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营养指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孕期营养指导

张会春

张会春(江苏省扬州经济开发区朴席镇社区服务中心211404)

【中图分类号】R15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5-0388-02

营养的好坏反映了一个人的健康状况,特别是育龄妇女,不论孕前孕期,营养状况的好坏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胎婴儿的健康。尤其是孕期营养对胎婴儿的影响更为重要。妊娠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孕期营养素的需求不完全是母亲孕前营养的需求和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简单相加,要想使孕妇顺利度过妊娠期,母婴健康平安,除了要关注各种各样的因素外,科学合理的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营养素的概念

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水,人体所需能量主要来源于三大营养素: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1g蛋白质=4Kcal(P),1g碳水化合物=4Kcal(C),1g脂肪=9Kcal(F)]。热能消耗: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和生长发育。热能分布P:C:F=10%~15%:55%~65:20%~30%

二、孕期生理变化及缺乏营养素的症状

为了适应妊娠期孕育胎儿的需要,孕期妇女的生理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妊娠月份的增加,这些改变更加明显。一般至产后6周左右各项生理指标才能逐步恢复到未孕状态。如:孕妇代谢增强,能量消耗增多;呼吸系统常见上呼吸道粘膜增厚、水肿,因而易感染;循环系统血容量增加而血红蛋白浓度下降,形成生理性贫血;消化系统,胃肠蠕动功能降低,易引起消化不良和便秘,泌尿系统肾小球滤过功能增强,而肾小管回收能力下降,尿糖、氨基酸都增多,易引起尿路感染;内分泌系统则表现为甲状腺增大,因而合成甲状腺所必须的碘的需要量增加。孕早期常会有恶心,食欲不振甚至呕吐等早孕反应,进食量减少;胎儿任需要吸取营养以供本身生长发育,易造成孕妇营养不足甚至缺乏;缺乏维生素C易引起齿龈肿胀、出血、抵抗力下降;缺铁造成缺铁性贫血;缺钙易引起手足抽搐,临产后子宫收缩,需消耗大量体力和精力,分娩时有创伤及流血,要求能量和各种营养素补充和储备。营养缺乏甚至会导致孕妇身体虚弱而致临产时子宫收缩乏力,从而增加手术助产的几率。

三、孕妇营养不良的后果

1.影响孕妇健康,引起贫血、低蛋白血症,诱发妊娠并发症如流产,早产等。

2.分娩时易出现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等。

3.产后虚弱,复旧不良,易感染、母乳不足。

4.胎儿宫内发育受限,先天缺陷,低体重儿,脑发育受到影响,出生后无法弥补。宫内发育受限的胎儿出生后多数出现追赶式生长,容易出现幼儿或少年时期肥胖,即追赶式生长。

5.营养不均衡甚至过剩,会导致产妇肥胖,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的风险大大增加;胎儿生长过快,导致巨大儿,不仅增加剖宫产的几率,还会导致产后出血、孩子日后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的几率也大大增加。

四、孕期营养指导

1.总的原则是:食物多样,饮食合理;注意适量加餐不加量;膳食均衡;适当控制体重;个体化。

2.孕早期营养0-3个月此期是胎儿各个脏器形成并定型的关键时期,要补叶酸,量不要多,轻度孕吐者要鼓励进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少食多餐,多食用蔬菜水果,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牛奶,多吃瘦肉,多用酸味或凉拌菜,不吃辛辣刺激食物。

3.孕中期营养4-6个月此期是胎儿生长发育迅速以及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营养种类要齐全,并且增加量,如蛋白质、脂肪、铁、钙等,经常摄入动物肝脏和动物血、蔬菜、水果、牛奶或豆浆、虾皮、海带、紫菜等。

4.孕晚期营养28-40周此期是胎儿发育加速期,多吃海藻补充DHA,碘、海带(有流产史的不吃改成紫菜)。重要的是补充蛋白质碘钙铁,由于胎儿长大,孕妇常感胃部不适或饱胀感,此时可少食多餐,有水肿的孕妇要控制食盐的摄入。

5.合理膳食膳食结构要合理,食物种类、量的比例要达到平衡,保持摄取的各种营养素均衡。多用蒸、煮、汤,少用煎炸。

早餐:8点,9-10点加餐水果,11:30中餐,15点坚果、酸奶,18点晚餐豆制品,多吃海鱼,首推鳕鱼,每天:鱼虾每天1-2两,头不要吃,防止重金属残留;鸡蛋1个,牛奶1-2杯,豆制品1-2两,水果要新鲜,偏生一点,维生素含量高,什么季节吃什么水果,一天总量不超过半斤。

控制油脂油一天少于30g,盐5-6g,不吃味精,不吃烧烤及火锅。

总之,育龄妇女为了有个良好的妊娠结局,一定要安排好每天的饮食,做到:一日三餐是前提,主食副食搭配合理,种类多样化,不滥用药物和保健品,改掉不良饮食习惯。自然食物、均衡膳食、适量摄入是安全营养的保证。因此,优生优育,注意孕期合理营养很关键。只有充足、均衡的营养才能让母子更健康。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