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2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的影响

曾乃仁

曾乃仁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广西南宁530021)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为实施品管圈活动前,试验组35例为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比较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知晓率。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试验组健康教育的知晓率(97.65%)显著高于对照组(6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品管圈能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并且圈员整体素质显著提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品管圈;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健康教育;玻璃体切割术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0-0163-03

品管圈(QCC)就是由工作性质相似或相关的人共同组成一个圈,本着自动自发精神,运用各种改善手法,启发个人潜能,通过团队力量,结合群体智慧,群策群力,持续的从事各种问题的改善活动,每一成员有参与感、满足感、成就感并体会到工作的意义和目的[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是一种具有特异性改变的眼底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证之一[2]。玻璃体切割术的开展,使糖尿病患者的复明率大大提高,但其手术难度大,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处置不当可产生严重后果。我科于2013年7月成立品管圈,开展了以“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7月~2014年2月在我科住院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DR患者7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其中糖尿病病史2-30年;男20例,女15例;年龄为37~76岁;试验组35例,其中糖尿病病史3-36年;男18例,女17例;年龄为34~73。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QCC人员组成全圈共有7名成员,其中主管护师1名,护师5名,护士1名;均为本科学历,平均年龄26.6岁。设圈长1名,负责圈活动计划的拟定与执行;联络员1名,负责对圈活动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妥善保管;护士长为辅导员,督促指导圈活动的进行。

1.2.2品管圈活动步骤

1.2.2.1主题选定召开圈员会议,运用头脑风暴法针对眼科目前存在的问题,确定主题选定的理由: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能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2.2.2活动计划拟定以甘特图绘制活动计划表并确定各步骤及责任。

1.2.2.3现状把握制定评估表内容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基础知识,血糖控制范围及目的,高血糖、低血糖预防,玻璃体切割术的目的及方法,术后并发症的预防要点,术眼护理要点,术后饮食护理要点以及术后体位护理要点等8个项目,每个项目均设有“知晓、部分知晓、不知晓”3个选项,分别赋值1、0.5、0分,每个项目满分为1分。知晓率=实际得分/满分×100%。由责任护士在患者出院前1d根据评估表的内容逐项对患者进行询问,记录患者对8项内容知识点的知晓情况。

1.2.2.4目标值设定目标值=现状值+改善值=现状值+(现状值×改善重点×圈能力),通过全科检查收集到的数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为62.3%,圈能力为65%,改善重点为84.45%,得出目标值为96.5%。

1.2.2.5问题分析圈员们调查分析35例患者对知识点的知晓情况,采用鱼骨图的方式进行原因分析讨论,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护士缺乏规范化培训,健康教育效果差;护士责任感不强,健康教育工作流于形式;健康教育形式单一化,缺乏针对性、连续性;健康教育资料缺乏。

1.2.2.6对策拟定进行了一周的真因验证后圈员们通过头脑风暴提出若干个对策,依照可行性、经济性、圈能力等进行评价,根据80/20原则汇总及拟定出四个对策。①加强护士专科知识培训:全面考核护士对8项内容掌握情况,根据评估结果拟定重点培训内容;请经验丰富的护士通过疑难病例分析或情境模拟的方式对年轻护士进行培训;设置健康教育学习手册,护士可随时查阅和学习。②制定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规范护士的健康教育行为;加强护士思想教育,增强护士责任心。③采用多种宣教方式,如召开健康知识讲座、播放健康教育视频、发放宣教手册等方式,尽最大努力向患者宣教;并将常规指导、随时指导、重点指导相结合,制定合理的健康教育流程,严格按照流程上规定的时间和内容,逐项开展健康教育;将8项内容设计成表格挂于患者床头,护士完成健康教育内容后在对应栏内记录教育的方式及效果。④申请专项经费,制作健康教育资料:疾病知识卡片、手册、图谱、视频等。

2.结果

2.1有形结果

目标达成率=[(改善后数据-改善前数据)&pide;(目标设定值-改善前数据)]×100%=103.4%,进步率=[(改善后数据-改善前数据)&pide;改善前数据]×100%=56.7%;试验组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健康教育知晓率(97.6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3.1本活动结果表明开展品管圈活动能提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手术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在对策实施的过程中进行了多次培训,圈员对科室其他护士带教,对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改进,使全科护士能够熟练掌握健康宣教的内容及方法,积极进行宣教,提高患者的知晓率。

3.2品管圈活动全面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通过本次品管圈活动,护士充分掌握了品管手法,并将科研性思维融入到临床护理工作中,自发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在活动过程中能激发圈员查阅文献、编写健康教育资料,运用循证方法解决问题,调动了圈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能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分析解决问题时提高了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3];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的过程为护理科研和论文的撰写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思维框架[4]。

3.3品管圈活动能提高医院质量管理效益,提升团队的精神面貌。在整个品管圈活动中培养了护士的“问题意识”,掌握了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主动参与科室管理,一起改善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使工作更轻松;协力合作,增强人际关系,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品管圈能够熟练应用于医疗质量的改善、提升工作重,促成项目的成效改善,才能真正达到医疗服务质量持续改善。

【参考文献】

[1]张幸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4.

[2]邢薇,董志军,张铁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4,32:675-678.

[3]徐清清,顾丽萍,李晓梅.品管圈在新生儿股静脉穿刺后按压止血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3,(10):71-72

[4]闭敏丽,苏颖,孙艺等.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早产儿桡动脉穿刺成功率的影响[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5,8(2):16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