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例股骨骨折术后骨不愈合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48例股骨骨折术后骨不愈合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何模鑫

成都市新都区第三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504

摘要:目的观察股骨骨折术后骨不愈合原因及治疗路径。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门诊2012年6月~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48例股骨骨折术后骨不愈合患者临床资料,定向分析48例患者临床手术后骨不愈合原因,进而根据患者骨不愈合原因定向实施临床治疗干预方法,观察患者预后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所纳入的48例股骨骨折术后骨不愈合患者,均经临床2次手术治疗处理后出院,院后跟踪随访1年,所有患者均达到了骨性愈合标准;其中共计2例患者出现预后功能恢复不佳情况,其中1例患者为残端缺损短缩超过4cm,导致行走略显跛行,另有1例患者为膝关节屈曲5°~90°,其余46例患者肢体功能均有效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从临床层面来讲,股骨骨折手术后患者发生骨不愈合的诱因相应多元,针对此类骨不愈合患者,医者应给予足够重视关注,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及时实施科学的治疗处理方案,以达到最佳的2次治疗效果,切实强化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股骨骨折术;骨不愈合;原因;处理路径

股骨骨折是当前骨科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类骨折症状,患者大多是受暴力能量侵袭所致的严重骨创伤情况,多表现为不稳定性骨折及粉碎性骨折。并且从人体解剖学层面来讲,股骨松质骨分布相对较多,且骨髓腔相应较大,患者骨折部位容易产生周侧软组织粘连情况及局部血肿情况,造成骨折创伤面畸形愈合及不愈合情况发生,最终影响临床手术疗效,亟待合理关注处理[1]。本研究为定向降低股骨骨折术后患者骨不愈合情况发生,促进患者机体功能的预后康复,针对性纳入了我院骨科门诊2012年6月以来所收治的48例股骨骨折术后骨不愈合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于患者骨不愈合原因分析基础上,给予了临床综合治疗干预,且取得了较好的预期疗效,现将研究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4月期间我院骨科门诊收治的48例股骨骨折术后骨不愈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8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区间19岁~62岁,平均(45.4±16.2)岁。骨折原因:车祸伤22例,重物砸伤10例,摔伤12例,高空坠落伤4例。骨折AO分型:A3型患者14例,B2型患者15例,B3型患者12例,C1型患者5例,C2型患者2例。其中开放性骨折患者19例,闭合性骨折患者29例。骨折临床手术治疗方法:加压钢板内固定术12例、普通钢板内固定术10例,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17例、DHS固定6例,L型钢板固定3例。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钢板断裂患者6例,螺丝钉断裂退出患者10例,骨碎片游离、骨缺损患者16例,髓内钉断裂患者8例,骨折断吸收无骨痂形成患者8例。所有患者骨不愈合时间均超过6个月,就诊时间:6~8个月患者36例,8个月以上患者12例;所有患者均为知情自愿纳入本研究。

1.2方法

本研究所选取的48例股骨骨折手术后骨不愈合患者,均在临床诊断结合影像学检查的基础上,定向分析了患者骨不愈合原因及病情实际情况,进而根据患者病情实际展开了不同治疗处理,具体治疗方法路径如下:①内固定断裂合并骨缺损患者的临床治疗处理:先予以原骨折内固定植入物拆除,进而重新选取适宜内固定术式,作残段修正同时,贯通骨髓腔,依据骨缺损程度,合理给予自体髂骨植骨术。②髓内钉固定系肥大型骨不愈合患者的临床治疗处理:首先,需将静力固定转化为动力固定形式,取50ml髂骨内白体红骨髓,于C臂机透视之下作骨折端注入。③术后并发骨髓炎患者:需执行分期手术治疗方案,1期手术当先予以拆除患者内固定物,实施窦道切除,刮除炎性组织,清理游离死骨后反复冲洗洁净,转为外固定支架固定,留置双向引流管,持续冲洗2周;并应用敏感抗生素1周,直至患者感染征象消失、创口完全被健康组织填充之后,再予以实施2期手术,展开自体松质骨移植手术,促使患者预后良好康复[2]。

