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输血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不同输血法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高龙霞

高龙霞(山东省泰安市中医院输血科271000)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2-0201-02

【摘要】目的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临床特点,总结输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8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血型鉴定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选择抗人球蛋白试验及手工凝聚胺试验对98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进行血型鉴定及交叉,其中67例患者抗人球蛋白试验及抗体阳性,22例阴性,91例Rh血型阳性,7例血型阴性。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及交叉配血试验不合24例,后采取,洗涤患者红细胞,复检Rh血型后给以血型相同成份血,交叉配合成功。结论抗人球蛋白抗体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易出现阳性,并且干扰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为减少事故差错应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测定抗人球蛋白抗体,同时应采取手工凝聚胺试验方法进行交叉配血。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输血配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unehemolyticanemi,AIHA)是贫血的一种类型。是由于某种原因,体内产生了自身抗体,并且这类抗体由于患者体内同时存在的自身抗体的掩盖作用而不易被发现,这种抗体与红细胞表面抗原结合或游离于血清中,使红细胞破坏增加所致的一种短期内出现严重贫血,患者需要采取输血治疗措施。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免疫血清学的特点增加了配血不合或输血后贫血反而加重的情况,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输血治疗不同于其他贫血或出血,输血治疗存在很大的不安全性[2],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尤其是检验医师在交叉配血试验时更应得到重视。现将98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不同输血治疗方法应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病例资料选自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98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住院患者。其中男47例,女51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3.2±3.4岁。患者自感头昏及乏力者72例,胸闷、气短及心悸36例,发热、寒战12例,腰痛、有蛋白尿者21例,巩膜黄染18例。)98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住院患者均符合诊断[3]。

1.2方法所有患者血红蛋白<60g/L,红细胞RBC0.92×1012/L,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白细胞、血小板正常;网织红细胞增高。骨髓象显示以幼红细胞增生明显,增生活跃。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或阴性。凝聚胺法试验时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及交叉配血试验不合24例,后采取将病人的红细胞用0.9%生理盐水洗涤患者的红细胞数次后,选用洗涤红细胞再交叉配血,主侧、次侧均为阴性,配血相合。另外在临床紧急输血时应注意主侧阴性,次侧阳性时主侧阴性说明AIHA患者的自身抗体已接合到患者本身红细胞上,已没有足够的量与献血者红细胞发生反应;次侧阳性则说明患者直接Coombs阳性[4]。因此,此种情况可以按常规输血。

1.3试剂检查患者ABO、Rh血型,临床治疗需要输血时,均进行同型血交叉配血实验。交叉配血试验选用聚凝胺交叉配血试验。主、侧管凝集均阴性为符合输血标准。聚凝胺及抗人球蛋白试剂选用上海生物医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结果

2.1输血指征ATHA患者需要输血治疗时,严格掌握其输血指征及适应症。红细胞比积<25%,血红蛋白小于60克/升,PT延长、纤维蛋白原下降、FDP和D-二聚体明显超过正常水平等指标,并且血小板计数低于20×109/升,并出现明显出血表现时,应输注血小板悬液,但若要减少输注次数,防止产生抗体。

2.2抗体结果血型鉴定采用抗-A、抗-B、抗AB抗血清鉴定患者血型抗原,结果均凝集者为血型鉴定结果。本组资料98例ATHA患者进行血型鉴定及交叉时,67例患者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及抗体阳性,22例阴性,91例Rh血型阳性,7例血型阴性。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及交叉配血试验不合24例,后采取反复洗涤患者的红细胞数次后再交叉配血,主侧、次侧均为阴性,洗涤患者红细胞,复检Rh血型后给以血型相同成份血,交叉配合成功,临床输血治疗时,严格控制输血速度,密切观察患者临床体征,输注后98例患者无不良反应,对症治疗痊愈出院。

3讨论

ATHA是由于患者机体免疫调节破坏,产生自身抗体或补体作用于红细胞膜上,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多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患者在短期内出现严重贫血,临床治疗时需要输血,但是由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免疫血清学特点,输血时会出现配血不合或输血后贫血反而加重的情况而危及患者生命。所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输血治疗不同于其他贫血或出血的输血治疗,存在很大的不安全性。在输血时就必须检测抗人球蛋白及不规则抗体。而且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test)阳性结果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本试验分为直接试验(DAT)和间接试验(IAT),前者是测定吸附于红细胞表面的不完全抗体,后者是测定血清中游离的不完全抗体。为了提高本试验的灵敏度,目前已有人应用放射免疫或补体结合抗体消耗试验等测定红细胞表面每一个IgG分子,以证实本病的诊断。本组98例ATHA患者采用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后67例患者抗人球蛋白试验及抗体阳性,22例阴性,同时检测出91例Rh血型阳性,7例血型阴性患者,经采用凝聚胺交叉配血试验后均获得成功。

ATHA患者由于自身抗体常存在血清中,而且部分患者还同时存在同种抗体,因自身抗体能凝集患者及他人红细胞而导致ABO血型尤其是Rh血型鉴定困难[5],同时又能干扰对同种抗体的检测,要为这些患者找到完全相配合的血液是相当困难的,极易造成误输异型血而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在本组资料中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及交叉配血试验不合24例,后采取洗涤患者的红细胞数次后选用洗涤红细胞才交叉配血,主侧、次侧均为阴性,洗涤患者红细胞,复检Rh血型后给以血型相同成份血,交叉配合才获得成功。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对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应尽量减少输血治疗方法,在采取激素与免疫制剂治疗无效或需要抢救者再采取输血疗法。而且对出现溶血危象必须输血的患者,且无输血史或生育史,选择输入交叉配血试验凝集强度最弱的洗涤红细胞悬液等成份血液,或采取自身抗体Rh等相关特异性相同者,,输注缺乏相应抗原的血液是较为安全。在ATHA患者临床症状表现轻重不一时,在输血前均应检测ABO、Rh血型及抗人球蛋白等不规则抗体其特异性,同时输注同型洗涤红细胞悬液等成份血液,才能确保输血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参考文献

[1]杨天楹,杨成民,田兆嵩.临床输血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302-303.

[2]李永安.临床输血[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19.

[3]张之南,沈悌.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科学出版社,2008.第3版.

[4]张钦辉,等.临床输血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 

[5]张鲁平,李继明,刘雯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引起血型及配血困难2例[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2007,4(2):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