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在建小区桩基处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7-17
/ 2

某在建小区桩基处理分析

陈高鹤

浙江省东海建设有限公司陈高鹤

摘要:文中通过对某在建小区桩基处理过程的监测分析,阐述了桩基处理的步骤,并对锤击PHC管桩单桩竖向承载力取值和施工参数的选择,以及Ⅲ和Ⅳ类桩的处理方法等提出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软土地基;静压法;管桩基础;锤击

Abuildingareapilefoundationprocessinganalysis

ZhejiangeastChinaseaconstructionCo.,LTDGaoHeChen

Abstract:inthispaper,throughtheconstructionofacommunityofpilefoundationprocessmonitoringanalysis,thispaperexpoundsthepilefoundationprocessingsteps,andhammerthePHCpipepileverticalbearingcapacityofthesinglepileconstructionparametersandvaluesofthechoice,andⅢandⅣkindofpileofprocessingmethod,putforwardviewsandSuggestions.

Keywords:softsoilfoundation;Staticpressuremethod;Pilefoundation;Hammerthe

1工程概况

某小区的小高层住宅楼工程设计由四座群楼组成,地下1层,地上的四幢群楼为6~9层,地下室为剪力墙结构,主体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7度,基底面积8200m2。基础采用D=400mm、壁厚95mm的AB型PHC管桩,总桩数300根,设计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1200KN,桩的人土深度25~30m。

2工程概况

本工程场地勘察深度范围内土层可细分为5个工程地质单元,依次为①素填土、②淤泥质土、③粉质粘土、④全风化片岩、⑤强风化片岩。该场地基岩埋藏较深,大部分在20m以下且强风化岩面上的覆盖层土质软弱,标贯击数较低,而强风化岩表层中有标贯击数很高的硬夹层,类似于"上软下硬,软硬突变"的场地,给管桩的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

土层序号岩土名称层厚土层描述标贯击数(击)端阻力极限值(kpa)

1素填土1.3~3.8褐黄色,松散,湿至饱和4.4--

2淤泥质土1.8~4.6灰色,饱和,流塑,含粘粒,有臭味,高压缩性0.9--

3粉质粘土7.04~10褐红,灰白,饱和,可塑,含粘粒、粉粒、少量细沙10.5--

4粉质粘土2.3~12.25黄褐,饱和,硬塑,含粘粒、粉粒、少量细沙21.6--

5全风化片岩2.2~10.7黄褐,很湿,属极软岩,矿物质已全部风化,岩芯呈土状,遇水极易软化38.48000

6强风化片岩3.9~7.5黄褐,湿,属极软岩,矿物大部分已风化,岩芯呈半土半岩状,遇水极易软化95.110000

注:表中数据均取自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基桩检测情况

打桩结束后,我们对本工程桩基分别进行了低应变(PIT)和静载荷试验检测。

(1)低应变(PIT)动测。低应变检测数量为256根,仅发现І类桩185根,占所测桩数的72.3%;Ⅱ类桩0根,占所测桩数的0%;Ⅲ类桩36根,占所测桩数14%;Ⅳ类桩35根,占所测桩数13.7%。

(2)静载荷试验。本工程基桩在基础开挖前做了3根单桩静载荷试验。试验结果3根桩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均大于2400kN,满足设计要求。

4事故原因分析

(1)断桩原因分析。首先排除设计原因。因为设计布桩已经考虑了打桩挤土效应,桩间距最小也达到3倍桩径,说明断桩不是压桩过程中桩间土挤压造成的。其次,排除机械挖土的原因。土建单位机械开挖前,经过现场勘测,肉眼已经发现部分露出地面的管桩发生倾斜现象。再次,排除PHC管桩在吊装、运输、堆放过程中折裂的可能。管桩进入工地时都经过了验收,有齐备的检验合格文件;现场面积宽广,堆放大都为单层平放;管桩施工过程中的吊立就位、垂直度校准均得到监控,并有详细记录。