2.结果

本研究中48例股骨骨折术后骨不愈合患者,经临床不同手术方案治疗处理后均告康复出院,术后调查随访1年可知,48例患者均良性达到了骨性愈合标准,平均愈合时间(8.9±2.4)月;其中共计2例患者存在预后功能恢复不佳情况,1例患者为残端缺损短缩超过4cm,导致后期行走略显跛行,另外,还有1例患者为膝关节屈曲5°~90°,除却此2例患者外,剩余46例患者肢体功能均告正常恢复。

3讨论

从临床层面来看,股骨骨折术后患者骨不愈合的原因相对较多,具体集中于下述几个层面:①首先即因手术操作不规范因素所引发的骨不愈合情况,譬如临床手术操作过程中,对于患者骨膜的剥离过多,即会导致骨膜受损,无法膜内成骨,最终发生骨折端缺血性改变情况,影响骨性愈合;②当前股骨骨折患者多为高能量损伤、暴力损伤,所产生骨折周侧组织损伤较重,抑或严重开放性骨折等因素,均可能造成患者骨缺损问题[3]。假如手术操作时,无法对患者骨折部位碎骨片作出有效复位,极易出现游离碎骨块丢弃、骨折端缺损情况。另外,此类患者的手术创伤相应较大,也加促了术后并发感染情况的发生,从而增加骨不愈合者机率。③内固定术式选择不当导致的骨不愈合情况:如髓内钉太细、钢板螺钉过短、固定材料应力不足等等,均会进一步影响到骨折复位的稳定性,而造成侧向应力效应,产生骨吸收及骨不愈合问题[4]。④患者术后过早负重及锻炼原因导致的骨不愈合情况:当前不少医者在股骨骨折手术后,均会向患者强调早期下床活动及参与功能锻炼的必要性,但是却未从全局视角考虑患者局部实际情况,导致患者术后缺少功能训练指导,而因过早负重产生术后再骨折及骨不愈合问题发生。

基于上述因素的存在,笔者认为:当前,若想切实避免股骨骨折患者术后骨不愈合问题,在临床手术过程中,必须本着规范化操作原则及内固定材料科学选取的视角实施手术,如在髓内钉的选择方面,需选取长短、粗细适宜的髓内钉,顺行钉或内行钉应当根据患者的骨折部位高低予以确定,通常股骨中上端骨折患者可选择顺行钉,而股骨下1/3段骨折患者则应采用逆行钉。实施髓内钉内固定应尽量实施闭合复位,以达到骨折端血运功能的保护,髓内钉远端锁定后需要作好骨折间内固定紧密度的仔细检查,一般进行髓内钉内固定半年后,即可转静力为动力化,以便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5]。而在内固定钢板的选择方面,须保持钢板长度为骨折部位骨干直径的4~6倍,钢板需内置于张力侧,并辅以配套钻头丝攻,骨折线两侧螺钉固定应趋于平行,螺钉应穿出对侧皮质1~2个螺纹的间距。同时,术后正确指导患者参与功能锻炼促进患者骨折部位的愈合尤为重要,因为患者骨折部位的早期修复以网状骨恢复为主,此阶段患者骨小梁尚不坚实,所以应重点强调固定效果[6]。为避免影响内固定牢固度,关节功能锻炼也应适度量力开展,以循序渐进方式参照患者骨折康复情况实施,不可过早负重,以避免内固定失效而造成患者术后骨不愈合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针对股骨骨折需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医者应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于术前系统掌握患者病情实际情况,而后再予选择科学的手术治疗方案,以免后续患者发生骨不愈合问题。同时,对于已产生骨不愈合的患者,更应在全面检查获悉患者骨不愈合诱因的基础上,确定再次手术处理路径,以保证患者患肢功能的有效康复,减少对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陈霄,张奇,陈伟等.术后开始下地时间对髋臼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J].中华创伤杂志,2013,29(5):420-424.

[2]杨晓霞,娄湘红,喻娇花等.可控制性细微运动对股骨骨折术后愈合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4):342-343.

[3]张文文,杨建文,胡小永等.锁定钢板结合髓内外植骨治疗股骨骨折术后骨不连[J].临床骨科杂志,2012,15(6):719-719.

[4]梁永宁,张利,吴凯等.股骨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原因及治疗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2,(4):430-431.

[5]沈福祥,曹国平,边红光等.股骨骨折术后再骨折13例[J].中医正骨,2011,23(4):46,48.

[6]王佳发.股骨骨折术后内固定断裂原因与处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06(21):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