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规划中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 2

村镇规划中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陈志军

陈志军博罗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农村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目前村镇规划建设中的土地利用现状与原因,并提出了村镇规划建设中用地的合理性与措施。

关键词:村镇规划;土地利用;因素

Inthevillageoflanduseplanningof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hinking

ChenZhiJun

BoLuoXianhousingandurbanandruralplanningconstructionbureau

Pickto:combiningwiththerurallanduse,theexistingproblemsoftheanalysisofthecurrentbourgprogramintheconstructionoflandusestatusandcauses,andputforwardtheconstructionofbourgprogramfortherationalityandmeasures.

Keywords:bourgprogram;Landuse;factors

1前言

在我国,村镇的数量极多,其人口数占了全国人口数的八九成。搞好村镇规划建设,是实现农村改革与发展第三次飞跃的关键,是落实国家提出“小城镇大战略”思想的重要措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原则性要求。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在村镇规划中既要满足当代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又不损害满足子孙后代生存发展对自然资源和环境需求的能力。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经济发展迅猛,农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是随之而来也出现了农业用地大幅度减少,建设用地混乱,河流污染严重等影响村镇可持续发展的现象。

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如土地、人口、产业等,其中土地作为一种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瓶颈之一。土地是一切活动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合理规划的土地利用就成了村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下面本文将从村镇规划建设中土地利用现状所存在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和对策。

2村镇规划建设中土地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形成原因

2.1土地利用混乱,功能分区不明确。其造成原因是由于村镇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规划管理和控制,导致土地利用散乱、破碎、无序、功能不明确,布局零散。工业、居住、商业、行政等各类用地相互穿插交错,相互影响和干扰。如大量工业用地穿插在居住用地之内,甚至包围居住用地。这样的建设景观差,而且使环境落后恶化,给今后的继续发展留下了许多隐患。

2.2建设用地构成比例失调,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超标。有的村镇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其经济构成中又以“三来一补,“三资企业和大量的劳动密集乡镇企业为主;由于农村“宅基地”制度,居住建筑多以独门独院的农村独立式住宅建筑为主,占地大。如此一来,导致建设用地构成中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的比例偏高。与此同时却缺乏社会服务设施用地和基础设施用地,如文化教育、商业教育、环境保护、市政设施、公共绿化地等设施用地。由于公共设施的匮乏,因而不能保障村镇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2.3土地开发集约化程度低,规模效益低下。由于农村现有土地开发大多以乡村为单位,形成独特的“出租土地、出租厂房、收取租金”的农村工业房地产模式及农村以宅基地为基础的乡村私宅开发模式。导致土地开发不经济、零乱及水平层次较低,使土地占有率高,利用率低,产出率更低,形成不了开发的规模效益,破坏了村镇土地利用的整体性。造成土地资源严重浪费,使村镇在规模扩大时只能在外延空间寻找新的土地资源。对发展较好的地区开发过度,大量占用耕地。这样一来则出现了镇区中的不少“城中村”,造成村镇未发展已无用地,同时又形成较多旧城(村)改造工程工作的难点地区。镇区外围地区的自然村建设用地松散分布,经济发展不平衡,阻碍村镇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2.4土地管理混乱,投放量过大。由于村镇土地的多级管理,有的出于追求经济利益的目的,各村争相卖地批地,大搞圈地运动。几乎都有自己的工业区,造成“家家点火,村村冒烟”的现象,私宅建设普遍超标。由于土地投放量过大,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流失和贬值,丧失了发展空间与潜力,从而阻碍了村镇的可持续发展。

2.5推平未建的闲置土地多、土地浪费严重。近几年由于受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影响,加上土地管理体制不完善。很多已推平土地不能如期开发建设,产生大量闲置土地,造成资金和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3村镇规划建设中,用地的合理性

由于村镇在开发建设的土地无作系统的规划,从而产生了以上几种制约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因而在村镇规划建设中应合理地作好用地的规划,避免上述现象再次产生。

3.1村镇规划建设中应注意用地功能的布局形态。为实现村镇有序的发展目标,可采用有机分散的布局方式。建立相对独立的功能组团,并通过道路系统将各个功能组团联系起来。组团之间可用林地或农用地分隔,从而形成有机分散的城镇结构。通过规划,再在有机分散的基础上建立相对独立的居住、工业等功能组团,通过道路与其它组团以及中心区相连接。

3.2在村镇规划建设中要注重土地的利用结构。不合理的用地结构,一方面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浪费土地、人力与财力,另一方面又使村镇缺乏文化教育、市政设施、公共绿化地等非盈利性的、公益性的服务设施。造成了村镇内部功能的不完整和用地率下降。因此,在村镇规划中可通过降低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占城镇建设总用地的比重。大幅度提高公共设施和公共绿用地的比例,来优化用地结构,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3规划建设中要积极转换现有的粗放型村镇建设模式,促使土地利用向内涵型城市方向发展。首先,在村镇规划建设中要加强对工业区的建设。有意识地引导农村工业向镇工业园区集中。规划建设较为大型、配套设施完善的工业园区。这样既有利于减少污染,又节约土地。在规划建设工业园的同时可通过规划,将零散工业用地调整置换为公共设施用地,完善土地功能分区,美化环境。规划建设中改变传统居住模式而转化为单元住宅楼,提高容积率。规划中应注重教育、保健、文化、社会保障、公共绿地和高科技工业用地的划置。

3.4控制好村镇用地总量。土地是村镇中一切活动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村镇的发展离不开土地,而土地又具有不可移动及不能再生的特点。如果不加控制,不久的将来土地便可消耗殆尽。因此,各村镇必须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土地利用投放规定。并在各个层次的规划中予以充分的体现,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预测,制定近、中、远期村镇建设用地总量,并在今后每一时期的规划中,把这些土地投放量分解到对应时期的每一年度。同时也应加快建成区的规划改造,这样既可节约土地,又可逐步完善村镇功能。对近期可开发的土地,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管理,尽快编制规划或设计。此外在规划建设中应严格控制好基本农田保护区。可因地制宜地规划开辟农田景观园区、农田休闲旅游区。使城市居民通过自己的农作活动获得劳动与收获的乐趣。这样既解决规划建设与耕地保护的矛盾,又可增加村镇与自然的亲和度,通过旅游业,从而有利于村镇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4结束语

要使村镇规划中土地利用得到可持续发展,在村镇规划建设中就应合理地确定村镇的性质、规模与人口,合理地确定用地规模和布局,优化用地结构,改变粗放型土地开发模式,建立与城市相适应的高效、集约的用地布局结构。严格执行国家用地标准,按照《村镇规划标准》确定人均建设用地标准,结合人口的空间分布,确定各主要居民与生产基地的用地规模与范围,合理安排各类用地,划清各项不同性质用地界线。规划要因地制宜、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既应面对现状又要着眼未来,统筹兼顾、综合布置。坚持贯彻村镇规划中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加强人们的规划意识和规划的法制地位,建立实施规划的保障体系。在规划的实施中加强规划的法制化与规范化,不允许有任何随意性,对违反规划的建设项目要及时清理,并严肃处理,以确保规划有效地实施。以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村镇的地位将日益突出和重要。村镇规划中用地的可持续发展,是村镇规划建设的生命法则。只有注重村镇规划中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实现村镇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仇保兴.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规划变革.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66-77.

[2]王万茂,韩桐魁.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