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化性肌炎外科诊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骨化性肌炎外科诊疗

徐广新

徐广新(绥化市第一医院152000)

【中图分类号】R6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2-0248-01

【摘要】骨化性肌炎又称创伤性骨化性肌炎、局限性骨化性肌炎、损伤性骨膜下骨化、骨化性血肿或异位性骨化等。目的讨论骨化性肌炎外科诊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骨化性肌炎如无功能障碍,不需手术。有功能障碍者,应待X线片显示骨化块边缘光滑、密度较高、已完全成熟后,再完整地将其切除。

【关键词】骨化性肌炎外科诊断治疗

骨化性肌炎又称创伤性骨化性肌炎、局限性骨化性肌炎、损伤性骨膜下骨化、骨化性血肿或异位性骨化等。骨化性肌炎这一名称不太正确,因为据Ackerman的研究,此病的病灶中并无炎症,肌肉中往往也无骨化,有时肌肉还不包括在病灶内。这和一种称为“进行性骨化性肌炎”的先天性疾病完全不同,后者是真正有骨质沉积在肌腹中的。骨化性肌炎是由损伤造成的异位性非肿瘤性骨与软骨的局限性病灶,可以钙化而并不形成骨质。病灶通常发生在肌肉附近,紧贴着骨骼。

儿童及青年最多发生此病,并且半数以上的病例有外伤史。通常在肌肉组织及相关结缔组织突然被压向骨骼的挤压性损伤后发生,病灶多在大块肌肉的附近,也可发生于肌腱或筋膜附着处被撕脱之后,典型的例子是肘关节脱位后的肱肌受累。偶而本病也发生于慢性反复发生的损伤之后,例如骑兵的跟骨骨刺。

骨化性肌炎可按其发生部位而分为骨膜性、骨旁性和骨外性三型。骨膜型发生于骨膜撕裂或骨膜由骨面掀起时,通常为外伤的结果。此型绝大多数形成附在骨表的偏心性包块。X线片可呈成层样骨膜性新骨,正像在原发性恶性肿瘤时所见到的那样。所以此型又称为“骨膜瘤”和现在已不用的“骨化性骨膜下血肿”及“骨膜下巨细胞瘤”等名称。现已明确认识血肿可以钙化,但不会骨化;但如有幼稚的结缔组织替代它之后,也可能骨化,并且骨化后几乎总是呈骨化性肌炎的形象。所以,“骨化性血肿”这一名称是不合理的。

骨旁型是最常见的类型,它通常贴近股骨干或肱骨干,或靠近脊柱。其骨形成在X线征上通常伤后2~3周才明显。起初在长骨旁可见无数境界不分明的斑点,有如妇女戴的有斑点的面纱;也可能见到骨膜反应。系列X线摄片后,才见到骨化逐渐进展和病灶的轮廓逐渐分明,这过程可能需要好几星期。最后它变得致密和骨化,但即使这时,在它再受外伤后,其体积仍会增大。

骨外型的发展过程与上述相同。但其诊断通常容易,因为软组织的恶性肿瘤有进行性骨化者极少见。

骨化性肌炎组织学上的进展过程开始为组织受伤后的退变及坏死,接着有组织细胞侵入。必须强调的是,受侵的最重要的组织并不是肌肉而是筋膜的结缔组织及其肌间隔。这些组织对损伤的反应是极度增生,迅速形成大片不成熟的成纤维细胞,其增生是在由此而产生的新组织内,于是发生骨化。受挤压的肌肉组织在伤后不久即开始再生,并形成多核的肌芽,后者很像巨细胞;筋膜的结缔组织及有关结构也早期增生。这样形成的组织图像很像未分化的肉瘤;或许最重要的诊断线索是它看起来比任何结缔组织肿瘤更坏,像假肉瘤样筋膜炎。增生的间质细胞逐渐演变成形态上具备成骨细胞的特点后,矿物质开始沉积,形成骨质。骨化常自边缘开始,逐渐向中央推进。因此,本病组织学上呈地带样图像,这对组织学诊断有很大的帮助。

在四肢中,典型的骨化性肌炎病灶通常是容易和恶性肿瘤相区别的。因为患者的年龄、病灶的部位以及外伤的病史可帮助考虑为骨化性肌炎。系列X线片显示病灶是逐渐骨化皮成熟。这种类型的病灶应该只在症状足够严重,并且已在伤后6个月,或如可能则在伤后12月时,才被切除。因为如试行在病灶成熟前切除,容易有迅速而广泛的复发。应尽可能将其完整地切除。即使在成熟后,如病灶附着在骨上,常在切除后迅速复发。本病用主动运动和按摩作治疗是禁忌的,因为这些措施使病灶延迟成熟,使其变得更大。

在脊柱旁的骨化性肌炎是更难诊断和治疗的。它常侵犯骨骼,因而导致脊椎骨塌陷并压迫脊髓。因为诊断困难,所以往往在其成熟前已当成其他病而被切除。脊椎旁骨化性肌炎在未成熟前很像动脉瘤性骨囊肿,试图切除它会遇到困难。如拟切除,应力争将其完整地切除,以免将组织播散,易于复发。

Pack和Braund曾报告3例骨化性肌炎恶变,这是极罕见的。肯定地说,骨化性肌炎不是少见的骨外骨肉瘤的起因。它似乎可能是某些骨旁骨肉瘤的起因,但有些学者否定这一可能性。这两种病必须加以区别。骨旁骨肉瘤和骨旁骨化性肌炎在初次见到时,是不可能区别的,只有在研究系列X线片之后才能加以区别。Fine和Stout描述了4例以“软组织的假恶性骨肿瘤”命名的骨化性肌炎病例,这是一个含意不明的名称,但说明骨化性肌炎有时是难以确定诊断的。

总之,骨化性肌炎如无功能障碍,不需手术。有功能障碍者,应待X线片显示骨化块边缘光滑、密度较高、已完全成熟后,再完整地将其切除。

参考文献

[1]劳群,章士正.骨化性肌炎的发病机制、病程与影像学的关系[J],浙江医学,2007年03期.

[2]凌家保,创伤性肘关节骨化性肌炎21例手法治疗探讨[J],中国中医骨伤科,2000年01期.

[3]刘兴炎,葛宝丰,甄平,李旭升,高秋明,刘占宏,王宏东.邻关节骨化性肌炎的外科处理[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0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