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内营养对肠粘膜屏障影响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5-15
/ 2

早期肠内营养对肠粘膜屏障影响的研究

刘国平

刘国平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三医院075000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肠粘膜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术后常规处理,EN组术后24-48h开始经空肠造口管滴注肠内营养液百普力共7天。结果:患者术前后各时间点尿乳果糖/甘露醇比值、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血浆内毒素(ET)、二胺氧化酶(DAO)统计分析显示术后值两组患者均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术后第8天恢复到术前水平,对照组术后同样存在下降趋势,但是术后第8天仍未恢复到术前水平,与实验组比较,EN可促进病人的胃肠粘膜功能恢复。

关键词:营养支持;肠内营养;腹部手术

【中图分类号】?R656.7【文献标识码】A

1材料与方法

1.12009年1月-12月间在我院普外科行肝胆胰、胃肠手术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9-75岁,平均61.4士8.6岁。随机分为2组,EN组30例,对照组30例。术前均未接受肠内外营养。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身高、术前体重、术中出血量、治疗过程中使用的白蛋白总量两组差异均不显著,具有可比性。

1.2肠内营养制剂百普力(迪希亚公司,荷兰)主要成分为水、乳清蛋白水解物、植物油、麦芽糖糊精、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呈混悬性液,以短肽蛋白为主,低脂肪,低渣,等热量,即1mL含1kcal(4.18kJ)热量,每瓶500mL,总热量为500kca1(2090kJ),其中每100mL含水解蛋白4.0g,碳水化合物18.8g,脂肪1.0g.。

1.3肠内营养输注器材及方法输注器材Flocare(复尔凯)灌注泵(转压输注泵)、Flocare(复尔凯)空肠造口管((纽迪希亚公司,荷兰),此套件包括2根可劈裂式套管穿刺针(其中1枚带有钝头针芯),1根尾端有固定片的造口导管。输注方法①术中将Flocare(复尔凯)空肠造口管放置至屈氏韧带以远端15~20cm空肠处,并将肠壁穿刺处与腹膜固定;②使用百普力营养液为营养源;③术后第1天给予5%糖盐500mL自空肠造口管滴入,第2天开始经空肠造口管恒速灌注肠内营养液,灌注速率开始为500mL/24h,以后逐渐加量至1000-2000mL/24h;④每8h用100mL生理盐水进行导管冲洗;⑤术后第5天允许病人自由饮水,术后7-9天停止灌注,病人恢复半流质饮食。

1.4标本采集和检测

乳果糖和甘露醇的比值检测;两组分别于术前l一天空腹口服乳果糖29,甘露醇lg,术后第1、4、8天经十二肠营养管注入乳果糖29,甘露醇19,收集此后6h的全部尿液,记量,取20ml加入二甲苯防腐处理后,于-20℃冷藏待检。常温融化样品后,先放入离心机5000ffmin离心10min,然后取400I-tl尿样于离心机4000rpm离心5min,经超滤及离子交换处理后去除蛋白及离子,再取250pl上清液加入1000pl乙腈混匀5min,1200rpm离心10min,经孔径为0.2mm滤膜去除蛋白及颗粒杂质后,取上清液上机检测。用超纯水将标准品(乳果糖和甘露醇)分别配成浓度为1000mg/L、500mg/L、200mg/L、100mg/L、50mg/L的标准品。取lOpl标准品,从进样1:3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以乙腈、水(体积比70:30)为流动相,水流速1ml/min,柱温30℃,示差折光检测器检测。用HS色谱工作站对色谱图形进行积分处理,测得峰面积,并根据标准品的峰面积建立乳果糖和甘露醇的标准曲线计算公式。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公式算出标本中乳果糖和甘露醇的浓度,计算乳果糖和甘露醇的比值(L/M)。

ELISA检测

两组采集术前、术后第1、4、8天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20ml静置两小时后,1000转/分离心10分钟,分别取血清与血浆置.70。C冰箱冻存待测。标本分批按照ELISA说明书检测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血浆内毒素(ET)、二胺氧化酶(DAO)及D.乳酸(D.Lac)水平。

1.5统计学处理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1.0版本软件进行分析。全部数据用均数士标准差表示,并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结果

2.1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值:患者术前后各时间点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值统计分析显示术后值两组患者均明显升高(P<0.05),实验组术后第8天恢复到术前水平,对照组术后同样存在下降趋势,但是术后第8天仍未高于术前水平(P<0.05),与实验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患者各时间点血清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值(ng/ml)

注:①与术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SuzukiT[1]等证明在肠道缺血时,细菌片断及内毒素可由肠腔内易位到肠系膜淋巴结、远隔器官和血液中。因此检测外周血内毒素水平,成为评价肠屏障功能受损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检测术后1、4、8天血浆内毒素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升高,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手术创伤对肠黏膜屏障造成损伤,导致细菌内毒素移位;而EN组较对照组术后4、8天血浆内毒素低,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表明早期肠内营养对于肠黏膜屏障有保护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术后l天血浆二胺氧化酶(DA0)与术前相比有明显升高,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手术创伤后导致肠黏膜结构与功能受损;而EEN组较对照组术后4、8天血浆二胺氧化酶低,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表明早期肠内营养对于肠黏膜屏障有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SuzukiT,MorisakiH.[Perioperativemanagementforesophagectomy].Masui.

2014May;63(5):498-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