根据地质报告显示,桩的上半部处在流塑~软塑状淤泥质土和粉质粘土中,土的抗侧压性能很差,对桩体的束缚力弱;下半部处在中密~密实的粉砂土中,土的各项力学指标均较好,承载能力强,桩身在粉砂土中得到了很好的限制。桩身集中在软~硬土层(即2层与3层土)交界面附近断裂,说明桩上部受到了很大的水平挤压力。这个水平力会在软~硬生层交界处产生很大弯矩。当弯距超过桩身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抗弯能力时,桩身就会开裂破坏。这个水平挤压力应该是由350T重的静压桩机在软土中行走时所产生的,是造成此次管桩大面积断裂的直接原因。

(2)桩基开挖时没有严格按照土方开挖方案进行,使用PC220等的大型勾机进行表土开挖,土方开挖前做了低应变检测,Ⅲ~Ⅳ类桩合共只有60根,但开挖完成后的复查,却增加到了71根,由此可见挖机的碰损和挤压加重桩基的损坏和Ⅲ~Ⅳ类桩的增加。

5桩基处理方案

根据基桩检测报告建设单位召集了有关各方共同研究处理方案,并聘请专家组出具了咨询报告,根据管桩损坏的不同程度和平面分布情况,设计部门采取了以下处理方案:

(1)有较浅轻微损伤的桩基(Ⅲ类桩)处理方法:对于微创伤的桩体(按低应变PIT检测结果),根据创损的深度位置,先把桩心里的杂物清理出来,孔内壁清洗干净,抽干孔内积水,安放钢筋笼,用高强度混凝土灌注至桩顶,且采用小型振动棒进行插入振捣。对分散的微创伤桩,适当增加承台截面尺寸,同时增设纵横地梁,与临近承台拉接起来,以提高承台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有损伤在较浅(-2.5~-5m)位置的Ⅳ类桩处理方法:制定专项土方开挖方案,对有损伤的桩进行独立开挖,开挖深度至损伤位置以下lm处,然后把损伤位置以上桩体吊走,把桩心里的杂物清理出来,孔内壁清洗干净,抽干孔内积水,安放钢筋笼,用ф600的水泥管做模,然后灌注高强度混凝土至设计桩顶标高。

(3)有损伤在较深(-6m以下)位置的Ⅳ类桩处理方法:A.弃用原来压桩的液压履带式反静力静压桩机施工,而是使用桩机重量较轻的柴油锤式击桩机,柴油锤式击桩机的重量在25~30T之间,因为柴油锤击桩机是滚筒行走,重量均布在较宽的枕木上,减小集中荷载,使在施工时产生对附近管桩的側压力减至最小。B.合理安排打桩路线,避免打桩时产生的土压力对旧有存在较小损伤的桩体产生影响,若因桩距太短小于1.5m时,按设计要求必须进行跳打。C.在桩机行走路线的地方有不少已完成的管桩,为防止在桩机行走工程中对这些桩体造成破坏,所以要在补桩回填土方之前,先对这些管桩进行锯桩和捣桩芯砼的工作,再回填土方,把这些管桩埋在土方下,并且使桩顶面距离泥面不少于1.5m,使桩机能顺利进行打桩施工。

6桩基沉降监测情况

在全部桩基础工程处理完成后,对原来的Ⅳ类桩抽取了2根进行静载荷试验。

根据编制的工程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稳固后及时进行。首次观测应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等临时观测点稳固好,进行首次观测。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

根据各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列统计表,进行汇总。2根桩的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均满足设计要求。

总结

基础质量监控时,必须考虑多种条件因素,尤其应考虑场地地质条件对施工的影响,勘察单位遇软土地基时,应提醒建设、设计、施工各方,静压管桩方案应用时必须考虑地基土承载力低,可能影响基桩施工。可提出合适的地基预处理方案,如基土面进行一定深度的换土、软土中打砂桩、在条件允许下使用锤击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