泻毒通元法在各型恶性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 1

泻毒通元法在各型恶性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龚谨夏铂*

龚谨夏铂*(宁夏医科大学750004)

1.各型恶性肿瘤均是内外毒邪积聚而化的有形毒浊

肿瘤发病率日益攀升,而临床治疗上重大突破尚无。中医学认为:“物之能害人者,皆谓之毒”,“邪之凶险者谓之毒”。毒有内外之分,在今天,外毒除六淫之毒外,更重要的是环境中的气毒,化学毒,食毒,辐射毒等,而内毒的形成多因情志内伤、饮食失宜等因素损伤脏腑,导致气、血、津液的运行失常,痰水湿及瘀血羁留体内,蕴结日久成毒。常见的内毒有瘀毒、痰毒、湿毒、水毒、粪毒等。各种毒邪的积累存在耗竭元真,元真的匮乏加重毒邪,如此则成恶性循环。

虽然,各型肿瘤的成因复杂,所受内外邪各有不同,但各型肿瘤均是内外毒邪积聚胶着而化生的有形毒浊。有形毒浊一旦形成,则更加阻滞元真,耗竭精气,留恋胶着不去,不易排出。

2.有形毒邪出路在攻泻,五脏毒亦需攻泻

《景岳全书?卷之二十三》:“凡积聚之治,如经之云者,亦既尽矣。然欲总其要,不过四法:曰攻,曰消,曰散,曰补,四者而已”,概而言之,治法不外补泻二字。但因恶性肿瘤的迅速消耗,使得“大实有羸状”,以至于在当今中医临床,很多医家治疗恶性肿瘤均以扶正为先,慎用泻法,致使时机遗误,顽症不治。扶正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确实是需要的,但不能一味扶正,尤其是对于有形毒邪盘踞肆虐之时,指望扶正邪自化,或扶正加清解,多半容易虽迁延时日,后仍死于此,或治之暂效而实无功。并且有形之癌毒非一日结聚,其胶结合化亦非一日所成,兼有痰湿,水饮,淤血等综合毒的特点,呈现多证候交织、多症状并存。癌毒蚀精腐骨,继续结聚,迅速使病邪深重不解。因此,只有大量地驱除有形毒邪,才能有效地固护元气,通畅元真。这就决定了肿瘤的治疗要立足于泻毒,要将破积,驱毒,攻瘀的泻毒通元法用于临床。“邪去而正安”,“大积大聚,大病大秘,大涸大坚,下药乃补药也”。而对于如此积聚之毒,一般活血化瘀,清解之品对其治疗效果往往一般。这就需要看准时机,采取适当的方法,攻泻有形毒邪,祛毒安正。

在胃肠道的肿瘤治疗中,已有一些医家提出并在临床使用攻下法取得良效,因中医历来有六腑以通为用之说,此治疗相对容易被理解。实则,五脏毒亦需攻泻。虽五脏藏精气而不泻,但是满而不能实,若五脏出现实而不满,亦需攻下,使邪气正安。由于五脏与六腑有表里关系,因此毒邪的出路仍在六腑,最常见的即是从二便排出。

3.泻毒通元在各型肿瘤治疗中均具有重要意义

肿瘤的治疗上,很多医家治病以扶正为先,慎用攻法,致使时机遗误,顽症不治。治癌大家孙秉严先生临床治疗肿瘤,即是立足于祛邪泻毒,通畅元真,祛邪首选攻下法。对脑部肿瘤、乳瘤、胃癌、胰腺癌、肝癌宜猛攻,药选大黄、芒硝、二丑、槟榔、巴豆、枳实等,量宜大,对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宫颈癌、鼻咽癌、喉癌、膀胱癌等宜缓攻,药选大黄、芒硝等,量要适当[1]。后证实,很多病人使用泻毒通元后,不仅身体没有跨下来,而且食欲改善,饮食量增加,胸腹胀闷等症状减轻或消除,恶性积水不同程度减缓,明显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延长生命,即使病到晚期,其痛苦程度也可大大缓解。正如张从正《儒门事亲?凡在下者皆下式》所谓:“内经一书,惟以气血流通为贵;世俗庸工,惟以闭塞为贵;又只知下之为泻,又岂知内经之所谓下者,乃所谓补也。陈莝去而肠胃结,症瘕尽而荣卫昌,不补之中有真补存焉”。

参考文献

[1]孙秉严,孙丽瀛.孙秉严40年治癌经验集.北京:华龄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