质财富资本化进程,提高城市资本的增殖能力,提升城市的资本自身生产能力;二是扫除城市资本流动的体制障碍,拓宽城市外部资本进入城市创新领域的渠道,建立完善的资本吸引机制,将城市创新蕴含的巨大潜在利益向外部资本充分展示,诱发外部资本流向城市创新领域的原始冲动;三是转变思想观念,抛弃资本所有制属性的偏见,调动各类资本参与城市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四是健全城市财政体制,完善城市金融体系,加大对城市创新的资本支持力度;五是创新城市资本的组织形式,提高城市资本在创新领域的使用效率,以效率弥补规模的限制。第三,突出技术在创新导向型城市经济中的先导地位,全力增加城市技术要素供给。技术要素既是创新导向型城市战略的直接驱动力,又是解决城市战略模式转换过程中诸多难题的法宝。增加城市技术要素供给应注意如下几点:一是深化城市科研体制改革,加大城市技术开发投入,积极开展与外部技术生产机构的联合协作,提高城市技术自主生产能力;二是健全技术交易市场,降低技术要素交易的非价格成本,探索多种技术引进路径;三是调整城市技术要素的供给方向,优先供给创新导向型城市经济需求较为强烈的技术要素;四是优化技术要素的供给结构,协调技术的前瞻性、实用性、新颖性与普遍性之间的关系;五是完善科学技术成果转化机制,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建立技术成果推广使用的利益补偿机制,提高技术要素的使用效率,提高技术要素供给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第四,合理确定土地、自然资源等要素在创新导向型城市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协调好要素供给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其总体思路是,遵循科学的要素供给理念,自我供给与外部供给相结合,供给数量规模与质量水平并重,追求资源要素的集约化使用,为城市创新提供必要的支持。

3.4环境。环境是城市系统完善战略的外部空间基础,创新导向型战略模式对城市经济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优化城市战略环境,为创新导向型战略模式提供必要的环境支撑,应着重做好如下工作:一是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创新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大力战略城市知识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尊重人民的合法权利,发扬民主,加强立法与执法力度,解决好关系经济社会稳定的突出问题,创造良好的政治法律环境;三是健全城市市场体系,规范市场秩序,按照市场规则加强宏观调控,建设良好的经济环境;四是强化城市经济主体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树立正确的成败观,建设鼓励创新的文化环境;五是尽快扫除城市创新的制度障碍,紧扣创新衍生的制度需求,加大制度供给力度,不断完善城市创新制度支持体系。

3.5能力。城市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创新导向型战略模式的精髓。城市创新能力是城市主体完成创新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包括城市技术创新能力、城市制度创新能力、城市产品创新能力、城市市场创新能力和城市组织创新能力。建设完善的城市创新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效率,使各种创新资源得到有效地整合和利用,各种知识和信息得到合理地配置和使用,各种服务得到及时全面地供应,是大幅度提高城市创新能力的根本路径。建设城市创新体系应抓好如下工作:一是高度重视城市创新体系建设,将其纳入城市经济社会战略规划,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做好体制、机制和环境建设方面的文章,以求尽快取得成效;二是创新城市创新体系建设的理念,以经济区域视角取代行政区域视角,走大区域联合、协作的道路,将城市创新体系建设与大区域创新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乃至世界创新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三是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各项改革,加快培育创新中介机构,积极扶持民营科技城市,推进高新园区建设,重视高等院校战略,完善城市创新体系的各项功能。

3.6评价。创新导向型城市战略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战略模式,面临着一种全新的探索过程。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反馈机制,对创新导向型城市的战略过程进行科学评价,具体包括:首先,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整个评价反馈机制的基础性工作。评价指标选取时应遵循系统性、明确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则,要求指标体系不仅能够反映各要素的内在联系,而且能够简洁明了地表达,还要有利于现实操作。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实现评价、规范和引导等多重功能。其次,确立评价主体。评价主体是评价活动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评价主体通常是一个团队,团队成员的构成状况直接影响整个团队的效率。一方面,要合理调整团队成员结构,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够保证评价主体能力的有效性,合理的利益结构能够保证评价主体立场的客观性;另一方面,要对评价主体进行系统培训,培训内容既包括评价方法和技能,又包括评价道德和观念。第三,建立高效的评价过程机制。评价过程机制是整个评价机制的重心成分,主要解决评价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评价过程机制包括评价活动的制度化机制、评价方法和程序的形成与使用机制、评价数据的获取与处理机制以及评价协调控制机制和评价监督机制等。第四,建立迅捷的反馈机制。反馈是评价过程的必要延续,评价结果通过反馈机制才能真正发生作用。建立高效的反馈机制必须建立高效的信息传递机制和高效的信息处理机制,前者使评价信息为创新行为主体所获得,后者则使评价信息真正对创新活动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小京.《中国的城市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

[2]张萍.《长株潭一体化创新》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3]冯云廷.《城市创新聚集经济》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4]熊柏隆.《城市创新空间分析》科学出版社,2004

[5]赵苑达.《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创新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6]城市市科协主编.《创新城市策论》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

[7]林先扬等.《国内外创新型城市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热带地理,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