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联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0-20
/ 1

浅谈数学教学与生活的有效联系

樊广礼

大丰市白驹第二中心小学樊广礼

数学教学中如何使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观察生活实际,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每位数学教师重视的问题。

一、从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数学知识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生活中客观存在着大量有价值的数学现象。平时,我们到菜场买菜、到超市购买日常用品、做衣服需要买布料量尺寸、外出旅游需要计算开支等,这些都离不开数学。

从生活实际中学习数学知识。在教学《面积》时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面积”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如果在教学中只按书本上的例子介绍给学生,那是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的,学生不但会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无法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所以,在课堂中,我让学生自由找找教室里的物体,让他们摸摸它的其中某个面,发现了什么,可以告诉朋友,也可以告诉老师。顿时,学生活跃起来,让沉静的课堂沸腾起来了。有的把自己的发现马上告诉朋友,有的怀着喜悦的心情和老师分享。在集体反馈观察情况时,个个抢着要说:“老师,我找到了……”有的小朋友摸到了橡皮的某个面、铅笔盒的某个面、课桌的某个面、黑板的面、数学书的某个面……

二、创设具有生活味的问题情境,建构高于生活的数学模型

数学来自于生活。因此,小学阶段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很大一部分能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比如,在教学像“169+99、156-99”这样的题的简便计算时,学生很难掌握,主要的困难是,在“169+99=169+100-1”中,原来是加法计算,为什么要减1呢?在“156-99=156-100+1”中,原来是减法计算,为什么要加1呢?这类题目的简便计算方法有一个非常适合的生活原型——生活实际中收付钱款时常发生的“付整找零”现象。我就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工人李师傅原有钱169元,现在车间主任要发他99元奖金,你建议车间主任怎么发?李师傅现在有钱多少元?这时,教师可再组织学生解一些相似的题,然后让学生观察这些题解法上的特点,尝试归纳简便计算方法,再次建构一个更高层次的理性的数学模型。

三、开放“生活时空”,发展思维

数学教学的时空范围,不应局限与学校的“小课堂”,应突破课时和教室的空间,更多地融入社会“大课堂”,体现大数学教育观这也是数学教学教育性的重要体现。开放数学教学的时空,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开设生活数学课。开设生活数学系列学科活动,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现已成为各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共同取向。如研究生活中的数字规律,组织丈量土地,估算油漆墙壁的面积,开办“数学超市”模拟计划等等活动,无一不体现着数学的实用性。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事物,还必须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自觉性。例如,学习了平均数以后,可以指导学生记录出某周周一至周日每天的最高气温,再算出这一周的平均最高气温。这些实践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